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883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 2015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2 小题。全卷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为 70 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Ba 137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需要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做大,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其中第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A牛奶 B氮气 C玻璃 D氧气【考

2、点】物质的性质【分析】根据常温下物质的状态解题【解答】氮气和氧气常温下为气体,玻璃常温下为固体,固选 A【点评】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常见的有物质的颜色、状态、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氮气和氧气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玻璃常温下为固体。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融化 B衣服晾干 C酒精挥发 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根据是否生成新的物质解答【解答】石蜡融化、衣服晾干和酒精挥发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固选 D【点评】物质的变化按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分

3、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形状、状体和颜色的变化;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常见的化学变化有物质的腐烂与变质、物质的燃烧、呼吸、光合作用、酒醋的酿造、金属的锈蚀等。3在化肥中磷矿粉Ca2(PO4)2属于(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根据肥料中所含元素辨别化肥种类【解答】因为磷矿粉中含磷元素,且不含钾元素和氮元素。所以选 C【点评】化学肥料有四种,分别是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氮肥中一定含有 N 元素,磷肥中一定有P 元素,钾肥中一定有 K 元素,复合肥中含 N、P、K 三中元素中至少两种。4某原子结

4、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质子数是( )A2 B6 C8 D10【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解答【解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中数字代表了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固选 C【点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原子核,+号代表原子和带正电;圆圈外弧线代表电子层,弧线上数字代表该电子层上电子数。5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C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考点】水与常见的溶液【分析】根据水的性质和水的净化相关知识可正确解答【解答】自然界中的水因为含有以下可溶性杂质(矿物质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所以属于

5、混合物,B 选项错误。地球上淡水资源不到总水储量的 1%且分布不均匀,所以应合理使用 C 错误。过滤操作可以出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以 D 错误。正确答案选 A【分析】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纯净的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自然界中的水中都含有矿物质离子等杂质而不纯。在生活和工业生产活动中水常用于溶解物质和降温。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明矾吸附、过滤、活性炭吸附及蒸馏,其中蒸馏能将不纯的水转化为纯净的水,其余方法都不能。6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A B C D【考点】实验室气体制备【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原则解答【解答】A 选项和 D

6、选项应为固液常温反应和固液加热反应制备气体,固不选。C 选项中玻璃管两端开口不利于气体的收集。固正确答案选【点评】初中化学气体制备发生装置一共有两套,分别是固液常温型和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而固体加热型用于固体药品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气体。7下列四种物质的俗名均得名与它们的产地,其主要成分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的是( )选项俗名产地主要成分化学式A大理石云南大理CaCO3B信石古信州(今江西上饶信州区)As2O3C口碱张家口,古北口Na2CO3D智利硝石硝石NaNO3【考点】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辨别【分析】根据常见化合物分辨方法解答【解答】A、B、D

7、 选项中物质主要成分都是盐只有 B 选项中是氧化物,固选 B【分析】物质分类可以按照组成物质的成分多少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成分组成,纯净物由同种成分组成。纯净物又可以按照物质中元素种类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指的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有可以按元素组成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其中氧化物指的是由氧元素和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指的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碱指的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盐指的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8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

8、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发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考点】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相关知识解题【解答】A 选项中不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其余选项均合理,固选 A【点评】空气污染治理原则是:1. 开发新能源替代现有的化石;2. 提高内燃机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3. 开发更环保的交通工具或采用更环保的出行方式;4. 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9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清除可燃物 D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低了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

9、和方法【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可解答【解答】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且汽化时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 A、B、D 均正确,错误答案选 C【点评】破坏燃烧的条件即灭火的原理。燃烧有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灭火也有三个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1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可解答。【解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不

10、变可得出本题答案【分析】:化学反应模型图解题关键是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牢记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总质量这六个不变和物质种类、分子种类这两个一定变可解答此类题目。11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 B使铁锅代替铝制炊具C用纸盒代替铝制易拉罐盛装饮料 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考点】金属与金属矿物【分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铝是食品污染物,所以和食品有关的用途都应该禁止。反应前反应后一定条件汞原子氧原子【解答】

11、由铝的用途可知正确答案选 A【点评】:本题是一情景题,虽然解题时也要用的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只要牢记题目意图食品污染物也可以快速解题。12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考点】溶解度曲线【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及溶解度含义可解答【解答】由图可知当温度大于 t1时甲物质溶解度才大于乙,所以 A 选项错误。B 选项中 t1时溶解

12、度相同,溶液质量也相等,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选项中 t2时甲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甲中溶质析出,质量分数减小,乙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质量分数不变,但减小后甲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任大于乙,所以 C 错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D 错误。固正确答案选 B【点评】溶解度曲线题是每年必考题,主要出题方式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解答此类题目要牢记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变温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1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区分硬水和软水 D配制氯化钠溶液 【考点】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分析】对

13、比法指的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探讨该条件对实验的影响。【解答】由题目图片可知 D 选项没有采用对比实验探究方法,固选 B。【点评】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其核心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至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用于探讨该条件对试验的影响。在物理中对比法又被称为控制变量法。1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 NH4+、Ca2+和 X 离子,则 X 可能是( )AOH- BCl- CCO32- DNa+高温高温【考点】离子或物质共存的问题【分析】用离子共存或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可解题【解答】A 选项 OH与 NH4+不大量共存,C 选项中 CO32与 Ca2+不共存,选 D 选项时溶液中不存

14、在阴离子,所以正确答案选 B。【点评】:离子不共存主要原因是因为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水、气体或沉淀。15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 CuS 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 CuCl2的流程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 1 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B 操作 2 中,CuS、NaCl 和 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 CuCl2和 Na2SO4化学方程式为 CuS + 2NaCl +2O2 =CuCl2 + Na2SO4C 操作 3 的名称是过滤D 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NaCl 和 Na2SO4【考点】实验分析和处理能力【分析】本题属于情景题,解题重点

15、是要看懂每一步实验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物质,并推出反应方程式。同时还可以用操作前后物质状态判断操作名称。【解答】有题目流程图可知 D 错误,能循环利用的只有 NaCl。【点评】流程题最重要的是分清没一个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解答此类题目是一定要将每一步发生反应的物质标出才能快速解题。二、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 14 分)16(4 分)根据右图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 (2)n 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3)碳酸钙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物质组成的表示,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按题意写符号或化学方程式【解答】: (1). K+或 Ca2+(2). nNO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