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城中能否不再看海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84338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9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个夏天,城中能否不再看海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这个夏天,城中能否不再看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个夏天,城中能否不再看海(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015 年 7 月 10 日星期五Tel押 (010) 62580727E-mail押真相zhenxian链接隗求证爱吃螃蟹的人, 最中意的莫过于螃蟹 肥美的蟹黄、 蟹膏。 在我国传统菜肴中, 蟹 黄豆腐、 蟹黄包也是口口相传的美食。 不过,最近美国纽约市卫生局 (De- partment of Health) 却将蟹黄、 蟹膏列为禁 吃部位, 因为蟹黄、 蟹膏中聚集了大量化 学物质, 包括消化腺、 排泄腺和肝胰腺在 内, 都可能包含例如多氯联苯 (PCB) 、 二恶 英 (Dioxin) 和镉等化学物质。 甚至是烹饪蟹 类的汁液都不得再用作酱汁, 例如做汤或者 炖肉, 因为 80%的多氯

2、联苯都会在蒸煮后转 移到这些汁液中。如果被孩子们食用, 则会 对幼儿或胎儿的发育造成极大影响。 同时, 纽约市卫生局的调查显示亚裔 女性体内水银含量高于其他族裔三倍, 这 很可能导致生育的儿女认知能力迟缓。因 此,育龄妇女和儿童不宜食用东河 (East River) 、 哈德逊河 (Hudson River) 或纽约港 (NewYorkHarbor) 水域捕捞的鱼类。而长 岛海湾或海洋中的鱼类则受污染较小。 然而,蟹黄和蟹膏真的对人体有害 吗? 面对被污染的河流, 难道河鱼、 河虾也 要被屏蔽在日常饮食外?重金属不可避免2014 年, 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 秘书长孙小林曾在一次会议中指出,

3、 2001 年到 2012 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从 433 亿吨增至 685 亿吨,增加了 252 亿吨, 平 均每年多排放了 21 亿吨废水,平均年复 合增长率约 4.3%。而有数据记录的, 仅 2011 年一年内全国废污水向 7 大河流流 域的排放量就达到了 498.2197 亿吨, 相当 于 1722 个昆明湖。 不仅在中国, 全世界都面临着水污染 的现状。2005 年 生物多样性公约 提到, 人口的迅速增长、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导致 了淡水生态系统前所未有的变化和相应 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如今, 41%的世界人 口生活在承受着水压力的江河流域。所 以,“蟹黄中的重金属成分是肯定存在 的

4、。”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林洪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而且 不光是螃蟹, 鱼、 虾, 甚至大米和蔬菜中都 含有重金属, 因为环境中就有。” 纽约市卫生局的调查提到, 因为纽约 水域所含的危险化学物质主要是 PCB、 二 恶英和镉, 会在人体不断积累, 从微小的 健康变化到出生缺陷和癌症, 所以卫生局 也特别列出了纽约市限制食用或不宜食 用的建议。一般情况下, 体积较小的鱼比 体积较大、 鱼龄较长的同种鱼受到的污染 要少。 “一般来说, 如果是上游水质被污染 了, 那么一般肉质性动物被污染的程度较 重, 而蔬菜则相对小些。而且小鱼小虾可 能污染比较小, 大鱼则可能被污染更多。

5、” 林洪表示,“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食物中可 能含有重金属就不吃了, 主要还是要看它 具体含量是多少。”不能 “因噎废食”食经 中曾记载: 母梭蟹具有开胃润 肺、 补肾壮阳、 养血活血之功效。 其中以蟹 黄的营养价值最高。 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 素、 胶原蛋白、 钙、 磷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 养成分, 有 “海中黄金” 之称。 实际上, 在母蟹体内, 蟹黄不仅是蟹 卵,其中确实含有未排出体外的卵细胞, 还有其他的螃蟹的器官、 腺体、 组织液等 物质, 并非单纯的蟹卵。 蟹黄体积变大、 呈 鲜艳的橘黄色时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经成 熟, 此时生产排出体外的是蟹卵, 留在体 内性腺中的卵细胞仍然属于蟹黄的一

6、部 分。 一般认为, 蟹黄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磷脂和其他营养物质, 营养丰富, 但是同 时含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胆固醇。 而公螃蟹的 “蟹膏” 则是精囊, 里面白 色的物质就是精子了, 公螃蟹的精子及性 器官就是蟹膏。蟹膏也有可能是脂肪。因 为公蟹为了准备过冬,脂肪渐渐地堆积, 长成了蟹膏 (俗称蟹油) , 剥开公蟹的壳, 可以看到蟹壳和蟹坨坨当中有白白的、 黏 黏的东西, 就是蟹膏。 大连水产学院一篇论文通过科学手 段分析了蟹肉与蟹黄的营养成分。其中, 蟹黄粗脂肪含量高达 15.66%, 比蟹肉中的 脂肪含量高出近十倍, 胆固醇的含量也比 鸡蛋要高, 就此看来, 高血脂和高胆固醇 的人恐怕要

7、远离蟹黄和蟹膏的美味了。 不 过, 缺钙的人还依然可以享受, 因为蟹肉、 蟹黄的钙质含量也挺高,分别为 1.89%和 1.65%。 “蟹黄蟹膏营养丰富,我们除了看到 别人拿出的数据, 更关键的是还得看每天 人均摄入量是多少。” 林洪强调。蟹黄有毒?本报见习记者 袁一雪这个夏天, 城中能否不再看海本报记者 王剑北京古城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3000 年 前的西周, 遗址在房山琉璃河, 在东城墙北部考 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卵石砌成的排水沟,沟底西 高东低, 是城内向城外排水的通道。 在城址内部 的宫殿区, 还发现了陶质绳纹水管。 水管一头粗 一头细, 以便相互连接。 汉代的古城遗址,北京发现的有 20

8、 多座, 但是尚没有明确的排水系统发现,而在同时代 其他地方的遗址有排水系统发现,可以推测北 京亦有。 辽代的古城已经湮没在历史中, 但在门 头沟区龙泉务的窑址中,出现了宽近 40 厘米、 用来排水的陶水管。 这种陶水管的一端有挡头, 目的是为了增加水管的耐用性。 金代, 北京第一次成为都城, 公元 1153 年, 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迁都于北京,并动 用了 120 万人建设这座城市。根据现代的发掘, 在右安门发现了大型的水涵洞, 也被称为水关, 就是城墙下供河水进出的水道。水关遗址主要由城墙下过水涵洞底部的地面石、洞内两厢残 石壁、进出水口两侧的四摆手及水关之上的城 墙夯土组成。全长 4

9、3.4 米,过水涵洞长 21.35 米, 底部过水面距现地表 5.6 米。 水关是木石结构的建筑,建造这一工程用 了约 1800 根 1 至 2 米的木桩、 530 立方米的成 材石料、 2500 个铁银锭榫。 它的底部建筑结构是 现存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体量最大的。北 宋的 营造法式 专有一章述及水关的做法。金 中都水关同其 “卷辇水窗” 的规定一致, 是研究 古代排水设施的重要实例。 元大都并不是继承前代城市, 而是建立新城, 因此也有全新的排水系统。1970 年, 考古工作者 在今西四十字路口北侧地下,发现了元代南北主 干大街的排水渠。它是用青石条砌筑的明渠, 宽 1 米、 深1.65

10、 米。在通过平则门大街路口 (今阜内大 街) 顶部覆盖石条, 渠内石壁上发现有 “致和元年 (1328年) 五月, 石匠刘三凿刻” 的字迹。这一题记可能是元代的工匠刘三在修复石渠中留下 的。 这条水渠在元大都城建成之后经过修建完善。 在元大都的东、西城垣北段和北垣西段发掘了三 处水涵洞, 是向城外排泄污水的设施。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明清北京 城, 放弃城北部分城区, 后又拓展南城, 加建外 郭, 最终形成 “凸” 字形格局。在排水系统上, 它 保留和疏浚了元大都的排水沟渠,增设了一些 新的排水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 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 广渠门内的明沟以

11、及崇文门东南横贯东西的花 市街明沟。 作为明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城的排水 设施当然也不例外地具有区域和等级之别。内 城尤其是东部城区,多是官仓和达官贵人的宅 邸,这里修建有完善的下水道,通往排水主干 渠。一般居民区的排水设施则相对较差。 罗萨 摘自 北京地方志 人民生活志2012 年 7 月 21 日北京遭遇的 “61 年不遇” 的那场暴雨, 全城多处汪洋, 造成数十人丧生, 脆弱的排水系统遭到了广泛诟病。 近日,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 住建部 防灾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防灾委员 会副主任、 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金磊在接受 中 国科学报 记者采访时, 不无忧虑地表示, 今年 入汛以

12、来, 我国南方已遭多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仅 5 月 5 日24 日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就为 276.5 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多 88.7%, 为近 40 年 来同期最高值,也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资料以来 排名第三大降雨年。 今年上半年以来, 暴雨的叠加效应导致南方 14 个省 (市) 灾情严重, 如 5 月 18 日21 日, 暴 雨累积降水量 50 毫米以上面积达 74 万平方公 里, 其中 100 毫米以上面积有 23.4 万平方公里。 2015 年汛期, 当暴雨如期而至时, 我们城市 的排水系统是否能经受考验?树状结构的城市排水系统对于日益扩张的城市而言, 优良的排、 蓄水 系统如同健康的心脏

13、和血管, 护佑着城市正常的 循环、 代谢和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 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顺江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 记 者采访时说,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城市 内部无用甚至有害的水体, 如内涝、 洪水、 污水及 时排掉, 以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 为居民创造 一个安全、 健康、 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城市排水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源 头到最终出口是一体的,必须符合水流的运行 规律。 水流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需要汇集起 来, 把一个片区内各处多少不等的水 (主要是雨 水和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污水) 共同汇往一处, 然 后集中排放。 因而“城市排水系统通常像一棵大树” , 由 树叶、 树

14、枝、 树干和树根组成。黄顺江表示, 树叶 就是密布在居民楼房内的下水管线及其最前端 的入水口 (家庭内的水池、 马桶、 地上的下水口 等) , 以及居住小区内和街道两旁下水道的入水 口, 是汇水的源头, 重在把各处点点滴滴的水汇 集到一起, 形成水流。 树枝包括居民小区内部下水沟、 下水管线, 街道下水沟或排水管线,片区排水管道(枝干 线) 等。树干就是大区排水干管, 以及城市排水 总干管。 树根就是排水系统的末端,将干管内的水 流顺畅地排入城市周边河道,然后通过河道继 续下泄, 最后归入大海。 致力于城市水务、 防汛、 排水研究的上海网 波软件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 文强则对城市

15、排水系统有他的理解, 他认为: 城 市排水系统像人体的血液系统,心脏是排水泵 站, 赋予水的动力; 血管像排水管道, 让水在管 道中流动 水流运行主要是靠重力维持,因而水从高 处往低处流。黄顺江告诉记者, 所以, 虽然排水 管网是平面布局的, 但必须是从高到低, 也就是 汇水处在上, 而下水道或枝干管道在下, 最低处 是总干管。 当然, 城市内部每一块地方, 人的用水活动 的位置, 以及雨水落地之处, 都必须高于下水管 线; 整个城市内的任何一处, 都必须高于周边河 道, 否则, 就会出现城市内涝、 排水不畅, 甚至暴 雨时城外河水倒灌城内的现象。 同时, 由于水流是一个汇集的过程, 也就是

16、越往下水流越大、 越急, 因此排水管网必须上细 下粗, 越往下越粗、 越直。 黄顺江坦言,“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与布 局, 必须符合水流运行规律, 适应城市内外的地 形地势和自然环境特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在城市排水设施 建设上都很下功夫。” 黄顺江向记者表示。 法国首都巴黎市区的最低处在沿塞纳河 一线, 平均海拔 31 米, 年均降雨量在 641.6 毫 米。然而, 在巴黎生活的人, 雨天行走湿鞋的 情况很少见,也从未发现下雨积水导致的交 通堵塞。 西方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句话用在巴黎的城市建设上,特别是它的城 市排水建设上, 可谓实至名归。 公元 1200 年前后, 从国王腓力二世下令在 巴黎铺设石块路面,并在路中央安置排水用阴 沟开始,直到现在,经过 800 多年的大规模建 设,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 50 米, 水道纵横交错, 密如蛛网。 目前大巴黎地区共有 1000 万人口, 地下水 处理系统管道总长达 2400 公里, 其中污水处理 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