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5373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测试题(2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题(一)(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2828 分)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 分) A. 撬去 qio 自诩 x 嗥叫 ho 赐给 c B. 警惕 t 牛仔 zi 滑稽 j 赫然 h C. 头衔 xin 够呛 qing 陛下 b 跳踉 ling D. 膺惩 yng 弥漫 m 称职 chn 区寄 u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4 分) A.按捺不住 无以复加 万籁俱寂 下流无耻 B.横行无际 殚智竭力 凶神恶煞 赅人听闻 C.昂首阔步 如怨如诉 不可救药 随声附和 D.奄奄一息 钦差大臣 不屑一顾 喜笑颜开 3.句

2、中加点词语解释欠不当的一组是( )(3 分) 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B.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C.贼易之。 易:容易。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B.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D.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

3、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 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 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 分) 停车坐爱枫林晚,_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 。 晴空一鹤排云上,_ 。 _ ,岁岁重阳。 无边落木萧萧下,_ 。 7(2010台州市)请把与水浒有关的三个选项挑选出来。 (填序号) (3 分)吴承恩 施耐庵 吴敬梓

4、杨志 杨修 范进 三英战吕布 三借芭蕉扇区 三打祝家庄、 、 8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 动。(4 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 普通话的看法。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4242 分)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 9-129-12 题。(题。(1414 分)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

5、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 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 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 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 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 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 “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6、。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 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 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 分) 布囊其口。 囊: 恐栗,为儿恒状。 栗: 郎诚见完与恩。 诚: 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 分) 力上下,得绝。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 分)1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 分)(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 13-1713-17 题。(题。(1515 分)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

7、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 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 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 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 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 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

8、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 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 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 氛特点的词语是_ 和_ 。(3 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3 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

9、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 理的一句是( )(3 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 化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 动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 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 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3 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

10、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 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三)阅读下文,完成 18-2118-21 题。(题。(1313 分)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 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

11、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 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 20 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 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 200 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 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 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 场面十分感人。 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 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 子敲、板胡响就

12、想回家”80 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 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 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 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 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 里有他们的根哪! 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 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 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

13、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 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 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 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 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 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 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8.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4、( ) (3 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19.第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 的感情?(3 分) 20.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3 分)21.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 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4 分)三、写作(三、写作(5050 分)分) 22.(2010浙江绍兴)题目:越长大,越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 16 行) ; 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期末测试题(二)期末测试题(二)(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 分) A.挑剔 t 瘟神 wn 踹到 chui 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