速度时代文学需要慢下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84518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9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度时代文学需要慢下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速度时代文学需要慢下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度时代文学需要慢下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女作家挑战“封建 残余”背后的冷思考赵荣为芹辛苦见平生周汝昌先生仙逝了,95岁。 周汝昌的 一生可以用他的一联诗来表明: “ 借玉通 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 有关文字这样介绍周汝昌: “ 周汝 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 法家。 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 镇,1939年考取燕京大学西语系,1947年 涉足于红学研究, 成为继胡适诸先生之 后,新中国研究 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 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 周汝昌的青年时代是个动荡的时 代。 借 青春之歌来说,有选择林道静道 路的, 有选择余永泽道路的周汝昌 这样写道: “ 大化从来变几端, 我生之世 态千般

2、,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 难。 ”1947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外文系的 周汝昌,无意中因胡适的影响而步入 “ 红 楼”,研究 红楼梦竟成了他一生的难竟 的事业。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却 被太多的困惑所罩。 首先,作者曹雪芹人 们所知甚少;其次, 红楼梦原本120回, 但人们所见却只有80回, 后40回是高鹗 所续,而所续好坏众说不一。 还有 红楼 梦有脂砚斋的批语,脂砚斋的批语表明 他或她也是红楼故事的亲历者, 曹雪芹 写 红楼梦的参与者。 那么,脂砚斋是 谁,与作者有何关系? 周汝昌用了5年时 间,完成了巨著 红楼梦新证,此书于 1953年出版,三个月内再版三次,一时洛 阳纸贵。

3、红楼梦新证的重要性在于,它在 红学史上划出了新的时代。 周汝昌以他 绵密的考评,对曹雪芹的生事、对曹雪芹 原后40回的想法, 对脂砚斋的身份都作 了详细地探讨与研究,它把 红楼梦的 研究体系化与专门化, 这就如周汝昌晚 年所说: “ 我最重要的一点贡献就在于我 研究 红楼梦是用 大视野的眼光和心 态对待进行的。 大视野相对于小盆景而 言, 红楼梦不是一个好玩的小玩意儿, 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精华, 因为它包含总 结了我们民族的文史哲和真善美, 是一 个前无二例的最美的大整体。 我还是没 有高的水平和能力把这个问题讲得更 好,但我的努力方向却是如此。 ”一般读 者如稍翻此书,便不难发现,作者用功之

4、勤,用力之深,用心之大之细,实为此前 所没有。 人们可以不同意他的有些意见, 却不能不赞叹他的实在与功力。 之后, 周汝昌还用小说般生动的笔 墨写出了传记 曹雪芹,把他的研究成 果普及化了, 使人们对曹雪芹的身世有 了个更具体的了解。 之后,他还写了 献 芹集等大量研究红学的著作,说曹、评 红,探佚、论脂值得指出的是,周汝 昌的红学研究绝不只止于考据, 在艺术 探讨上他也是新见卓见迭出的, 这也很 好理解,周汝昌本人就是位诗人,他的中 国文化的修养与造诣在红学家中是少有 人能敌的,他极赏 兰亭序与 文心雕 龙,对陆机 文赋、 石涛画语录等都 有精彩的意见。 因胡适而步入红学的周 汝昌, 可谓青

5、出于蓝而胜于蓝。 胡适说 红楼梦不足以与世界一流文学著作并 列,周汝昌则力证 红楼梦是世界第一 流的文学作品。 我曾受周汝昌文章的启 发,阐发过 红楼梦的 “ 大抵谈情”,认为 红楼梦之情有多重含义:一是 “ 人情”, 曹雪芹在不平等的时代便有平等思想, 他带着同情真实地写活了小说中的每个 人物, 包括当时那些被人污辱损害的奴 婢们;二是 “ 诗情”,小说是俗文学,但 红 楼梦却是充满诗情的小说,诗与人物不 分,点染与深化了人物;诗与情节相连, 暗示着情节的发展;三是 “ 悲情”, 红楼 梦打破了 “ 大团圆”的老套,写出了 “ 千 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 毛泽东在 论 十大关系中曾说,中

6、国有什么呢? 只有 一部 红楼梦 ( 大意)。 周汝昌先生 “ 借玉 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他是一 位真正意义上的红学大师。胡健陈斌速度时代文学需要 “ 慢”下来7责任编辑:戴献奇电话:89880091E-mail:?文化茶座2012年6月3日星期日以纪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0周年为契机,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等知 名诗人齐聚江苏高淳, 对诗坛发展现状进行反 思,他们一致认为,当代文学、当代诗人诗歌都 应 “ 慢”下来、 “ 沉”下去。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表示: 纵观当前 诗坛,总的来说,还是相当活跃的,各种诗歌观 念与诗歌现象不断涌现。 但是,当前的诗歌作品 缺少

7、振聋发聩、直指人心的好作品,写美,对真 正属于民族脊梁的人物刻画较少;写善,弘扬人 类美德的道德自觉意识不足;写丑,对社会上丑 恶势力的鞭挞不够有力。 很多诗歌作品往往是 就事论事,成了温吞水。 如今,网络写作便捷了, 出版渠道丰富了, 诗歌写作和发表的门槛降低 了然而,写诗的人多了,诗歌作品多了,为 什么有影响力的诗人和作品却少了? 这确实值 得我们诗歌界和文学批评界深思。 所以,我们提出文学主张或说诗歌主张,诗 歌写作应当 “ 慢”下来。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以非 常快的生活节奏以适应时代的节奏。 在这种快 节奏的影响下, 当代诗坛也出现了因为追求 “ 快”而带来的副作用。 所以, “ 文学应

8、当反速度, 当代诗歌应当慢下来,包括各种炒作、各种纷繁 复杂的问题都应当重新梳理,去伪存真,这样才 可能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作品。 ” 诗人杨匡满回忆说, 他对于唐山大地震的 写作,一共去了五次,历时三十多年,这才有了写诗的感觉,而真正动笔也就写了十四行。“ 这 当然是极端的情况,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诗 歌需要感情的沉淀, 沉淀到一定时候才会爆 发。 ” “ 只有慢才可能深入。 诗歌有一个创造、欣 赏、 体味的过程, 寻求一般的生活体味可能简 单,但诗歌所追求的是一种心理体味,这就需要 深入生活而不仅是靠近生活。 ”还有诗人谈起体 会,作为诗人,在快餐文化流行的当下,应慢下 来,深

9、入生活,更多地反映民生民本民情,回归 艺术的本源 “ 慢下来”,是一种可贵的文化心态,也是一 种可贵的文学心态,它更是一种文学写作规律, 是诗歌写作、诗歌欣赏、诗歌艺术的一种规律。 记得米兰? 昆德拉说: “ 慢的乐趣怎么失传 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去啦?民歌小调 中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 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 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捷克有 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他们甜蜜的悠闲生活: 他们 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 凝望上帝窗户的人是不 会厌倦的:他幸福。 ”这就是一种对待人生和生 活的艺术的态度、慢的态度,他的著名的文学作 品 缓慢的写作,难

10、道与此无关? 我们还记得,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 默获得了去年的 “ 诺贝尔文学奖”。 令人惊叹的 是,他13岁开始诗歌创作,23岁出版了第一本诗 集 17首诗,至今共发表了163首诗, “ 但就是这区区163首诗,足以使特兰斯特勒默跻身于当代 欧洲超一流大诗人的行列。 他的诗不仅短,写的 速度还极慢”。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一般需要花几 年时间才完成,有的时间更长。 长诗 画廊几乎 用了十年时间。 而短诗 有太阳的风景以手稿 形式到发表历经了七年时间。 正是对文字精准 的极端强调, 特兰斯特勒默四到五年出才出一 本诗集,而且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 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 我们提倡文学写

11、作要 “ 放慢脚步”,需要慢 下来,应该说,对当下文坛一些浮躁、喧嚣的文 学现象,一些诗人急功近利的文学态度,不止是 一种清醒剂, 还是一种文学的理性、 冷静的态 度! 在今天这个技术时代,包括文学在内的精神 生活,愈加趋向 “ 速度化”。 一些人进行文学写 作,只是一味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 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 文学的一切必须 服务于这种速度的快乐,追求速度、追求流行标 准成了某些人评判文学写作、文学水平、文学质 量、文学成果、文学影响、文学畅销的重要指标, 以致于使文学写作变成为了一种 “ 炒作术”、 “ 制 胜术”、 “ 吸金术”。 所以,作为一个生活在今天的写作的人,在

12、 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应该有放慢脚步回望从 前的勇气,有回望心灵的能力,有让灵魂沉思、 静默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学写作、诗歌 写作,应该 “ 放慢脚步”,要 “ 慢”下来袁跃兴在某卫视的互动节目中,美女作家刘某在和主持人 问题互动时,当主持人问道: “ 请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刘某竟以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为答句,她的回答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嘲讽,在各大网 站和媒体引起了不少网友的争议。 许多网友对她的作家身份引起了质疑,大多网友认 为刘某作为一名作家,连简单的古典文学常识竟然都不 知道,简直是不可思议。 对于网友的质疑,刘某不但没有 给出合理的解释,还以

13、 “ 自己是在挑战封建残余”为托 词,还粗暴地骂了网友。 美女作家挑战 “ 封建残余”背后给了我们冷思考,对 于刘某的做法,我们要冷静、正确的思考和对待,刘某能 成为作家, 或许她确实在某些文学创作方面很擅长,喜 欢一些现代时尚、流行的风格。 退一步讲,作为一个人, 人无完美, 美女作家刘某不了解古代部分文学纯属正 常。 但是,她不能妄加评论,以 “ 封建残余”来为自己辩 解,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封建残余能否等同中国具有千 年灿烂的文化。 封建残余是指那些落后、对现代文明具有不良影响 的历史遗留的糟粕, 而对于我国古代优秀文化而言,它 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巨大 的文化财富

14、。 作为社会的文化继承者,应该将古文化继 续传承和发扬,而不应该说成是 “ 封建残余”。 对于刘某的话, 也折射出两个严重的文化危险信 号。 第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今后有可能会被新生代 淡忘。 在大师孔子诞辰纪念日,记者曾在武汉五家高校 采访,对53名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其中仅6名大学生知 道 “ 9月28日”是孔子的诞生日,近九成大学生,并不知道 孔子的诞生日。 对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出生在80以 及90后的新生代有相当一部分人了解甚少,甚至根本就 不想了解,他们不喜欢 “ 之乎哉也”的太高雅的古文,不 喜欢那押韵平仄的诗词,他们眼里崇拜的是浪漫的现代 文字,饱含情和爱的穿越故事,从他们

15、的身上发出了一 个危险信号: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今后有可能会被慢慢 地淡忘。 第二文化造假可能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桎酷 近期, 关于学术造假和学历造假的报道屡见不鲜。 2012年5月日,天津卫视求职类节目 非你莫属中, 一位自称在法国留学十年并拿了三个文凭的留学生郭 杰成为热议对象。 节目里,他的法语水平、三个专业文凭 被现场BOSS团一再质疑,郭杰不堪打击当场晕倒,却遭 主持人张绍刚 “ 你是在演戏吗”的质疑。 节目播出后,有 网友认为这个 “ 海归”水分太大,也有网友同情郭杰,说 他 “ 虽不才但很冤”。 郭杰或许是上当受骗,或许是造假。 当然,郭杰只是一个缩影。 美女作家挑战 “ 封建残余”

16、背后的,给我们文化界深 深地上了一课,作为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把祖国的文化 发扬光大,让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永远在世界顶峰发出 耀眼的光芒。“云松书舍”擅自“变脸” 突破公共文化场所底线1996年, 金庸先生将自己耗资千万 建成的西子湖畔 “ 云松书舍”捐赠给杭州 市人民政府。但时过多年,记者近日接到 投诉,反映云松书舍已经改为高档会所。 主楼 “ 松风明月楼”楼上楼下每天中午和 晚上各设两席, 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 加上酒水,每餐动辄上万元。这里很多菜 名都和金庸武侠小说有关, 如黄蓉戏七 公等。 喝茶,是100元一位。( 华西都市报 5月30日) 遥想当年, 金庸先生尚且不忍独享 其美, 将这所饱蘸个人心血包括巨额财 力的书舍拱手捐给社会, 为的就是让更 多人能够从中分食一杯文化美羹。 时至 今日,书舍却摇身变成动辄消费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