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4158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 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结合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秒回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 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 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 生的回答,

2、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 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 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 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 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 。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 事物和生字,

3、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 学习的兴致。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 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 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同桌读 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 10 个生字 。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 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 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2)重

4、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 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 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 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 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 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 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 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 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

5、仅能帮助学生进 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 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 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 ,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 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 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 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 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 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

6、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 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 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 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 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

7、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 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 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 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 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 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 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

8、看谁先找到朋友 。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 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 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 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 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 学习语文的乐

9、趣。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 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可以用想象法识字:尾“ 巴”顶戴个小帽子。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 ”,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组词:听见、听到、听 声、听说。 (4)无: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

10、“天”都是四 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也可以利 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都有“辶”。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近” “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 走之旁。 (6)不:猜谜语识字。谜语:“木不出头”。组词:不好、不 用。 (7)声:上下结构的字。组词: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 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

11、生熟识的语言 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 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 字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识字大转盘游戏等 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 习汉字的兴趣。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 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 这 4 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去” 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来”的竖要在竖 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 后一笔

12、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书写时必须细致。不仅 应该从整体上观察生字,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 ,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 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 吗?(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 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 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 家为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我的反思:我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