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9625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一《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

2、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准确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载笑载言 _ (2)无与士耽 _ (3)自我徂尔 _ (4)隰则有泮 _ (5)言笑晏晏 _ 答案:(1)又,且 (2)迷恋,沉溺 (3)往,到 (4)通“畔” ,边,岸 (5)欢乐、和悦的 样子 2这首题为“氓”的诗,中心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 答: _ _ 答案:这首诗虽然诗题是“氓” ,但其实是塑造了一个女子形象。概括了主人公从恋爱 到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鲜明地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达了她 对负心男子的愤恨之情。 3以这首诗为例,简要概括诗经的特点。 答:

3、_ _答案: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结构多采 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在语言上以四言为主,注意押韵,音节整齐和谐。 二、语言运用 4仿照诗经氓中“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写法,用现 代汉语写一句对人有警戒意义的话。 答: _ 解析:这句话采用了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表达劝诫之意。仿写的语句能注意这一点即可。 答案:(示例)美景易逝,鲜花易凋;人生苦短,克勤克劳。 5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 。 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 。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 答: _ _ 解析:本题要求说明

4、修改文章题目的理由,也就是说题目修改之后的妙处,所以,说明 时力求从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角度分析。答案: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编者改的标题既 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既保留了对丁聪的怀 念,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彤管(tn) 其姝(sh) 踟蹰(zh) 归荑(ku) B愆期(qin) 城隅(y) 洵美(xn) 蚩蚩(ch) C桑葚(shn) 垝垣(yun) 陨落(yn) 卜筮(sh) D帏裳(chn) 汤汤(shn) 罔极(wn) 咥笑(x) 解析:选

5、A。 “踟”读 ch。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与士耽(沉溺、迷恋) 女也不爽(差错) B言笑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 总角之宴(欢乐) C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静女其姝(美丽) D夙兴夜寐(早) 爱而不见(喜欢) 解析:选 D。 “爱” ,隐藏,遮掩。3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相同。 B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相同。C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相同。 D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不相同。 解析:选 A。 “言” ,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反” ,违反

6、。4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解析:选 D。 “信誓旦旦”的意思是“起誓时是那样的诚恳”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56 题。 风 雨 诗经郑风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注】 喈喈:鸡鸣声。君子:这里指丈夫。云:语助词。胡:何。夷

7、:平, 指心中平静。胶胶:鸡鸣声。瘳:病愈,此指愁思满怀的心病消除。晦:昏暗。 5诗歌描绘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一个见面情景? 答: _ _ _ 解析:这首诗歌分三章,每章的前两句写景,紧扣前两句分析即可。答案:诗歌描绘了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清晨,一个苦苦怀念自己丈夫的女子 得见夫君归来而喜出望外的情景。 6本诗对“风雨” “鸡鸣”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_ _ _ 解析:诗经中的民歌常常采用比、兴手法,这首诗也具备这个特点,另外这首诗的景 物还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答案:对“风雨” “鸡鸣”的描写引出了后面人物的活动,起到了起兴的作用;渲染了 风雨凄迷、阴冷沉郁的氛围,从而以哀景写乐情,反

8、衬出女子等到丈夫后的喜悦之情。 参考译文: 风吹雨打多凄凄,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宁静? 风吹雨打多潇潇,雄鸡啼叫声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心病怎能不治好? 风吹雨打天地昏,雄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78 题。 邶风 柏舟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

9、思之,不能奋飞。【注】 汎(fn):同“泛” ,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微:非,不是。 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以上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 好歹,一概容纳。据:依靠。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 ,上下尊卑次序不 乱之貌。选:屈挠退让的意思。悄悄:苦愁状。觏(u):通“遘” ,遭遇。闵(mn): 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这句是说醒悟的时候越想 越痛。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 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的衣裳污垢长在。 7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_ _

10、 解析:所谓“诗眼”是能准确反映诗歌主旨的一句诗或一个字。在这首诗中,不难发现 “忧”是诗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答案: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 之忧。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 8这首诗塑造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 _ _ 解析:从诗歌的内容看,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困苦、坚强而又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全诗 共五章三十句,都是围绕这一女子的遭遇与悲愤的心情来写的。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忧愁困苦、坚强不屈而又悲愤幽怨的女子形象。首章交代了 她飘摇不定的心境。次章紧承上一章,写她的忧思难以排解,没有人能分担。第三章是反 躬自省之词。表明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交代其忧思的原因是受制于 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末章作结,以日月失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