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804213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5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现象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輔仁宗教研究第十七期(2008 年夏)1-30 頁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現象學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現象學 武金正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提要提要 全球化是新聞的熱門焦點,同時有模糊清的現象。全球資訊每日透過傳媒一方面快速傳達,另一方面重複播送,這變成意型態的推手,後果可設想。於是,本文以海德格的哲學思考全球化的現象,使其成為現象學與哲學分析和討的對象。如此,如海德格對在此存有所瞭解的現象和其本質的根源,指出人因尋求真而走出非本真。每日全球化的事件在非本真的圖像對照之下,顯出其閒談、好奇、模可墮性的世界,提醒人意到人們(Das Man)的看法和態,並希望全球化能走向本真的發展,希望全球化能意到並肯定在

2、複雜模糊的世界中主體思辨的重要性。 當海氏發覺人主動全心投入追求真時,因而忽所依靠的工具與技術可能會成為控制他的主人。這在全球化的時代加危險,而海氏對技術的分析和批判確實能夠發現虛無主義的危機。目前技術的發展沒有人有足夠把握能控制它,因為技術被發明時,就成為大家的產品而超過任何要操縱它的人:人小心就會成為自己的祭品,而海氏的對策和對真開展的等待是:追求新的慧根,即泰然任之(Gelassenheit)邁向真的態。也許我們的全球化的時代需要的是一個距,能以平心面對事情。 然而,人真的能如此容達成超然的境界嗎?至少在海氏的生活中,當他面對納粹政治的想時,他跌在意型態的坑,成為他一生難以擺脫的負。 總

3、之,海氏的現象學能提醒當前的全球化照顧自己的生命,使之從非本真走向本真;其次面對有效而快速的技術,能夠學習擁有泰然任之的態。然而,最重要的是能與他人共存而發現解放,以其為全球化的發展。 關鍵字:關鍵字:全球化,海德格,現象學,本真,非本真,技術的批判,意識型態,全球的倫理 2/輔仁宗教研究第十七期(2008 年夏) 引言引言 全球化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個事實,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來看,皆不能否定這一事實的現況。然而,因為我們每日都面對這樣的生活,使得我們極為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和它的意義,這就是現象學所提醒我們的。另一方面我們在整個生活中能先透過現象找出其深刻意義,在尋找過程當中,也許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抽象

4、的整體,因而忽略,甚至陷於錯誤。如泰勒斯(Thales ca. 624 BCca. 546 BC)觀察天上的星星時,忽略腳前的坑洞,而跌進坑裡。如此我們將全球化成為哲學的思考,讓我們不落在某一個人生思考的面向,如經濟、文化、社會等等。於是全球化成為哲學的思考,使我們不僅在某一個觀點認識它。再者,我們希望能夠從整體的觀點來看每件事情,藉著現象學的方式來察看具體和本質的層面,辨認出他們在和諧當中的狀態,這樣的和諧不只是在理性的面向,也包括倫理的價值觀,甚至宗教的宇宙觀。為了能夠達到該目的,以海德格的哲學為我們研究方法的陪伴者,經過他的靈感,我們能夠找到更為基礎的看法,從基礎的看法更有寬闊的視野來面

5、對全球化,最重要的是希望經由此,能探求至對於個人和社會關懷的層面。 在本文中,我們首先描述全球化的現象。在極短的篇幅之中,我們僅能讓全球化的事實和在全球化事實底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將自己表達出來,這就是現象學方法所說的讓現象顯現出來(zu Sachen selbst) 。現象學的全球化描述不僅是提到其觀點,更是為了瞭解全球化現象的深度意義,將之成為哲學的問題來探討。透過現象學瞭解全球化的現象和其整體意義,首先,從海德格的現象學開始,透過他對自存(Sein)和在世界中的存在(Seiende)的理解,注意到人的生存(Dasein)和人與其它存在者的關係。從海德格的現象學來看,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現象,

6、或是一般的存有者,而是人生的存有。在人所存在的地方,人意識到他所站的地方,就是在此存有 (Dasein)。但在此存有只能有它在此的意義,當它跟整體連在一起時 (in der Welt Seiende),他能認出人的關係是正確,或是非正確。當人從非本真到本真的過程,人能瞭解他或她所該作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如何負起責任,因而建立起倫理觀,藉著人所關心的存在,人能發現當代全球化的新面貌。再者,當海德格深思人所關心的生存,使他驚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現象學/3 訝的是:人主動的態度成為人跌倒的機會。因為當人極為用心發展技術的時候,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另一方面卻成為控制人的工具。對此一問題的思考對全球化來說

7、非常的具有意義及價值。1 接著我們可以向海德格發問,當他發現人在這樣的異化當中,如何反應及答覆?海德格哲學的轉向便在於此。當他的思考開始從早期走向晚期,從主動的態度走向被動,人因此認識到在自身的有限之中,面對存有者的實在而生活,期望在每一個經驗中能夠發覺超越性的一個經驗,有存有者的光照和領導。於是全球化可以看作是一個過程,讓人能從他所站的地方,經過不同的經驗發覺關係的擴展,此一整體的關係在海德格的最後思考內就是天地人神。如此,全球化不但是與人的存在相互關連,更能進一步發覺它自身的形成,在於世界整體的看法,即是動態的宇宙觀發展的意義。 然而,從當然到應然的過程當中,海德格所走出的道路,並非一條自

8、動形成安穩平坦的道路,沒有危險與挑戰,在此路上他曾遭逢挫折。於是,我們接著要討論的是在他生涯之中納粹政治的問題,在理論上海德格能夠清楚將現實1 The publications of Heidegger related to this topic globalization are following: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 by John Macquerrie and Eduard Robinson. New York:SCM press, 1962;Martin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

9、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l. and with an Introdution by William Loritt, W.Y. and others: Hapers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 Edited by David F. Krell, N.Y.:Haper 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l. by Albert Hofstadter, N.Y.: HaperMartin Heidegger, The End of Philosoph

10、y. Transl. by Joan Stambaugh. N.Y.:Haper Martin Heidegger, Gelassenheit, Pfullingen: Neske, 1959; Martin Heidegger, Nietzsche I: The Will to Power as Art. Edited Martin Heidegger, Nietzsche IV: Nihilism. Edited by David F. Krell, Transl. by Frank A. Capuzzi, N.Y.: Haper Martin Heidegger, Discourse o

11、n Thinking.Transl. by John M. Anderson Martin Heidegger, “Only a God can save us: Der Spiegels Interview with Martin Heidegger.” Transl. by Maria P. Alter and John D. Caputo, in: Philosophy Today 20(1976)267-284. 4/輔仁宗教研究第十七期(2008 年夏) 與本質分別出來。但在生活當中,他無法認出納粹的政治思維是極為不理想,甚至是錯誤的,並在後來的發展中勾勒出歷史的悲劇。本文談論海德格

12、的問題能夠讓我們學習到我們這個時代裡全球化與本地化的關係,事實上,也正走在一條充滿危機與挑戰的道路之上。 壹、全球化是哲學的一個思考事件壹、全球化是哲學的一個思考事件 全球化是一個當代的現象,包括不同層面的事實,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向,成為新聞傳媒特別愛好的一個流行詞彙。因為全球化的複雜性和不斷變動的潮流,一方面常被約化為某一個面向或是某一特殊的對象。如果被新聞操作更容易造成簡化甚至誤導的結果。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常被強權操縱,成為他們達到目地的工具。在不易看到它真正面目的情況之下,我們需要將它變為哲學的對象,才能認出其現象和本質的意義。2然而,我們確實面臨一個實際的問題,便是全球的哲學

13、尚未受到重視而發展,甚至當我們看清時代的發展,不難認出當代哲學反向而行,即後現代的方向,該哲學重視以多元主義和碎片的思考來批判任何同一原則的統治。3 海德格的哲學著名的是以拆字的方式提出問題和重建問題的答案,如當他要把自己的現象學和他的老師的現象學區分開來,他以組成現象學(Phnomenologie)的兩個希臘字 vvov(顯現者)及os(邏各斯)2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Globalization, see Hans Maier, “Globalisierung. Zwischenbilanz einer Diskussion”, in: Stimmen der

14、Zeit 223(2005)679-693; see also Helmut Anheier, Galsius Marlies and Mary Kledor (eds), Global Civil Society 2001.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2001; David Held and others. Global Transformations, Stanford: Stanford Iniv. Press, 1993. 3 See Peter Beyer, Relig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Sage, 1994;

15、see also Barry Grills(eds.)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Resistance. Houndmills: Macmillan, 2000; M. Buraway, J.A. Blum et al. Global Ethnography: Forces, Connections, and Imaginations in a Postmodern Worl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C. Leggewie, Die Globalisierung und ihre Geg

16、ner, Muenchen: 2003; 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york: MacGraw Hill,1964. 全球化和海德格的現象學/5 為起點,並從希臘文的原始意思中詮釋為新哲學思考的方向。4同樣我們也以這個方向來看全球化的問題如何產生和發展。全球化一詞是在二十世紀後半葉才出現,然而,其意義在人關心整體之時,便開始有其發展的形式。具體而言,全球化此一概念始於人開始相信世界是一個球體,而不是一個平面。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人對於世界的理解如一紙地圖是平面的概念,人站在地面上所具有的視線範圍無法納入世界的整體,那麼當人在海上航行時,就會害怕行至世界的邊界掉落在盡頭的深淵裡,所以當人相信世界是一個球體才開始勇於冒險。如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14511506)因此一信念而大膽冒險,並證明出世界是個球形的。跟著這樣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