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24044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揭阳一中2013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揭阳一中揭阳一中 2013 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语 文文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本大题(本大题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华裔 /逸事 筵席 / 涎水 牌坊 / 作坊B. 觊觎 / 狼藉 酌情 / 灼热 薄暮 / 薄荷C. 症结 / 甄别 拔擢 / 戳穿 坚强 / 勉强D. 苍穹 / 茕茕 刀俎 / 狙击 伺候 / 窥伺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神曲江南 Style红遍全球,其标志性的“骑马舞”被我国许多中小学改编成课间操。 为何流行娱乐无所不

2、为?是向往个性自由成了人心的共同追求,还是“泛娱乐”时代让人心 浮躁?我们并非食古不化,也绝不歧视流行文化,只是认为纯娱乐的东西只适合在娱乐圈 风靡,不应在校园肆行。我们不能为了猎奇和新颖就将课间操简单娱乐化,从而丧失了其 应有的科学性。 A无所不为 B食古不化 C风靡 D肆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白骨精尽管云谲波诡,变着法子多次以假象迷惑唐僧,但还是被孙悟空识破阴谋,打 得原形毕露。 B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随着我国加入 WTO,他们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这下他可以安 之若素了 C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 已,才能

3、化险为夷。 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们的祖国只 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就会取得四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 多年来,赵广军“生命热线”累计志愿服务 5 万多小时,接访求助个案 14570 例,帮 助千千万万的失足青少年扶回正路。B根据社科院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就是离退休人 员,农民工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低。C各地要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 新路子,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D离开文化的浸润和文明修养的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苍白和空虚,内心

4、极度 焦虑,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变得紧张了。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此类题材有着几乎如出一辙的剧情模式。 穿越剧带着非现实的色彩,满足了人们爱做梦、爱追梦的情感诉求。 一个现代人带着现代的思想,穿越到古代,参与我们熟悉的历史,让观众看到现代思想 和古代思想的碰撞,充满了矛盾和喜剧效果。 穿越电视剧是近几年从流行的网络文学创作中借鉴而来的影视剧类型。 此外,女性观众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剧中言情的成分,而男性观众则更关注剧中争位、夺 嫡的情节。 生活于当代的主人公,因为某种变故,突然坠入时空隧道,回到了历史上的某个朝代,2并同真实的历史人物发生联系,再伴随着宫闱秘史一起

5、,成为剧情最大看点。A B. C. D.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 (本大题(本大题 7 小题,共小题,共 36 分)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 610 题。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 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 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 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 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 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

6、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 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 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 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 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 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 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 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

7、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 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 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清吴敏树说钓) 注: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 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盖逾时始得一动 逾:更加 B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间隙 C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 数数:多次 D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 吏:官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8、一组是( ) A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B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 动而掣之则无有 C乃收竿持鱼以归 乃饭后仍出 D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 8下列各句中,都用具体行为表现作者“喜钓”特点的一组是( ) 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忍苦风尘之路 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A B C D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 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B第二段

9、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也写出 了作者的无奈。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 C作者用“鱼”比喻官职,人人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用具体的垂钓来 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D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欲 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3 分)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3 分)(二)诗歌鉴赏。(二)诗歌

10、鉴赏。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水沉,即沉香。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请分析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特色。(4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共 10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初为霓裳后 六幺 。 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 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

11、阅读。 (本大题(本大题 6 小题,共小题,共 27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当历史成为消费品当历史成为消费品 人们在荧屏前津津有味地“消费历史”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 费,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过去的看法,甚至还影响着人们对今天和明天的看法。4“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 人伦品目焉”。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主流观念中,历史一直有着崇高甚至神圣的位置。“春 秋笔法”也是中国文人在政治高压下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此历代统治者对历史的写法也 就极其敏感。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

12、因此连村夫野老都喜欢谈 古论今,种种稗官野史又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传统戏剧很少与现实生活有关,几乎 都是“历史剧”。所以老老少少对历史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历史”成为重要的休闲物。因 此,时下“历史剧”在荧屏的热播、吸引大量观众,确非偶然。 在民间,“历史剧”随着社会巨变,经历了从消失、复活到现在火爆异常的几个阶段。 “历史”从来是中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娱乐消闲的重要部分,从曲艺说书,到戏剧小说,无不 如此。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个人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所 以时时刻刻要警惕“封建腐朽”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消闲”也被认为是有阶级性的,这 个领域是“教育人民、打击

13、敌人的主要战场”。因此,要用新编“革命故事”和“革命样板戏” 取代民间传统的“历史话语”,在“文革”中只有“八个样板戏”,民间传统休闲的“历史话语”几 乎完全消失。 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私人生活”的存在得到承认, 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少,不再把“生活方式”与“政治”完全等同,允许一种精神“消闲品” 的存在。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市民文化、消闲文化迅速兴起。而且,这种社会变化与电 视这种最强有力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的普及几乎同步,“看电视”成为最普遍的消闲方式。 但数十年的“休闲文化”的断层,已使人们对那种充满市民气息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 的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二十世

14、纪九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拍了一些力图“消闲”的历 史剧,都不成功,收视率平平,对大众明显缺乏吸引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的香港 电视剧戏说乾隆,一炮而红,风靡大江南北,全国数十个电视台同时播映此片,一时 蔚为大观。内地观众和影视从业者第一次知道,“历史”竟能如此书写或曰如此编造! 戏说乾隆无疑是大陆这类“消闲历史剧”的“教科书”,也是大陆大众文化史上的 标志性事件。可以说,后来荧屏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 晓岚等大陆自己拍摄的“戏说”,实际都以戏说乾隆为师。如果说琼瑶的“言情剧”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言情剧”的启蒙老师,那戏说乾隆则可说是大陆从上世纪九十 年代一直到现在仍乐此不疲的“历史戏说”的发蒙老师。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传统,在新 时代终于找到了“电视”这个最佳载体。 荧屏戏说历史的勃兴除了传统文化因素,还有现实的原因。相对现实题材,拍摄历 史题材时影视人员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要大得多,因此“历史剧”自然更吸引观众。反过来, 历史剧的观众越多,制作人的利润也更多,对历史剧的投入则更多,越要千方百计适应观 众的口味,拍出的片子当然更好看,无形中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观众对历史剧的兴趣, 塑造了观众的品位。这样,生产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