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3741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温州八校2017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试卷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市八校温州市八校 2016-2017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全卷满分 100 分(含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填上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 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我们期待你思维的火花,点滴的进步。愿你冷静答题,体验每一题的成功! 一、卷面书写(一、卷面书写(3 3 分)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23 分)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

2、据拼音写出汉字。 (4 4 分)分)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 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 p(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 作者 ch(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 闻一多先生 qi(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 xin( )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 2 分)分)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 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 有精神家园,才能

3、获得心灵的宁静。 A.枯黄 干涸 堕落 B.枯萎 干涸 堕落 C.枯萎 干旱 陨落 D.枯黄 干旱 陨落 3.名句填空。 (9 9 分)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2)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 (3)高台多悲风, 。 (曹植杂诗七首其一) (4)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 (5) 士别三日, 。 (孙权劝学 ) (6)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 ) (7)深林人不知, 。 (王维的竹里馆 ) (8) 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 格的名句是 , 。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4 4 分)分

4、) (1)及及鲁肃过寻阳 (2)双兔傍地走走 (3)赏赐百千强强 (4)惟手熟尔尔 5.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4 4 分)分)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 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 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 化 连 A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 流了汗。 文中 A A 处的人物是 (1 分) ,他最大的梦想是 (1 分) ,经 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 (2 分)的

5、行尸走肉。三、现代诗文阅读(三、现代诗文阅读(2222 分)分)(一)我的中国心(一)我的中国心(8 8 分)分)6.我的中国心深沉真挚,也深情直白,请摘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情 不变的句子。 (2 2 分)分) 7.“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3 3 分)分) 8.请从 A、B 处选择一句最能打动你的歌词,并从用词、修辞、意象用词、修辞、意象等任一角度,赏析词 句中所蕴含的感情。 (3 3 分)分) 【示例】我选(C C) 赏析:一个“只”字,情深意长。是啊,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了,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 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

6、,哪怕从未见过,梦里都是祖国河山的影子。这里包 含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 我选( ) 赏析: (C)河山只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A)洋装虽然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烙上中国印。(B)长江,长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二)传递(二)传递 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 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

7、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 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 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 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 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 “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 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

8、动,问道:“天晚了, 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 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 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 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 笑了。 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 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 孩能自食其

9、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 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 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 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 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 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 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

10、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 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 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 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9.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2 分)十分痛苦 (1) 重拾希望 (2) 十分感激 10.结合选文内容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1. .结合上下文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温暖”的 含义。(4 分) 12.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体

11、察善良”的美 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结合本文和老王老王的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谈谈 你的理解。(5 分) 四、古诗文阅读(四、古诗文阅读(1616 分)分) (一)春春 兴兴 (4 4 分)分)【唐朝】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作者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13.诗中 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 分)14.在“又逐逐春风到洛城”句里, “逐逐”字运用的高妙,试简要分析。 (2 分) (二) (1212 分)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

12、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 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 之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 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 1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 2 2 处) (2 2 分)分)生生 不不 识识 水水 则则 虽虽 壮壮 见见 舟舟 而而 畏畏 之之 16.翻译下面句子。(4(4 分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 17.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 ,表明卖油翁观点 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