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619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姓名_班级_分数_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词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弥天大罪 如出一辙 励精图治 凤凰涅磐B、实是求事 美琴之献 隐约其辞 色厉内任C、大相径廷 国秦民安 碧波万里 炯乎不同D、暇思迩想 咬文嚼字 人心唯危 民怒沸腾3、下列括号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固若金汤(护城河) 坚贞不渝(改变) 孑然一身(孤单的样子) 广袤无垠(南北)B、款塞(叩) 挈妇将雏(携带)拳拳之心(诚挚恳切)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C、娓娓动听(谈论不倦样子) 溽暑(湿润)冒天下之大不韪(是、对) 责无旁贷(贷款)D、从谏

2、如流(听从) 文过饰非(错误)矫揉造作(把直的变成弯的) 拖沓冗长(闲散的、多余无用的)4、在下列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用词不妥贴,造句不合方法,行文_ 、_,就会把意思弄得 _、_,甚至误解。A、缺乏条理 拖沓冗长 含混晦涩 令人费解B、含混晦涩 拖沓冗长 令人费解 缺乏条理C、含混晦涩 缺乏条理 令人费解 拖沓冗长D、缺乏条理 令人费解 拖沓冗长 含混晦涩5、依次填入下列这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_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同 时也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_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 缩小和消灭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_

3、需要从经济本身着眼,_需要长远的目光, 从消灭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入手。A、既 并且 不仅 更B、因为 所以 不仅 更C、既 并且 如果 那D、因为 所以 如果 那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去年 1 月 4 日,武汉广场黄金柜台发生一起震撼人心的持枪抢劫案。B、古今中外能与莎士比亚媲美的戏剧家可谓空前绝后。C、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人气冲牛斗的,是百堤和苏堤。D、他们都是乡间穷苦人家出身,一生为人质朴,决不会花言巧语。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B、对于旧乐式,他一生都非常保守地并毫不客气地打乱使用,注入新鲜的

4、活力和激 情。C、在诺贝尔这共计只有六句话的自传中, “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值得 人深思和回味。D、3 月 17 日,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 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告。8、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精神就是一种合理的怀疑精神,以怀疑精神开辟通往真理的道路。它曾怀疑过不 许触犯的宗教教条,它也怀疑过被视若神圣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它决不盲从现实的权威 意见,而依据事实思考,主张由实践检验任何理论和学说的真理。-A、因此,怀疑就是科学创造活动的真正出发点。B、因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精神条件。C、

5、用中国人都熟悉的话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 。D、所以,科学的合理怀疑精神总体现在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身上。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同是纪念性散文,都是鲁迅为了揭露国民 党反动派的凶残,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崇敬而写的。B、 内蒙访古的作者是我国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此文是他应乌兰夫同志之邀访 问内蒙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文中表达了作者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 愿望。C、 采草药和雁荡山都选自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 采草约 是说明文, 雁荡山是游记。D、 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名家各派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第一部杂家代表作。它广收

6、 博取,采众家之长。 吕氏春秋是秦国的相国吕不韦写的。10、下列四种说法与例句意思一致的一项是【例句】有时看来是无关大体的细节上的马虎,却会造成关键问题上的错误,那当然 是要警惕的。A、无关大体的细节,会造成关键性的错误,那更是马虎不得的。B、有时细节上的马虎也许无关大体,造成的错误却影响全局,那当然是该警惕的。C、对于那些看来无关大体的细节决不可等闲视之,这会造成关键问题上的错误,应 该警惕。D、有时细节上的马虎似乎无关大体,却会在关键问题上造成错误,尤其不能掉以轻 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做文后题从军行 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11、对这首唐诗的文

7、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碎”字突出了将军的戎马生涯。他身经百战,出身入死,连出征的铁甲 都已碎了。虽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简要交代了主人公的经历。B、第二句紧接上句,写将军将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连城南退路也被敌人设下重 围,全军将陷入彻底覆没的绝境。C、 “呼延”是我军一员悍将,这里是说在绝境中,我方又一员大将遭敌人射杀,我方 已到了千钧一发的险境。D、最后一句,是说将军终于突破重围,独领残兵千骑夺路而出。12、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仅以短短四句,就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身经百战,在突发事件中临 危不惧,有勇有谋的形象。B、本诗是写一场败仗,但虽败却不令人丧气

8、,败中见出了豪气,特别是“独领残兵 千骑归”中的“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C、本诗敢于去写严酷的战斗,敢于写败仗,又从败中显出豪气,足见李白的浪漫风 格和盛唐诗人的精神气概。D、最后一句与第一句相对照,说明这场战斗是将军百战沙场的最后一仗,把这场突 围战及英雄的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人物更富于传奇化。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20 题(一)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 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

9、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 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 友,常数月迎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非争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13、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卒类士服 类:大都 B、酒酤于市 酤:买酒C、以为鄙吝 鄙:庸俗 D、器皿非满案 案:桌子14、下面句中虚词“然” “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当时士大夫家皆然 (2)苟或不然(3)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 (4)以为鄙吝A、 (1) (2)相同(3) (4)相同 B、 (1) (2)相同(3) (4)不同C、 (1) (2)

10、不同(3) (4)不同 D、 (1) (2)不同(3) (4)相同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5、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A、经常几个月地聚会喝酒,然后才离开此地。B、往往用几个月时间准备,然后才敢发请柬。C、往往几个月地聚会喝酒,然后才敢打开请柬。D、经常用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准备好了才敢开始发书。16、故不随俗靡者鲜矣。A、因此不遂波逐流的人就很新鲜的了。B、因此不随着奢靡的人就很少的了。C、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D、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的人就新鲜了。(二)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具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 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

11、,疾之,则以法刑断其 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 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 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 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 梁

12、、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 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 于桂陵,大破梁军。17、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庞涓乃事魏 事:侍奉 B、乃阴使召孙膑 阴:暗中C、疾之 疾:憎恨 D、老弱罢于内 罢:通“疲”18、与“窃载与之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19、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善而客待之 (2)一不胜而再胜A、 (1)认为他善良并以客礼优待他。 (2)一

13、次输而两次胜。B、 (1)喜欢他的才能并以客礼优待他。 (2)第一次输而下一次却胜。C、 (1)喜欢他的才能并以客礼优待他。 (2)一次输而两次胜。D、 (1)认为他善良并以客礼优待他。 (2)第一次输而下一次胜。20、以下五句编为四组,全表现孙膑很有智谋的一组是(1)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2)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3)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4)据其街路,冲其方虚(5)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解君中驷与彼下驷A、 (1) (3) (5) B、 (1) (2) (5) C、 (2) (3) (5) D、 (2) (4) (5)三、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完成 21-2

14、6 题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 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 ” 。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 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写竹子的诗,名篇佳 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 、韩蟓翊的秋斋:” 【丙】等,都 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 “从地 起一直至顶” ,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的倪 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驰 名

15、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 ” ,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艺术。徐谓(字文 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 破笔燥笔为之,决不类行;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 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竹画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淅,纯朴而拙厚。郑板桥 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 态描绘之中。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有“宁折不弯”的豪气 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 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