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3752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 分钟,共 100 分)一、积累运用(15 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瞰望( ) 深邃( ) 喷薄( )纤绳( ) 荇藻( ) 虔诚( )2.按诗文内容填空。(3 分)(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2)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我用残损的手掌)3.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注意停顿。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2 分)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4.细心体会下列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 分)(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人的农人笑谈中,看着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5.发挥想象和联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 分)(1)一轮圆月跃出头,像 。(2)远处林立的高楼,像 。(3)爸爸眉头紧锁, 。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 69 题。(15 分)小时候, 后来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长大后,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6.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

3、,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 )(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 、 、 。(3 分)7.四种事物前分别用了 、 、 、 四个形容词,其作用是: 。(4 分)8.诗歌共四节,是以时间为序用一条红线来贯穿,体现了诗歌结构形式的统一变化美,你是怎样理解这一点的?请举例说明。(4 分)9.诗人笔下的乡愁是指哪些感情?这些感情有变化吗?(4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1014 题。(16 分)家是地球的中心谭延桐“回家多好啊!”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1907 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

4、。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他太想家了。当他三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他已是疲惫不堪了。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坐椅中,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终于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 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徘来徊去,泪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的人问他:你这位先生啊,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他感慨万端地说:家?我有家吗?我的家在哪里呢

5、?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吗?那位路人怔住了。同样,我也怔住了。是啊,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0”的时候呢?真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于算是轮到他们了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再

6、挤,也挤不掉他们结实的渴望。哪怕是单腿站着对,只要车上能容得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于家的拥抱在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啊!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切啊!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中反复地播放着: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们! 我理解了家。啊,家,究竟是什么呢? 1995 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共汽车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家”的小诗我的家就像铅笔盒。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

7、擦掉。爷爷是 2B 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我呢?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这是一位 11 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10.这篇散文开头引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临终时说的“回家多好啊”这句话,这样写有

8、什么作用?(4 分)11.请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 分)(1)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2)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12.结合本文内容简析小女孩苏幸的“家”这首小诗妙在何处。(3 分)13.请你仔细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对“家”的认识。(3 分)14.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2 分)( )A.本文举詹姆斯的例子,意在说明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仅中国人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人也有。B.正是这充满温情的令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魂牵梦绕的一个个家,才构成社会这个整体,才形成这个“地球村”。C.本文用例似乎是信手拈来

9、,但实际上每个例子都经过了严格筛选,从不同角度阐明主旨。D.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运用反复、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读来耐人寻味。E.这是一篇以“家”为话题的散文,所选事例范围广泛,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过渡语,结构上显得自然严谨。(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共 14 分)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上长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蛮可以在这里留连

10、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为一摊烂泥。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 不了它,小石块 不住它,小花草 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15.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3 分)16.文段中画线部分中的“这里”是指 ;“这些东西”是指 。(2 分)17.“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 修辞手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 。(3 分)18.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什么?(用文段中原句回答)(2 分)19.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颂了一种 和 的品格。(4 分)三、作文(40

11、 分)20.诗人说:预言丰收是轻松的,它可以用彩笔描绘;庆祝丰收是欢乐的,它可以用响鼓紧擂;创造丰收是辛苦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样流淌的汗水。请以“丰收”为话题,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500800 字的文章。附:参考答案一、1. 2.(1)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2)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3.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4.(1)对祖国一种深沉的挚爱。(2)抒发了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5.略 提示

12、:(比喻要得体)二、(一)6.长大后的夫妻分离 后来的母子死别 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7.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以一种轻淡的描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很小程度很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同时增加了音律美8.提示:对亲人、对祖国的爱和思念为线索。9.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二)10.(1)点题;(2)抒发感受,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3)名人的话更有代表性。11.(1)写出费尽周折才买到票的欣慰,形象地写出回家心情的迫切。(2)比喻家给你精神上带来的极大创伤,家给你带来沉重的负担。12.(1)运用比喻。(2)形象地表明了家是和谐、温馨的,充满浓浓亲情。或形象地表明家是小女孩的童话、梦想和美好的一切。13.(1)家是旅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或家是人们灵魂的归宿;(2)家是人的精神支柱,支撑人们奋斗并使人的奋斗富有价值;(3)家是孩子的一切。14.AD(A 项“热爱祖国”理解牵强,拔高了文章的主题;D 项文章中没有运用“象征”手法。)(三)15.挽留 阻挡 吸引16.小潭 潭边的青草、野花17.拟人 生动形象(作用意近即可。)18.因为泉水具有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19.勇往直前 志向远大(意近即可。)三、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