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13499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课课练1、新闻两则 作业一 课前热身课前热身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溃退( ) 歼灭( ) 督战( ) 芜湖( )签订( ) 取缔( ) 对峙( ) 要塞( ) 2.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A 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 B 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C 约数,指百万左右。 D 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3、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 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

2、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 中路军在 24 小时内 30 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4、 “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 盛了。 ”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 。 课上作业课上作业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等句,回答问题。5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体裁是_,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_。 6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_与_,对比的作用是_。 7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其作用是( ) (多项选择)A 补充说明战役背景

3、B 点明我军胜利原因 C 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 D 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8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甚为微弱”的词语是_,这个词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_情绪。 9文中写两个方面情况,后者详前者略的理由是( ) (多项选择) 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所皆知,故可略过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四、秋天,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课下作业课下作业10、中国开始研制原子弹前,对于要不要接受外国技术的支援发生了争论。A

4、 派认为,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当落后,无法独立完成核弹研究,必须首先接受技术支援,然后自己再发展;B 派认为,要搞就自己独立搞,不要别人的支援。两种意见最后拿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看后,大笔一挥,写了这么一个批语:先练好楷书,再练草书。聪明的你认为毛主席支持哪种意见呢? _11.关系复杂的长句,会使语意晦涩难懂。读下面一句译文,完成两题。 ( 分)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惊人的让步 。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让步? 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不得改变原意。作业二作业二课前热身课前热身

5、 1. 注音全对的一项:( )A. 瑰(gu)宝 荻(d)港 芜( w)湖 B. 殷(yng)家汇高屋建瓴(lng) 锐不可当 (dng)C. 绥(su)靖 阻遏() 歼(jin)灭 D. 杜聿(l)明王凌(lng)云 白崇(su)喜 2文中的第段是这篇消息的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 。 3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 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4 “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 5根据下面的别称填出相应的省名: 鄂、豫、皖: _、_、_ 6. 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

6、为前者只说了这 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 ”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谈谈理由。课下作业课下作业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 分)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 60 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 像 6 月 3 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世界和平女神像高 10 米,重 16 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 展着,高举 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 远看去,好似“中国” 的“中”字、 “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 WOR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 VICTORY(胜利)的

7、 第一个字母“V” 。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字)(2 分)答: 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3 分) 答: 中考链接中考链接 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知名科学家 新华社北京新华社北京 8 月月 19 日电日电 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来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斯蒂 芬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 江泽民首先向霍金及在座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江泽民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 科学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同时强调:中国政府十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 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科学规律的发现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8、江泽民祝“北京国 际弦理论会议”取得成功。 霍金说,非常高兴在 1985 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 17 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 印象。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 基础科学。他表示相信,再过 50 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白春礼等会见时在座。 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和将于明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外国专家丘成桐、爱德华威滕、大卫格 罗斯和安德鲁斯特罗明格等也参加了会见。 8新闻结构: 导语: 主体: 9读了这段新闻之后,你

9、觉得中国政府对科技持什么态度?10针对科技发展,外国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宝贵意见?1、新闻两则 作业一1、ku jin d w qin d zh si 2B 3、D 4、比喻;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5消息 西路军渡江的情况 6 ”一方面” “另一方面” 突出我军所遇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 7.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B、D 8泄气 厌战 9B、C、D 10、毛主席的批语用了比喻的修辞,先规距的学习模仿别人的楷书,才能自由的写好草书。很显然赞成 A 派意见。11、 (1)美国对中国作出让步。 (2)华盛顿对北京施加压力。北京对华盛顿的压力采取坚定的立场。

10、对于北京的坚定立场美国作出惊人的让步。作业二 1A 2导语 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3 “均”是“全”的意思,突出 我军渡江的气势。 4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 5湖北 河南 安徽 6 (一).因为发电时百万大军并未全部渡过,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 (二). 因为“横”字形象的展现了百万雄师昂扬的斗志、磅礴的气势、锐不可当、顽强拼搏,增加了文章的感染 力。而“胜利渡江”太平淡,只是告诉了人们一种结果。7、(2 分)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国 揭幕。(“世界和平女士神像” 、 “在法国” “揭幕”为三个得分点,只答一点不得分,答出两点得 1 分,答 出

11、三点得 2 分)(3 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 (答出一点得 2 分,答出两点得,3分)8 导语:第一段 主体:第二段 9 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中国政府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资源。10 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2、芦花荡 作业一 课前热身课前热身1、给加点字注音。疟( )子 寒噤( ) 仄歪( ) 阴惨( ) 泅( )着 飒飒( ) 悠闲( ) 2 芦花荡的作者是 现代作家 。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 (风云初记 荷花淀 ) 。3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12、A 他没法解释: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 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B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 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4“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 现人物怎样的性格?课上作业课上作业阅读芦花荡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至结尾。 5、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6、文段中写老人引诱鬼子上当,他用什么作诱饵?(用文中的语言作答)7以上内容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13、物形象?8从当时的大背景来看,这一英雄事迹更深层的说明了什么?9、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0、第二天二菱看到了老英雄的行为后,会怎样重新认识老头子?课下作业课下作业 11. 提供原句和仿句的开头或结尾,要求仿写出与原句大致相同的句子。 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_是一把利刃,可以_,也是一把利刃,可以_ _。 12. 下面语句有语病,找出并修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无数英雄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13 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为 5.1%,其中一般餐馆的食品浪费率为 3%,饭店的食品浪费率为 15.7%,结婚宴会的浪费率竟达到 23.9%。严重的食品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