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974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高考散文阅读教学案徐州七中徐州七中 李洪祥李洪祥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意向。2、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散文阅读的一般思路。3、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散文阅读的基本命题规律和解答策略。 一、命题特点和意向一、命题特点和意向分析 2010 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和近 3 年来江苏省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高考散文阅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命题特点。(一)选文特点1、从选文体裁上来看,散文独占鳌头。2010 年 18 套试卷文学类阅读文本,有 13套为散文。2、从选文字数上来看,其字数一般都在 1500 字左右。 3、从作者方面来看,当代作家作品一直占主导地

2、位。(二)命题原则 1、从设题上来看,一般设置 4 道问答题。2、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三)设题特点1、问题设计相对稳定,“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取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题型相对稳定。2、试题设计难度,适中有梯度,切入点小,考查点全,需整体把握具体作答。3、试题答案多是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句根据题目所问整合而成。 根据以上对 2010 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及江苏省近几年关

3、于散文试题的分析,依据2011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试对 2011 年高考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作以下几点意向分析: (一)在选材上,越来越注重内容厚实、时代感强、技法多样的散文。(二)在知识点上,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更倾向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于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品味”“领悟”。 (三)在问题设计上,稳定而有变化,主要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鉴赏文学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方面,拓展探究类题目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二、二、熟悉常考的几种散文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

4、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07 高考江苏卷麦天:先是记人写事:麦天到了。以前农人麦天辛苦,日月艰难;现在,麦天是节日。女人热闹地走娘家,男人作收麦的准备,虽然辛苦但心里喜悦。麦天过去后,到处都是麦香。其间穿插较多细节描写:女子心疼丈夫做饭上“硬料”等。最后抒发感情:麦天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2第二类:状物性散文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

5、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如 10 年北京卷海棠花10 年湖南卷一朵午荷10 年全国一卷灯火09 全国卷彩色的荒漠、全国卷岳桦、湖北卷书房的窗子,08 全国阳关古道苍凉美、天津卷敦煌,07 安徽乡村的风、天津雪野里的精灵、四川焰火的变奏等。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也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

6、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09 年高考江西卷木车的激情:开头议论由头(触发点):现代人奔走忙碌,碌碌奔波,但奔走的激情却脆弱、渺小。然后是类似事情的相反联想(联系点):几千年前孔子乘坐一辆缓慢的木车,以执着的激情不知疲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的长诗。再点出结论(感悟点):只有激情才有阔大无边的力量。结尾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告诫人们:高科技时代,如果心灵缺失,没有激情,人会危机重重。类似散文还有:09 高考山东记住回家的路、江苏上善若水,08 高考湖南谈静、重庆时间怎样地行走,07 高考山东灯火的温情、广东泥泞。重要提示:对

7、一种文体要达到熟知程度,至少要精读重要提示:对一种文体要达到熟知程度,至少要精读 3050 篇同类文章。建议考生在篇同类文章。建议考生在复习散文于都这一考点时,先拿出一些时间,把复习散文于都这一考点时,先拿出一些时间,把 0810 年高考试题中的散文分类通读一遍,年高考试题中的散文分类通读一遍,通过集束式阅读发现文体规律,自己找到阅读捷径。通过集束式阅读发现文体规律,自己找到阅读捷径。 二、储足知识散文文体的知识建构是散文阅读的基础。下面我们把考过的相关知识作一个简要汇总:1.表达方式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设置悬念,

8、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叙述人称的技巧: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以往考查频繁,现在几乎不考)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

9、;在结尾能升华主题。2.表现手法(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事物,突现中心,表达强烈感情。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3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设铺垫,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感染力。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10、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设问。考查最多的是比喻、拟人、排比。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拟人,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4.布局谋篇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

11、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文章或段落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文章或段落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照应上文,转换话题。文章或段落结尾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三、如何读懂文章三、如何读懂文章散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解题方法,而是读懂。磨刀不误砍柴工,一篇散文,如果读不懂,文意会混沌一片,解题方法再多,也无济于事。快速读懂的一个有效方法:理清思路,归纳勾连,浓缩成文理清思

12、路,归纳勾连,浓缩成文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散文的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散文的形散使得这个有条理的思维过程有些模糊。读懂散文就是要把这个连贯的思维过程梳理出来。思路梳理出来了,文意也就明白了。强化散文的思路梳理,是散文阅读化难为易、准确解题的前提。可用三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段、过渡句段,标志事件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折、并列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第二步:化零为整,合并提取第二步:

13、化零为整,合并提取合并,对总分段落、前后因果段落、前后并列段落合并归纳,形成几个层次。提取,以层次为单位,提取主体内容。一般截取原文语句加以组合。第三步:连缀添加,勾连成文第三步:连缀添加,勾连成文4把标画圈点和提取的文字进行前后勾连,适当添加关联词,形成一篇逻辑较为通顺的简易小短文(原文本的浓缩版)。至此,思路和文意一般都会水落石出。以 09 高考江苏的上善若水为例,可浓缩为这样一篇小短文:上善是最高的善。(总领) 离堆玉垒山,因仰赖杜甫、陆游才名扬天下,而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为)都江堰,绝不危及生态;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的神话。(上善之作)伫立(都江堰的)水边,我的心与晶

14、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然而)一想到黄河、长江、淮河(这些)赖以生息的湖泊频频告急,我快要窒息。(对比现实,作批判、反思)好在都江堰有。 (现在也只有都江堰还没被污染了)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使它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众多后任,(也一直在)追踪李冰的足迹,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后人有情,给他们立了碑,供人瞻仰。他们与都江堰同辉。(李冰及其后任是上善之人) (希望我们也要像李冰那样做上善之事)三、鉴赏的一般思路三、鉴赏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了解各段大意,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文章写的是什么?第二

15、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细心揣摩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写景状物散文,要理清作者借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记叙性散文,要把握所写事件的过程及该事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或所写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议论说理散文,要分析作者使用什么材料运用什么技巧表现了怎样的理趣和情趣。 第二步:审清题干,揣摩信息。第二步:审清题干,揣摩信息。一要看清题干的要求,揣摩命题意图。题干往往暗示命题意图,揭示解题方向,提示答题范围。例如,2010 年湖北卷 19 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从题干中可知,本题考查的

16、是“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题干中“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则进一步明确了解题方向,就是要联系全文的主旨分析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二要品味题干中关键词,揣摩隐含信息。 第三步:定位提取,查前找后。第三步:定位提取,查前找后。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然后从这一语句往前或往后找,寻找答案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找准相关点,明确与题干相关的那些部位;二是找准选择点,进一步落实命题要求的相关语句,思路上有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一个渐近答案的过程。要能从题干的指令中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再从文章的相关部位区分主要信息和非主要信息,进一步筛选主要信息,概括主要信息,找准答题的突破口,达到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的程度。 第四步:忠实原文,整合答案。第四步:忠实原文,整合答案。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能凭空想象,这是我们做散文阅读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尽量用原文词句来表达,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