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483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24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教案课型:阅读课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读懂诗句,知道诗的大致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4、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教学教学难难点:点:通过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出诗的意境。课课前准前准备备: :1、生收集西湖的资料,预习古诗;2、师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教学过过程:程:一、一、联联系生活,系生活,谈话导谈话导入入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让学生从风、云、雨等方面来说)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

2、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师: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4、介绍作者。苏轼,宋代人。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诗词书画也都很有名。二、自由二、自由阅读阅读, ,释释疑解惑疑解惑1、投影揭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2、各自朗读,读准字音,提出疑问。3、解惑、教学生字词:翻墨(像黑墨

3、一样翻滚)、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4、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黑云翻墨未遮山:天空中的乌云,像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白雨跳珠乱入船: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卷地风来忽吹散: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得无影无踪。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的颜色和蓝天的颜色一样。三、三、细读细读品味,体会感情品味,体会感情1、细读古诗,处理好停顿。2、思考并讨论:(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望湖楼的夏日天气变化很快。 )(2)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云未遮山,雨已入船。风吹云散,水天一色。 )(3)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黑云翻墨、白雨

4、如珠、水如天)3、诵读全诗,体会天气变化这快。(语速较快,重音落在“未、乱、忽、水如天”等词语上)4、设想当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看四、看图说图说意,加深感悟意,加深感悟1、仔细看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还是雨后?(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2、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六月二十七日, “我”正在望湖楼小憩。突然,从北方刮来的黑云,就像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排空而至。一座山还没全部遮住,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那白色的雨点就像跳动着的珠子往船里直打。不料这时又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的黑云吹得一干二净,望湖楼下的湖面上映出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附板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云雨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