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3575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测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达标测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达标测试语文试卷(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孩子们对未来的ch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 )地流下眼泪。 信客满脸的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c ( )然昏厥。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横线上修改A名副其实 富丽堂皇 再接再厉 眼花潦乱 _B锐不可挡 莫名其妙 张皇失

2、措 垂手可得 _C月明风清 鸡零狗粹 荡然无存 自惭形秽 _D垂涎三尺 触目伤怀 从容不迫 不能自己 _3按要求填空。(1)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2)春望中以乐境写哀情,生动写出诗人触目伤怀、感伤时事的诗句是_,_。(3)野望一诗中描写山野景色的句子是:_,_。(4)陋室铭中有一语双关,看似描述自己的生活情形,实际上表达对官场生活的鄙视,显示出高洁傲岸的节操的句子是:_。(5)爱莲说中描写莲品格的句子是:“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6)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两个成语。4改病句。(1)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使我们泗水县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3、”。(2)乳制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5综合性探究。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田兆运、孙彦新)北京时间9月27日17时,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取得成功。神舟七号飞船运行第29圈,经地面指挥部决策,确认由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执行空间出舱活动任务。经多次状态检查及确认,在神舟七号飞船进入远望三号船测控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16时34分向航天员下达出舱指令。16时35分,翟志刚经过努力开启轨道舱舱门,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

4、航天服以头先出的方式实施出舱活动。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前方大屏幕显示出从神舟七号飞船上传回的画面,翟志刚面向安装在飞船推进舱的摄像机挥手致意,向全国人民问好,向全世界人民问好。接着,他接过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挥舞摇动。随后,他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缓缓移动,取回样品,递给航天员刘伯明。按照预定路线,翟志刚在舱外进行了出舱活动。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翟志刚以脚先进的方式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了舱门检漏工作。根据航天员报告情况和对航天员生理数据判读表明,翟志刚、刘伯明身体状况良好。整个出舱活动持续时间25分23秒,空间出舱活动获得成功。6名著阅读。“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

5、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的主人公是_。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具有怎样精神和品质?二、古诗文阅读(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8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二)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6、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在县,公田悉令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注】环堵:四

7、壁,这里形容居室简陋。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大适融然:非常满足,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徽:琴弦与琴徽。9解释加点字的含义。(1)咸来问讯(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少怀高尚(4)或载酒肴而往10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的内容。12理解内容填空。甲文写桃源人生活安定,不受外界干扰的句子是:_;乙文写陶潜生活窘迫的句子是:_13甲、乙两文都写的是一种满足的心态,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三、现代文阅读(一)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

8、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15当阿长说:“哥儿,有画

9、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1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17“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18“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二)陋室吟范君问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

10、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

11、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

12、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阴下,二

13、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选自散文)注释:淘:除去杂质。漉:滤。19第段中,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 20体会第段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文章中的作用。21“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22面对居住的陋室,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上文中相关的词句解说“德馨”的具体内涵。23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霞尚满

14、天”,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列举一位这样的人物,结合他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仿照划线句再写一个句子。四、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爱,也许是母亲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24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关爱”的

15、世界里。请你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文面整洁。2008-20092008-2009学年度济宁泗水县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达标测试学年度济宁泗水县第一学期八年级阶段性达标测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1(1)si (2)憧 (3)s (4)猝2A 潦缭 B 挡当 C 粹碎 D 己已3(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4(1)去掉“使” (2)去掉“是否”5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圆满成功6 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二、(一)7雄伟高大8示例:(1)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2)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3)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二)9(1)都 (2)邀请 (3)志向 (4)有时10(1)这个人向(桃源人)详细地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