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467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探究 展现的社会风貌展现的社会风貌学习与探究课教案学习与探究课教案大连第七十九中学大连第七十九中学 李春哲李春哲、 教案背景互联网条件下的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和探究课。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二、教学课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 17 课探究展现的社会风貌为例,探讨历史的学习与探究课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教学实践。三、教材分析探究展现的社会风貌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最后一课学习与探究课。作为本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活动课帮助引导学生

2、梳理和组织有关单元知识,围绕主题,适当取舍;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网络收集历史学习资源,把获取的相关信息与活动课主题相结合加以整理,为活动课的开展提供大量丰富的素材。本节自主活动课在互联网条件下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活动展开,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为重点,其难点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达到活动目标的最终实现。四、教学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围绕活动主题、通过小组协作(充分利用网络组成群组如 QQ 群、查阅资料等方式) ,完成小组探究性学习。2、学生(通过网络群组、互联网等)搜集、选择、整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能够从历史

3、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提高对历史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进一步了解北宋社会风貌,增强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思想情感。3、学生通过讨论、展示、讲解、评比(利用课堂时间,也可利用群组在课后拓展学习) ,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历史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五、教学过程一、教师一、教师: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的实物(家具、火花、扑克) ;屏幕展示清明上河图长卷,及播放数字版视频,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带领大家一同走入画中(也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与清明上河图相关并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二、学生二、学生小组一小组一

4、:介绍介绍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基本情况基本情况活动一:活动一:PptPpt 展示展示作者、背景、内容等。 (也可提供相关网络链接)活动二:问题探究活动二:问题探究问题一、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网页中展示不同的说法)问题二、画中描绘什么时间的景象?小组二:介绍小组二:介绍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反映的东京城反映的东京城(链接图示)活动一:出示活动一:出示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东京城图示。问题探究方式介绍布局。中东京城图示。问题探究方式介绍布局。 (可链接互联网,学生同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关于布局的问题的探究)问题探究: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你们能从这幅画中发现

5、有哪些建筑?你们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想一想,这种城市布局与唐朝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学生做导游活动二:学生做导游(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汴京城导游词)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汴京城来旅游,我是小导游。我们随骆驼队进城看看汴京的都市街景吧。看,东京城内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店铺里有卖绫罗绸缎、古玩字画、珠宝香料,各地物产、各国奇珍无所不有。瞧,那边的酒楼、茶肆挂着“正店” “百年老字号”的招牌,招揽生意,可谓是百业兴隆,热闹非凡。 (身着古装的同学表演)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闲逛的士绅,叫卖的小贩,挑担的农,夫,玩耍的孩童,还有许多外乡游客呢!京城的交

6、通便利,四通八达,交通工具有轿子、牛车、马车、骆驼、人力车等好不方便。汴京可真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大都市呀!活动二:展示活动二:展示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图片,带领大家游览“清明上河园” ,它是 “七朝古都”开封新建的一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它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并完全按照画中原始布局建造的,复原再现了宋代的民俗风情。在这里随处可见身着古装的“宋代人” ,每天还有包公迎宾、汴河漕运、大宋科举等节目表演以及各种宋代技艺游乐项目呢!让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小组三:介绍小组三:介绍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与行业中的人物与行业(利用互联网搜搜各行业与人物等特征,选取合适人物)展示各行业图片

7、,并问题探究方式介绍人物与各行业。主要表演商业和娱乐场所。活动一:问题探究活动一:问题探究问题一、这幅画上共有五百多人,你们能从衣着、神态、动作等方面判断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问题二、请你们找一找宋代流行哪些运输工具?他们运送到集市上的商品有哪些?他们的集市与今天的市场有何异同 ?问题三、请你们从图中找一找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活动二:表演活动二:表演(利用网络平台查阅相关商铺买卖表演)活动三:表演活动三:表演 两位同学表演娱乐场所瓦子三、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三、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在课堂上完成,或课后在群组讨论)四、师生总结四、师生总结畅所欲言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和体

8、会。 (也可把此环节拓展到课外,更好地利用网络群组,互相交流,延伸历史课堂。 )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东京发达的交通、东南经济的发展、物产交流的频繁、还有瓦子见闻。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东京商业的繁荣。从清明上河园中我们看到了北宋的社会风貌,对北宋经济的发展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拓展网址介绍给学生,延伸历史课堂。 )【课堂小练习课堂小练习】动画小练习,及时巩固反馈、加深印象。【课堂小游戏课堂小游戏】 清明上河图拼图游戏,娱乐、提升兴趣,意犹未尽。 (课后把小练习、小游戏发送到网络群组共享,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娱乐。 )六、教学反思本节学习与探究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来自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学生研究性学习方

9、式,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史实、形成史识,提升史感。本课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前分组、确定活动主题、课前利用网络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问题探究等多种方式展示汇报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成果。巧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精神,再通过小组汇报,把对活动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最终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整个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

10、。整节课是在宽松、自由、活跃、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激发出创新欲望,才智和潜能得到开发。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在初步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自主活动课”教学模式具有多种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平台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同时,我也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配合不够默契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实践证明,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最大限度地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学到活生生的历史。活动课赋予了历史课程改革以新的内容,将会为历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