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807487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学案 20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级部高三级部 历历 史史科必修二第科必修二第 二二 单元单元 第第 1212 课课 学案学案 NONO:2020_编写人编写人高艳娥高艳娥编写编写 时间时间2012-10-09使用使用 时间时间2012-10-18审核审核 人人徐永华徐永华主主 任任批阅批阅 等次等次第第 12 课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预习学案预习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 来的巨大变化。 【自主梳理】 1、 中国近代史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中国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3、中国近代的报刊业和电影业的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其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近代中国礼仪又有哪些变化?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影响。【预习自测】 1有关右图新中国 60 年国庆时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 19 世纪末期22(2010广东模拟,7)顾炎武在清初政府下令剪发留辫时哀叹:“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为夷,苟活不如死。 ”时隔两个半世纪后的民国初年,中国

3、人又经历了一场断发改俗运动。对这两次断发改俗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进步 B遭到了国人普遍的反对C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发展方向 D受西方文明的影响3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 世纪 20 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新旧观念激烈碰撞A B C D4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4、,深受人们喜爱。20 世纪 30 年代,阮玲玉、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以及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无一不是以旗袍作为重要元素。如果中国政府决定以其申遗,你觉得下列哪种服装具有与改良旗袍类似的文化特征,可以与改良旗袍一并申遗( ) A西装 B中山装 C连衣裙 D长袍马褂5 申报记载 20 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6集体婚礼这种新式婚礼发肇于民国时期三十年代的大上海。1935 年,上海市政府举行“新生活集团结婚”首届典

5、礼,57 对新人参加。这一新式婚礼通过报刊记者的报道及实况电影的放映,很快传遍全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式婚礼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进步 B材料可以反映出报刊、实况电影等多种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C新式婚礼对推动社会风气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D此行为是政府哗众取宠,不宜提倡7右图是 1907 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 )开阔视野 关注国事 减少文盲 传播新知A B C D81869 年, 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

6、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课中探究课中探究【重难突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约 1931不能逃跑的小脚女人被匪徒捕获。匪徒们为这些俘虏难于行走和不能排队而恼火,逼着她们去掉裹脚布赤脚跑。她们哭叫着,即使挨打也跑不起来。(1)根据上面材料,说一说缠足陋习对妇女身心健康有何危害? 班级班级学生学生 姓名姓名学号学号使用使用 时间时间任课任课 教师教师自我自我 评价评价3材料二 据统计,仅湖南一地列名湘报的不缠足会员就达 1060 人,如果加上为不缠足会捐款的人达 1132 人

7、之多。然而,列名该组织的无一女子,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 。 (2)为什么不缠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男人运动?材料三材料三(3)通过阅读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说“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体系构建】【巩固练习】 1、民国初, “听差的、堂役、老妈子、丫头”等一律改称“服务员” ;“邮差”改称“邮递员” ;“苦力、 脚力”改称“搬运工” ;“老爷”改称“先生” ;“拘票”改称“逮捕证”上述称谓的改变反映了( )A外来名词渗入中国文化 B国人赶时髦 C民主共和的理想实现 D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改变社会42下图所示照片拍于 1905 年,

8、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 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晚清( )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 C自行车已逐渐普及 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3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整理)年份(年)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 车汽车公共 汽车有轨 电车18896 98454491100000192614 6000003 4591943 764172922注:1889 年数字系 3 天平均所得,1926 年数字则是两天平均所得。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

9、发展 A B C D 4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 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自由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 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勉女权材料二 中国女子在京(指东京)者百人许,而其最著名者共 30 人,其中长于英文者有吴弱男女士及陈撷芬 女士一流;长于汉文者有秋瑾女士、林宗素女士一流;长于数学、几何、

10、代数者有陈光璇女士、黄振坤女士一 流;长于音乐者有潘英女士一流。材料三 国既为公共,宁能让彼男子独尽义务,而我女界漠不问耶?非但彼男子欲始终鄙我,不能平等,即 彼男子以平等与我,我辈自由,问能无愧乎? 陈撷芬女界之可危材料四 妇女都在为革命尽力。我打算 19 日去武昌。回国后自然是参加可敬的苏氏姑娘组织的娘子军,为 革命而战假如不需要娘子军,那我就深入内地,或演说或做密使,决心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吴女士和叶女士(1911 年 11 月)材料五 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 秋瑾集材料六 (1912 年)4 月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等联合其他各省的妇女政治团体组成

11、女子参政同盟会。宣布宗 旨为:“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参政权。 ”此期,以吴木兰为会长的女子 同盟会也庄严宣布:“本会之设以民国促进共和,发达女权参预政事为宗旨。 ”请回答:(1)20 世纪初,面对社会巨变,中国新女性表现出了哪些思想意识新动向?(2)根据“新动向”的主要表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512 课 参考答案【预习自测】DCCBB DBC【探究】1、显示出缠足对妇女的危害,不能跑、不能跳、难于行走,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妇女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损害。2、 (1)由于缠小脚的女子多数足不出户,难以接触和接受新思想 。 (2)主要是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女子

12、缠足是为了迎合男人的审美观,因此,女子要放足,就必须先要解放男人的思想,而这并不容易。3 3、结论:除了风气较为开放的大城市和受过教育的妇女接受了放足观念外,多数贫困落后的地区,缠足依然相沿成习。原因:缠足习俗已经相沿千年,其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彻底根除是相当困难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倡导、强制下,广大妇女才彻底解放。4、 (1)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中国人思想的变化。(2)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迫于形势,中国政府也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3)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色彩。【巩固练习】DBAD5、答案:(1)反对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重视知识;主张男女平等;独立自救;积极投身革命浪潮;注重“合群”或妇女联合;积极准备参政。(2)20 世纪初西方民主平等和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时代妇女的爱国激情与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民国建立后解放妇女的措施的实施;维新变法期间的戒缠足、兴女学等运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