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193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月迹》同步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月迹月迹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倏忽( ) 粗糙( ) 玉 q ( ) 面面相 q (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 稍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迹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 天空上的映章吗?错别字改 正3下面都是咏月的诗词名句,请在空格处填上所缺的诗句、作者或出处。(1)举杯邀明月,_。(李白月下独酌)(2)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

2、)江天二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_)(4)人有悲欢离合,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可怜九月初三夜,_。(白居易暮江吟) 4沟通是一片阳光,可以让彼此的心温暖如春。最近,小明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在思 想和行为上有些叛逆,令父母很头疼。脾气暴躁的父亲还动手打过小明几次,一时家庭 气氛有些紧张。一天,小明在自己书房里看到了这样一张纸条:“每打你一次,我感到 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爸爸留言”小 明看完之后,不禁热泪盈眶,马上扑到爸爸怀里说道:“ 。 ”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50 字之内) 。_ _二阅读理解、分析。

3、(一)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

4、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

5、会儿。5请问作者描写月亮是从什么角度结合什么事物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6谈谈你对“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 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的理解。7文章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反映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 文章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8同样面对中秋圆月,妹妹说“月亮是个好” ,而苏轼感悟到的却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们的感悟为何如此不同呢?请你作简要的分析。_ (二)初升之月的魅力美 彼得斯坦哈特 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在黑 暗的寂静中,我分享着蟋蟀的欢乐和鸱鸺(chxi,猫头鹰

6、)的自信。但我来观看的是月出 的活剧。因为,这使我心中重新获得被城市过于慷慨地消耗掉的宁静与明澈。 从这座小山上,我已观看过多次的月出。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 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凝望月亮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于史前时代的猎人们来说,头顶上的月亮就像心跳 一样准确无误。他们知道,每隔 29 天,月亮就会变得丰满圆润,光华四射,然后生病消瘦 而死去,接着又再次诞生。能凭经验懂得月亮的变化模式一定是一件很深奥的事。 但我们住在户内的人,却与月亮失去了联系。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像面纱一样 遮住了夜空。虽然,人类已经在月球上漫步,但月亮却变得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之中很 少有人

7、能说出当晚的月亮将在什么时间升起。然而,它仍然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如果我 们毫无预料地突然看到一轮满月,巨大金黄,挂在地平线上,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只能 凝眸回望它那端庄的仪容。而对那些凝望者,月亮是会有所赐予的。 我懂得月亮的赐予是在一个七月的晚上,在山上。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注视着东面, 在一道山脊的那一边有一团明亮的桔黄色的光亮,看上去像林中的篝火。突然间,那道山 脊本身似乎猛地燃烧了起来。接着,那初升的月亮又大又红,由于夏日大气中的灰尘和水 汽而变得形状怪诞,从树林中赫然升起。就这样,由于被大地灼热的气息所歪曲,月亮看起来性格乖戾,残缺不全。但是, 当月亮脱离了山脊而升起时,它聚集了越来

8、越多的坚定性和权威感。它的面色变化着,从 红色变成桔色,变成金色,再变成冷黄色。它似乎是从暗淡下来的大地中吸取着光明,因 为,随着月亮的上升,下面的山峦和山谷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当月亮脱离了地平线,胸 脯丰满浑圆,带着象牙色的清辉独自挂在那里时,山谷已成了这幅景色中的一些深深的阴 影。突然间,我感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几乎想放声大笑的欢乐。 这一幕延续了一个小时。月出是缓慢的,充满了种种微妙之处。要观赏它,我们必 须渐渐置身于更古老、更耐心的时间观念之中。观赏月亮执著地逐渐升高就是在我们自己 心中找到一种不寻常的宁静。我们的想像力渐渐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辽阔,感到我 们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

9、我们感到渺小,但享有特殊的荣幸。 我常常回到初升之月的身边,特别是当各种事务把悠闲和梦幻的清晰挤到我生活的 一个小小的角落中去时,我更受到强烈的吸引。于是我就到我的小山上去,等待那猎人的 月亮,巨大、金黄的月亮升起在地平线上,使夜充满梦幻。 一只鸱鸺从山岭之巅猝然扑下,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一只蟋蟀在草丛中尖声吟 唱。我想起诗人和音乐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想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 中创作的罗兰佐说道:“月光睡眠在这岸上何等美妙!让我们在这里坐下,让音乐之声轻 轻注入我们耳中。 ”我思索着,他们的诗句与音乐是否像蟋蟀的乐曲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正 是月亮的嗓音。带着这样的思绪,我那城市生活引

10、起的茫然迷乱融化在夜的安谧之中。 恋人们和诗人们在夜里找到更深刻的含义。我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更深刻的问 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命运。在月亮升起时,当我们按照天空的速度减缓我们大 脑的节奏时,魔力就悄悄地笼罩了我们。我们打开感情的阀门,使我们大脑中那些在白昼 里被理智锁住的部分驱动起来。越过遥远的时空,我们倾听古代猎人们的喃喃低语,看见 久远以前诗人们和恋人们的幻梦重现。 (选自读者 ,有改动) 9文章写到了哪些月亮“凝望者”?_ 10第节中“月亮的赐予”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回答。_ 11第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的鸱鸺和“在草丛中尖声吟唱” 的蟋蟀?_ 12作

11、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所流露的情感,引发了你什么思考?_参考答案 1sh co 砌 觑 2疏倏 稍梢 迹际 映印3(1)对影成三人 (2)海上生明月 (3)春江花月夜(4)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苏轼 (5)露似珍珠月似弓 4爸爸我错了,我会改。 例:爸爸,我终于理解了你们是深深爱我的。我以前的有些表现确实不好,相信我一定能够改正!5.作者描写了酒杯里的月亮、天上的月亮、眼睛里的月亮、沙滩上的月亮,美丽的月亮无处不在,成了幸福与希望、美好与安宁的象征。这样描写语言表达流畅,层次分明,而且充满诗情画意。 6.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 的平局和证明。 7.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 满足了。 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8.略 9. “我” (“我们” ) 、猎人、诗人、恋人。 10在观察初升之月的过程中,让人深切感受到“自信” “欢乐” “宁静” “荣幸” ,享受这 “初升之月的魅力” 。 (要求概括写出初升之月带来的奇妙感受和无穷“魅力” ) 11为了衬托月光下夜的安谧。 1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