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752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下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平毛庄小学博平毛庄小学2014201420152015 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一班数学教学计划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一班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学生分析五年级一班有学生 57 人,男生 29 人,女生 28 人。这些学生全部来自周围的自然村,学生整体素质较强,学习风气良好,可塑性强,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认识负数、分数

2、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方向与位置、复式统计图、长方体和正方体、智慧广场及综合与实践。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认识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和智慧广场。认识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在整个分数内容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数加减法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智慧广场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法”的问题,初步学习研究简单的组合问题,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

3、用广泛。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方向与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方向与位置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学生将开始深入研究和学习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作用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了复式统计图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教材安排了我能长多高和有趣的溶解现象。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

4、新意识及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全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4、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

5、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5、初步了解组合问题。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8、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9、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10、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11、在实践活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2、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应用体积的知识解决问题。(二)数学思考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发展形象思维。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与根据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三)解决问题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2、运用分数加减法和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研究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四)情感态度1、能积极参加数

7、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2、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再次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分数意义的深刻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是本册的难点。还有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中通过角度来确定方向和位置也是需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四、单元教材解读(一)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

8、经历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学措施: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探究新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时,可以借助温度计让学生读出温度计上一些具体的温度,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很容易就能发现零上和零下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初步认识正、负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出一些温度,用正、负数表示,并描述其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2、充分借助示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本单元的重点是正、负数

9、的意义,在教学时要借助温度计示意图和海拔高度示意图,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负数的概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3、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负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教师除了要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情境素材,让学生体会正、负数意义的价值,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二)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单位“1” ,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2、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经历“猜测验证

10、结论应用”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措施:1、结合实际,合理选用教学资源。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校艺术节活动更是学生喜爱和乐于参加的活动,教学时,教师可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当地的教学资源,展开对分数知识的学习。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教学本单

11、元时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索解释应用”的过程,主动构建知识。3、重视操作,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提供一些成组的学具,让学生分一分,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可借助分纸条活动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4、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注意引导学生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既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三)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

12、、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会找 100 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 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在探索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约分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会用所学新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3、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约分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难点:运用找两

13、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措施:1、教学时在用好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把握好联系生活实际的度。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涉及的各类练习,并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最大公因数的数学问题。教学时不宜过多的补充其他情境,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2、在学习约分前,适当加强口算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约分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但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快速的判断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公因数。适当的加强口算,为学习约分提供必要的扎实的基础。3、注意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

14、学模型。例如,把“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转化成研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系列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含义。(四)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用方向和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数

15、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难点:用角度表示方向、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因为数对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知识,熟悉的情景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所以在教学信息窗 1 的内容时,除利用教材呈现的整齐的队列认识数对外,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座次、学生们课间操的队列等来学习和理解数对。2、找准知识起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方向与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与看简单路线图,所以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重点应该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体会到只有将方向与位置两者

16、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要让学生亲自参与现实活动,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拓展知识。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学生只有在应用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此除重视课堂的教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结合实际进行应用。(五)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的意识与能力。3、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4、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难点:通分。教学措施: 1、借助分数大小比较,使学生理解通分的实质就是统一分数单位。教材把通分的学习作为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安排在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