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8986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顺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共 6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全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赛后的球场,一片狼藉(j) ,见此情景,几十名志愿者迫不急待地抄起扫帚,冲进场地, 开始打扫起来。 B.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贻(y)人笑柄,同时还要懂得感恩、 知足,适可而止。 C.凡事都应该在道理上求得一致认识,随声附和(h) 、委屈求全,以此来维持团队和谐, 怎么可能? D.台风季节将到,各单位必须未雨筹

2、谋,预作防范。这样,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稳 操胜券(jun)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24 题。 启功先生称自己给学生开设的课程为“猪跑学” 。这个词源于俗语“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 跑” ,虽则带有调侃和 的意味,但是,也 地道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仅就写字 来说,是可以【甲】 ,即“没吃过猪肉” ,但是不能【乙】 ,即“没见过猪跑” 。这与梨园行 演戏“【丙】 ”是一个道理。因此, “猪跑学” ,要求一个人在读书、治学上要,有 一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以此来辨妍媸、明正误,求得开阔的视野、扎 实的基础,不能开口就 ,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弄错了。 2.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

3、是( )A.自卑 直接 露怯 B.自谦 生动 露馅 C.自卑 直接 露馅 D.自谦 生动 露怯 3.根据文意,在【甲】 【乙】 【丙】三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甲】写不对 【乙】写不好 【丙】宁穿错,不穿破 B.【甲】写不好 【乙】写不对 【丙】宁穿错,不穿破 C.【甲】写不好 【乙】写不对 【丙】宁穿破,不穿错 D.【甲】写不对 【乙】写不好 【丙】宁穿破,不穿错 4.填入文中处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闻强识 B.多闻阙疑 C.博学多闻 D.旁征博引 5.对下列对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莲”与“怜” 、 “梨”与“离”谐音。 B.一口能吞二

4、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谜语联,谜底是我们日常用的“暖水瓶” (暖水壶) 。 C. 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茶馆门前悬挂的对联。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题联。 6.慈禧太后生于公元 1835 年,据说她一生忌食羊肉,宫中称羊肉为“福肉” “寿肉” 。按照 干支纪年,1835 年应该是( ) A.乙未 B.乙酉 C.乙丑 D.乙巳 二、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79 题。 曾庭闻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 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

5、。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 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 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 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 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 外人。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呜呼,庭闻之 文多秦气,何足异也。 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 变化其天质。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

6、故其文奇姿荡轶,得南界江海烟 云之气为多也。 余读史,尝怪赫连氏,初无功德,而兴之暴,西夏强且久,与宋室为终始,此必有所以 自强固者,不独恃甲兵之力。间披舆图,按其处,距长城外河西数十里,自分力劣弱,终 身不能至,详考其兴亡盛衰之迹,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 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 (取材于清代魏禧曾庭闻文集序 )注:曾庭闻(16211677) ,名畹,字庭闻;江西宁都人。崇祯间乡试不遂,远游 边徼,寄籍西安。尝省父应遴于北京,诸名公争延之,诗文脱稿辄诵持去,名盛于东南。 赫连氏:在西北建立政权的少数名族。魏禧(16241680) ,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

7、 散文家。 7.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省尊大夫于京师 省:看望 B.数过吴门 过:错过 C.故其文奇姿荡轶 其:他(指司马迁)的 D.不独恃甲兵之力 独:只 8.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 曾庭闻天资愚鲁,一天也读不了几行书 B.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 最喜欢秦地风俗,以至在宁夏安了家 C.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 回想从前和我一起读书写作 D.初无功德,而兴之暴 开始并没建立什么功德,然而却以军事暴力兴起 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庭闻和本文作者自幼就是同学,但是曾庭闻贪玩儿,读书一点也不勤奋刻苦

8、。 B.曾庭闻最初学习韩昌黎的文章风格,后来经历了两次变化,在吴中有很大名气。 C.曾庭闻自西北来看往本文作者,细服缓带,让作者感到他仿佛是位“隔世人物” 。 D.作者对西夏历史极为关注,但是因身体不好,难以到西北边陲做一番实地考察。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0 分。 10.用“ / ”为第二大题文末划线的语句断句(5 分) 。 而庭 闻 乃 竟 以 是 为 家 边 徼 风 土 人 情 叛 服 治 乱 必 有 深 知 其 故 者 他 日 著 之 文 章 当 不 止 如 史 传 所 记 载也。11.文章援引司马迁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论述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你语文学 习的启示;不少

9、于 150 字。 (12 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12、13 题。 风 筝 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 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是曲才堪听, 又被风吹别调中。 12.下列对风筝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 分) ( ) A.古时候的“风筝”可以发出响亮的声音。B.“宫商”是指风筝的声音就像音乐一样。 C.“信任” 、 “依稀”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D.“风筝”的声调在风中总是高低变化的。13.综合分析这首诗及下面的相关资料,简要介绍风筝出现的时间及得名缘由(可以引用资 料但不要照抄) 。 (4 分) 【相关资料】 明代陈沂询刍录风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 ,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 为笛,使风入

10、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14.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语境,填写诗文原句。 (6 分) 登高望远,俯瞰尘世,常常令人胸襟开张,感慨万端。不同的人,境界情怀又多有不同, 于是便收获不同的诗句。悟哲理,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生发出“ , ”的千古哲思;叹身世,则有杜甫登高“ ,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慨叹。王勃 登滕王阁,写下了千古名句:“ ,秋水共长天一色。 ”荀子想到登高则另 有所得,看到了外界条件的作用,说:“吾尝 , 。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517 题。 笄(j) , 说文解释为“簪也” ,是一种簪发用具。就目前所知,早于仰韶文化的遗物是 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

11、骨笄。有两种样式:一作尖头圆箸状,长 18 厘米;一作柳叶簪式, 长约 10 厘米,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稍后,到仰韶文化时期,当以西安半坡遗址出 土实物数量形式具代表性。在 1900 余件各类发饰、耳饰、颈饰、手饰、腰饰和嵌饰中,石 陶笄和骨笄占很大比例,总数达 715 件之多。可分三种:棒式的、两头尖的和丁字形的, 大多重在实用,造型简质。制作上刻意进行装饰的例子,应数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的 骨笄为最出色,是距今四千多年的遗物。笄首用胶黏物(或树脂混合体)作成圆锥状,表 面嵌埋着 36 枚白色管珠,首端贴盖一楕圆形骨片,上作同心圆刻纹五圈,是一件别具匠心 的工艺品。东部,如大汶口文化

12、的发笄,以石质居多,首端出台肩,似应有笄帽附饰。有 的笄且作箭镞形,或古代曾用镞箭簪发。其遗制在兄弟民族中仍有保留,如皇清职贡图 图说中即谓傜妇盘发贯箭,三、五、七支不等,西南藏族人猎手也是把弩箭插在头发里, 亦成一格。这种情形和诗经中提到的“六笄” “六珈” ,晋代“五兵钗”可能都相关联。笄的应用,在当时又与中原华夏民族的结发形式有密切关系。束发盘髻或辫发盘髻之类方 式和以后的束发于顶,着某种冠子,则皆须用笄方能约束。如为断发、披发、散发等形式, 便应用不会广,甚或毫无所用。考古发掘中边缘地区似数量较少,自西往东至黄河中游即 渐增多,隐约反映了历史上民族融合风习相尚的情况。到后来,安阳殷墟五

13、号墓,妇好一 人即随葬精美玉笄二十余件,雕花骨四百九十余件,其贯插簪戴形式必已相当复杂,又 十分讲究。奴隶主豪华习气的炽盛,于此可见一斑。 (取材于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5.关于“笄”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笄”是骨质的。 B.西安半坡遗址的“笄”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C.四千多年前的“笄” ,造型上崇尚“简质” 。 D.在古代, “笄”既有实用性,也带有工艺性。16.“考古发掘中边缘地区似数量较少” ,最直接的原因是(3 分) ( ) A.“笄”与边缘地区民族生活关系不密切。 B.边缘地区民族多断发、披发、散发形式。 C.边缘地区与黄河中游

14、地区文化尚未融合。 D.边缘地区的奴隶主崇尚简朴,反对奢华。17.结合下面相关资料,简述本文在研讨“笄”的形制过程中,对“二重证据法”的运用。 (6 分) 【相关资料】 1925 年,学者王国维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 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 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强调运用“地下之新材 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证古代历史文化,被称为“二重证据法” ,对 20 世纪中 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者陈寅恪曾对“二重证据法”做过如下概括:其一,取地下之实物与

15、纸上之遗文互相释 证” ;其二,取异族之资料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其三,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 相参证。 五、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1 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1822 题。 如果“桃花源”里没有盐 在当今的世界上,无论你对社会有多么的不满,都别去找什么桃花源,那根本就不存在。 有一篇散文,那就是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 ,总共不到五百字,内容却妙不可言。 陶先生讲了这么一档子事:某日,一个武陵渔民出去打鱼,走着走着迷了路,闯进一个叫 桃花源的地方,此地与外世完全隔绝,入口极小,进入后就豁然开朗。渔民一眼望去,阡 陌交错,鸡犬相闻,风景绝美。这里的居民都是很多年前避难逃进来的,竟然“ , ” 。渔民告知外部世界发生的战乱,居民们“皆叹惋” 。渔民大吃大喝数日后离去,从此再 也没有人找到过这个地方。 这篇散文写得十分优美,被列入后代的每一种教科书,几乎人人读过,以之为最理想的社 会形态。如果你问当前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被房价、工作挤兑得喘不过气来的年轻同学 们,你最向往的地方是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