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961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二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评估检测(一)(本试卷共六大题,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1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解析:选 C。A 项,分别读 p/bi,z/j,xio;B 项,分别读tn/chn,li/l,ln;C 项,分别读 qin/jin,zhn/zhn,hn/hn;D 项,分别读 bo/p,wi/w,lin。.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

2、不恰当的一项是( )2这位负责人指出,靖国神社在世界上闻名遐迩,至今仍供奉着在二战中对中国等亚洲 各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 14 名甲级战犯。日本政客不顾中国等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到为 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靖国神社顶礼膜拜,其实质是试图否认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 行,历史不会被遗忘,中国人民绝不容忍任何企图抹杀战争罪行的言论和行动。A闻名遐迩 B滔天罪行 C顶礼膜拜 D抹杀 解析:选 A。 “闻名遐迩” 形容名声很大,远近的人们都知道,褒义词。这里应改为“臭名昭著”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A医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既能让病人得到 更多的心理安慰

3、,也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B自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早年的多部小说吸引了很 多读者的关注, “莫言热”在国内正在持续升温。 C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 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 “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 将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解析:选 A。B 项, “吸引关注” ,搭配不当;C 项, “强弱”和“提高” ,两面对一 面;D 项,中途易辙,首句未完,另造一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4、是( )4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_,把前来接受洗礼的 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也许是千军万马都无法将它攻克的,我真想朝着这雄伟的高墙长啸一声,还没有等 自己发出声音 这高亢的男声,这悠扬的女声,像多少箭镞似的一起射向平坦的岩壁,立刻又被弹 拨了过来 却已有不少乘着竹筏的游人,争先恐后地叫喊起来 只见那硕大和壮丽的暗红色巨石,绵延着横在小溪之滨,约有半里之遥,巍然屹立 多么秀丽和神秘的山水 这些震荡的回音融汇在一起,像一曲交响乐似的,充满了对欢乐的向往和对惊讶的赞叹 A B C D 解析:选 A。句写山的绵延高峻,正与“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 壁

5、”衔接,句对此发出赞叹,句续写同一“竹筏”上游人的欢呼,句用比喻写回 声之快,句用比喻写回声之美,句合写山水,具有小结作用,恰与文末合为一体。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与河内王奂亲善。奂后为考 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至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步赍麦酒,于 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络绎,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 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冉曰:“子前在考 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

6、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 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 ”便起告违,拂衣而去。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 后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推鹿车,载妻子,捃拾注自资,或寓息客 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 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后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 中平二年卒于家。遗令敕其子曰:“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 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其明堂之奠,干饭寒 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坟封高下,令足自隐

7、。勿令乡人宗亲有所加也。 ”于是三府累行论 谥,佥曰宜为贞节先生。(节选自后汉书八十一卷) 【注】 捃(jn):拾取,摘取。捃拾,收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5.A与河内王奂亲善 善:交好 B非陈契阔之所 契阔:久别之情 C便起告违 违:告辞 D遭母忧,不到官 忧:担忧,忧虑 解析:选 D。 “忧” ,指父母的丧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6.A冉乃与弟步赍麦酒 乃结草室而居焉 B奂识其声 如其相追 C以冉为莱芜长 以狷急不能从俗 D所止单陋 后为三府所辟 解析:选 A。乃:都是副词,才。B 项,其:他,指代范冉;“

8、如其”连用,表示假 设,相当于“如果” 。C 项,以:动词,任用;连词,因为。D 项,所:表处所,的 地方;表被动。给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7.A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 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 B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 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 C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 D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

9、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 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解析:选 B。这段文字,句式整齐,许多语句成对偶状态,断句时可以此为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8.A范冉极有个性,尽管与河内人王奂的关系密切,但并不因为王奂做官而攀附他, 等到王奂远行到异地为官,也只是在路边见上一面就离开了。 B桓帝时,有人提议让他担任侍御史的官职,他一走了之。后来又任命范冉担任莱 芜长,但因母亲去世,范冉没有去就任。 C范冉甘于清贫生活,家里住得很简陋,生活窘困,他却若无其事,言谈和表情依 旧,因此乡人为之作歌。 D范冉临终之时,

10、吩咐儿子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不要给乡人和宗族亲戚增加负担。解析:选 B。先任命他为莱芜长,后提议让他担任侍御史。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9.(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冉见奂车徒络绎,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3 分) 译文: _ _ 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4 分) 译文: _ _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对文言实词含义和用法的把握。 “车徒” ,车马随从;“自 闻” ,把自己的名字让人知道,闻,使动用法;“适” ,到去;“展” ,表示。答案:范冉看见王奂的车子和仆从络绎不绝,于是不去招呼王奂,只同弟弟在路边 相互辩论。现在您要

11、到千里以外的远方,相见无期,所以就轻装赶来等候您,来跟您道 别。 (2)找出文中范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 文)(3 分) 答: _ _ 答案:“不接受做了官的好友王奂的邀请”(或“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 请冉,冉不至”);不愿做侍御史,躲避于梁地、沛地之间(或“后议者欲以为侍御史, 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 参考译文: 范冉,字史云,是陈留外黄人。范冉喜欢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做违背常理的事 情。与河内人王奂关系密切。王奂后来担任考城令,考城和外黄接壤,王奂多次写信邀请范 冉,范冉没去。等到王奂升为汉阳太守,将要启程,范冉才与弟弟步行,携带

12、了麦子做的酒,在路边设坛等候王奂。范冉看见王奂的车子和仆从络绎不绝,于是不去招呼王奂,只 同弟弟在路边相互辩论。王奂听出范冉的声音,立刻下车与他对面作揖。王奂说:“赶路 匆忙,不是畅叙别情的地方,可一起到前面的亭子住下,叙叙别离之情。 ” 范冉说:“您以 前在考城时,我很想跟着您,但由于我身份低贱,就自己同富贵的朋友中断了往来。现在 您要到千里以外的远方,相见无期,所以就轻装赶来等候您,来跟您道别。如果我跟着您走,就会被人讥笑为羡慕权贵了。 ”随即站起身告辞,挥衣而去。 桓帝时,任命范冉担任莱芜长,因母亲去世,没赴任。后来他被太尉府召用,因为性情急躁不能从俗,所以他在上朝时经常佩戴韦皮提醒自己

13、。有人提议想让他担任侍御史, 他因此跑到梁地、沛地一带隐居起来以逃避。范冉用小车推着妻子孩子,靠捡拾维持生活, 有时他住在客店,有时靠在树荫下面过夜。这样过了十多年,才搭了一个草屋子住下。他 住的地方很简陋,有时粮食吃光了,生活窘困,但他若无其事,言谈和表情依旧。乡人歌 唱他说:“锅里生灰尘的是范史云,锅里长鱼的又是范莱芜。 ”后被三公府同时召用,于是他接受了司空府的任命。 中平二年,在家中逝世。他留下遗言吩咐儿子说:“我生在社会混乱的年代,遇到奢 侈无度的风气,活着不能对当世有所匡正补救,死后怎么忍心和世人一样,我一断气就赶 紧收殓,收殓时穿我平时的衣服,衣服够遮住身体,棺柩够容纳身子就行,

14、收殓完立刻挖 墓穴,挖好墓穴立刻埋葬。墓前的祭奠,干饭凉水,吃的东西,不要放入墓中。坟堆的高 低,能够遮掩就可以了。不要给乡人和宗族亲戚增加负担。 ”这时,三公府累计范冉的事迹 讨论他的谥号,大家都说应当谥为贞节先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10.同王微君湘中有怀张 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1)首联写景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_ _ 解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渲染环境,为作者抒发情感服务。答案:用洞庭的秋色渲染凄凉氛围,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用湘水北流反衬自己不能 北上与友人团聚。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答: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