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3083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山市第二中学昆山市第二中学2007-2008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二)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二) 初三语文 总分:130分 考试时间:135分钟 得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2828分)分)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 分)sh 光 ru 智 隽 永 绮 丽2下边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 分) A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他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既破。B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炼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C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静

2、、乐观的心。错别字订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2 分)无言独上西楼, 。 。 ( 相间欢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 。(陶渊明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 与朱元思书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4阅读短文,完成问题。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奠定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

3、到启迪,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们都能 。以上句中,有一句用词不恰当,请将它找出来并修改。 (2 分)答有语病的是第 句,应将 改为 。请为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 (2 分)答 5假设:小说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被保留了下来,后被征集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请你为这条来历不平凡的被子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4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2分)分)阅读阅读捕蛇者说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蒋氏大戚,枉然出涕曰:“

4、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 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 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 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 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独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 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 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

5、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是哪两项 ?(4 分 ) (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急湍甚箭(与朱元思书)C. 悍吏之来吾乡 D.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若为佣耕(陈涉世家)E.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自富阳至桐庐(与朱元思书)7.将文中空缺处的句子补充完整,并说说此处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答 8. 用现代汉语翻译(4分)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 孰知赋

6、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 9. 细读第段中的划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悍吏来乡索租的情形的。2分)答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有敢于对书中的内容大胆的提出疑问,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请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君将哀而生之乎 ?”课本的注释上解释为“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有人则认为解释为“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更妥当。“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中的“则”在语文教学参考书2002年第三版中解释为“那么”,而在2006年第四版中解释为“然而”。“余闻而愈悲”中的“悲”,语文教学参考书中解释为“悲痛”, 有人认为解释成“同情”更好。答 阅读郭

7、沫若的散文阅读郭沫若的散文白白鹭鹭, ,完成完成下列下列题题目目。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 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 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 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8、人们说它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 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 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莺实在是一首诗,一节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1有人给“晴天的清晨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这幅画面拟了个标题为“望哨”,你认为合适吗?根据文中作者的见解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 12.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意思是说好的文章经得起反复品味,也必须要反复品味才能深得其中韵味。请列举选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处加以品味,说说你

9、的感受。(2分答 13.“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精确地概括了茅盾先生对小说百合花的评论 。如果要为白鹭写一段评论,请你根据自己的评论内容,模仿茅盾先生所用的标题形式,给你的评论拟一个标题。(3分)答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阅读下面几段文字, ,完成完成下列下列题题目目。长生不老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进入 21 世纪后 , 科学家们对延缓衰老的研究 也将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有科学家甚至预测说,人类的平均寿命将超过150岁。 这样的预测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到目前为止,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本泽教授在他的实 验室里取得的进展。本泽和他的学生首先发现了时钟基因,这种基因存在于每一 个有生命

10、的细胞中,在“滴答”声中记录着分分秒秒的流逝,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掌 握身体从早到晚的变化。现在本泽正从人类基因中寻找另一类控制这些时钟基因 的大时钟基因 , 大时钟基因可以告诉我们从生到死的生命进程并决定我们的衰 老速度。最近,本泽发现一种发生基因突变的果蝇可以存活100天以上,比其他果 蝇的寿命增加了1/3,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只是单独的一个基因。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如果单独一个基因就可以使果蝇的寿命发生如此巨 大的改变,那么人类的基因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呢?也许真的存在着一座可以调 制其他“时钟”的“大时钟”,也许21世纪的生物学家能够找到旋转并重新设定 “大时钟”指针的方法。他们也许能够制造

11、出长寿药物或者将长寿基因注入人体 从而使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14. 下列对“时钟基因”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答 A.人体细胞中存有时钟基因。B.这种基因可以决定人体生命的衰老速度。C.这种基因像“滴答”的时钟一样记录着生命的流逝。D.这种基因有助于我们掌握身体从早到晚的变化。15.为什么说“这样的预测是有科学依据的”?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2分) 答 16 文中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它是一个什么“发现”?为什么说它是“了不起的”?(2分)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阅读下面的文章 , , 完成完成下列下列题题目。目。姑苏看水姑苏看水 (张 宏)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

12、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 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 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 简直就 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联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 棋盘。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 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武子胥在这里 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 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 更多的别是从你目光所 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 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 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