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813484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第 1 节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总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分析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重点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难点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新课知识新课知识: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和认识程度:(教材 P42 的第一、二自然段,找 出对蛋白质和核酸的认识程度,简单描述) 1、蛋白质: 2、核酸: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实验:(教材 P43 第二段-

2、倒数第二段以及图 32) (1) 科学家:(2) 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及特点(是否有毒):(3) 实验过程(图 32):(4) 结论: 2、体外转化实验(教材 P43 最后段- P44 中间) (1) 科学家: (2) 技术关键:(教材 P43 最后)(3) 实验过程(图 33):(4) 结论: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材 P4445) 1、科学家:2、实验材料:3、实验技术:(标记的元素是什么,在书中找出)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为什么不标记 C、H、O、N 元素?4、实验过程(教材 P45 及图 3-6):(在书中画出搅拌和离心的作用)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1 1)含)含3535S S的噬菌体侵

3、染细菌,如果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什么?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什么?(2 2)含)含3232P 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原因是什么?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原因是什么?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需要组内讨论并结合图 3-6,仔细观察图中噬菌 体的变化)6、结论:四、不同生物遗传物质分类总结DNA遗传物质RNA练习练习1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 ADNAD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B BRNAR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C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

4、质 D D加热杀死的加热杀死的 S S 型菌中含有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转化因子”2 2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 )A A杂交实验法杂交实验法 B B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C C病毒侵染法病毒侵染法 D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3 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A A用用 14C14C 或或 3H3H 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 B用用 180180 或或 15N15N 培养噬菌体,再去

5、侵染细菌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 C将一组噬菌体用将一组噬菌体用 32P32P 和和 35s35s 标记标记D D一组用一组用 32P32P 标记标记 DNADNA,另一组用,另一组用 35S35S 标记蛋白质外壳标记蛋白质外壳4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 ARNAR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B BDNAD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C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 D多糖是遗传物质多糖是遗传物质5 5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 )A A噬菌体的噬菌体的 DNADNA B B细菌的细菌的 DNADNA

6、 C C噬菌体的蛋白质噬菌体的蛋白质 D D细菌的核糖体细菌的核糖体6 6(1997(1997 年上海高考试题年上海高考试题) )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 B、都是核糖核酸、都是核糖核酸C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7 7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A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 B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7、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8 8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 32P32P 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 32P32P 的是(的是( )A A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 DNADNA B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 D子代噬菌体不含子代噬菌体不含 32P32P9 9用甲种病毒的用甲种病毒的 RNARNA 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

8、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 A甲种病毒的特征甲种病毒的特征 B B乙种病毒的特征乙种病毒的特征C C丙种病毒的特征丙种病毒的特征 D D都不是都不是10101944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 S 型活细菌中提取了型活细菌中提取了 DNADNA、蛋白质和多糖、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 R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 DNADNA 的培养基中,

9、的培养基中,R R 型细菌转化成了型细菌转化成了 S 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转化。这一现象说明:(种转化。这一现象说明:( )在转化过程中,在转化过程中,S S 型细菌型细菌 DNADNA 进入到了进入到了 R R 型细菌中型细菌中 DNADNA 是转化因子是转化因子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DNAD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A A B B C C D D1111肺炎双球菌中肺炎双球菌中 S S 型具有多糖类荚膜,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

10、R 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培养培养 R R 型活细菌时加型活细菌时加 S 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 B培养培养 R R 型活细菌时加型活细菌时加 S S 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DNADNA 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C培养培养 R R 型活细菌时加型活细菌时加 S S 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DNA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 D培养培养 R R 型活细菌时加型活细菌时加 S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型细

11、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1212、染色体和、染色体和 DNADNA 的关系是(的关系是( )(1)DNA(1)DNA 位于染色体上,位于染色体上, (2)(2)染色体就是染色体就是 DNADNA, (3)DNA(3)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4)(4)染色体和染色体和 DNADNA 都是遗传物质,都是遗传物质, (5)(5)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 DNADNA 分子分子A A、(1)(3)(5)(1)(3)(5) B B 、(1)(2)(3)(1)(2)(3) C C、(2)(3)(4)(2)(3)(4) D D、(3)(4)(5)(3)(4)

12、(5)1313、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的 DNADNA 属于(属于( )A A、细菌的、细菌的 B B、噬菌体的、噬菌体的 C C、细菌或噬菌体的、细菌或噬菌体的 D D、细菌和噬菌体的、细菌和噬菌体的1414、赫尔希通过、赫尔希通过 T2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 4 4 个步骤:个步骤:培养噬菌体培养噬菌体 35S35S 和和 32P32P 标记噬菌体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 A B B C C D D

13、151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 )DNADNA 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DNADNA 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DNADNA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NADNA 能产生可遗传变异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NAD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 A B B C C D D1616用用 15N15N、32P32P、35S35S 标记噬菌体,让其去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标记噬菌体,让其去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A可在外壳中找到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15N、35S35S B B可在可在 DNADNA 中找到中找到 15N15N、32P32PC C可在外壳中找到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15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