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343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othingPossible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第一弹——古诗词鉴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othing Possible 高二期末语文复习第一弹高二期末语文复习第一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评价古典诗词的鉴赏与评价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第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四、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 ,又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诗歌作品 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叙事诗“人”和“事” ; 写景、状物诗“景”和“物” ; 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考情透析 诗歌中的形象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考查时常

2、要求考生概括形象特征、分析形象意义, 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 真题透析 1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

3、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槎 (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错答分析:表达了诗人被贬滁州的郁闷伤感。该诗不同于一般的贬谪诗,欧阳修虽然被贬,但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寄情山水,悠然自乐。学生做出“郁闷伤感”这样错误的判断, 是因为看到注释“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就主观臆断,没有认真解读诗歌,更没有利用醉翁亭记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诗歌中的形象 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 。理 解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4、、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的烘托渲染,概括出人 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1诗中主人公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或 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诗经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 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2诗人自身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 ,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自身形象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

5、象,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饮酒 。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的书愤 。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杜甫的兵车行 。 二、景物形象(包含意象、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 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所谓意境,就是诗人 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

6、鸦,小桥流 水人家”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 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画面、景象) 。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 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三、事物形象(包含意象) “咏物诗” ,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 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诗人通过这 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等。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 )中“梅花”的形象,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

7、青山不放松” ) 中“竹”的形象。题材诗歌常见意象及分类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西楼、酒思乡类月亮、孤雁、双鲤鱼、捣衣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 阳抒怀类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 笛题型一 人物形象类 【设问方式】此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地分析某形象。 【思路点拨】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 。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

8、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指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 【有针对性地训练】 1.(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2.(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解题步骤可简化为“具体描写了什么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一

9、个样的诗人形象” 3.( 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 (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分)也可采用“总说具体解说总结”的答题步骤4.( 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曳碧云斜。 (1)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10、请简要分析。总结: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技法 1借助意象或典故,感知形象。 如杜甫的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 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除了分析“片云” 、 “孤月” 、 “落日”这几个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本诗塑造了一个 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2抓住细节描写,定格形象。 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 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词人紧紧抓住“嗅青梅”这一动作细节,把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 栩栩如生

11、地刻画出来。 3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结合背景我 们可以推知这首诗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4明确诗歌题材,推知形象。 送别诗多叮咛、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 咏史诗、怀古诗多凭吊古代人事,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 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边塞诗多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 对穷兵

12、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感慨岁月流逝,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 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型二 景物形象类 【设问方式】 鉴赏意象类: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鉴赏意境类: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描摹图景类: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景象的。 概括作用类: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思路点拨】 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有针对性地训练】1.(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

13、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2.( 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 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 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作:纵使。(1)概括“杨柳” “飞絮”

14、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总结: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技法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再写 出诗人的心境。2景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理解景象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要附着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 上。题型三 事物形象类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意象? 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思路点拨】 写的是什么物象? 最能体现其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它品行的词语是哪些? 指出物中蕴涵的诗人的感情。 【有针对性地训练】1.(2010全国卷)阅读下面

15、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

16、)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总结: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技法 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候要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 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来分析。 2要由表及里把事物的含义挖掘出来。 任何一篇诗作咏物本身不是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 难点。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 很多作品有着较深的时代背景,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物象 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作纵深的分析。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燕子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