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模拟试卷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68229 上传时间:2017-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体育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体育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体育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体育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小学体育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 ) 节运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小。 ( ) 3.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 ) 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 护人站在落地点的前面,扶同伴的背部或握住上臂。( ) 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有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 )

2、手上手传球用拇指、食指触球并承担主要力量,其余手指帮助控制传球方向。 ( ) 是运动时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 ) 员的轮转方式为逆时针。 ( ) 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的25 0 比分和 3 0 的比局获胜。 ( ) 二、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 A. B. C. D. )。 A. 上课仪式 B. 课中的要求 C. 课的结束 D. 器材的整理和归还 3. 奥林匹克精神是 ( )。A. 更快、更高、更强 B. 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C. 团结、友谊、进步 D. 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 )米。 A. 1

3、8 9 B. 28 15 C. 28 14 D. 18 8 )。 A.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B. 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C. 翼:指队伍的两端 D. 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 A. 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B.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C. 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D. 掌握“三基” 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属于体育范畴的是( )。 A. 礼、乐 B. 乐、射 C. 射、御 D. 御、数 界第一运动”的项目是( )。 A. 足球 B. 篮球 C. 乒乓球 D. 排球

4、 )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项体育运动。 A. 羽毛球与跳跳球 B. 乒乓球与羽毛球 C. 羽毛球与排球 D. 毽球与乒乓球 )。 A. 耐久跑 B. 途中跑 C. 加速跑 D. 快速跑 2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常用的球类竞赛的编排有_ 、_、 _三种。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了_ 的指导思想。 3_ 、 _、 _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 4. 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_ ,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 由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时,应先_报数。 6. 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力量、_ 。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

5、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 1. 水平目标 2. 社会适应 3. 运动解剖学 4. 耐力素质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 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3. 简述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4. 制定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5. 简述高尔顿的遗传法定论。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9 分,共 19 分 ) 1. 论述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2. 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3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

6、判断题 1.解析 分层次教学就是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个个体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解析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相差越大,关节越灵活,运动幅度也越大,但稳固性越差。 3.解析 略 4.解析 本题是对科学锻炼身体作用的考查。锻炼身体是为了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以求增强体质。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5.解析 学生在进行山羊分腿腾越时,保护者应该站在练习者落地的一侧,当练习者落地时,一手扶腹,一手扶背。 6.解析

7、 “极点”是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力,这可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当极点出现时,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极点”现象即可缓解或消失。 7.解析 双手上手传球时以拇、食、中指传球。无名指与小指控制传球方向。 8.解析 略 9.解析 正式排球比赛中,球员的轮转方式为顺时针。 10. 解析 本题是对排球竞赛规则的考查。 二、单项选择题 析 铅球的投掷圈直径为 ,圈内地面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质构成,它的高度略低于地面高度。 析 体育课的课中常规包括:上课仪式、课中的要求、课的结束。器材的整理和归还属于课后常规。 析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

8、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析 篮球场地的规格是根据篮球比赛规则制定的。标准篮球场地为一块长 28米,宽 15 米的长方形平地。 析 基准学生不一定是每一排的排头学生。 析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析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分别指:礼(道德和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射、御属于体育的范畴。 析 足球运

9、动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析 嗒嗒球是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体育新球类,它是一项将乒乓球与羽毛球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体育运动。 10. C解析 终点冲刺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加速跑。 三、填空题 环制 积分制解析 常用的球类竞赛的编排是淘汰制、循环制、积分制三种。 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首先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它首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是指体育课所应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主体人学生的身心健康。 重 肺活量解析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的在校生。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

10、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 4. 析 文名称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 腺苷三磷酸) ,简称为 中 A 表示腺苷, T 表示其数量为三个, P 表示磷酸基团,即一个腺苷上连接三个磷酸基团。 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 5. 12 解析 由一列横队变成两列横队时,应先 1 2 报数。 6. 角度解析 投掷的技术要求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投掷的远度取决于出手时的速度、力量和角度等基本因素。 5 第二部分 主观题 四、名词解释 1. 参考答案水平目标: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2. 参考答案社会适应: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

11、为习惯或者态度的过程。 3. 参考答案运动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和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 4. 参考答案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计划地、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

12、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认真抓好课堂常规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3)注重榜样教育 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为人师表,做学生表率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路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 (5)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

13、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 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和谐、愉快、情感交流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6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2.参考答案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要做好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充身体所缺失的氧气,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气和养料供应充分,能快速消除代谢产物,并有利于消

14、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参考答案 (1)能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是否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3)教师是否掌握了让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技能。 (4)教师应用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4.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5.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