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04164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苏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全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检测题(90 分钟 100 分) 第一部分(共 25 分)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5 分) A.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棵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 )还贵重。 B.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 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 qqio( ) 。X k B 1 . c o m C.移民局不准他离开美国,并以叛刑和罚款加以恐吓( )! D.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 chy( )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1)给 A、C 两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 分) (2)根据 B、D 两句中的

2、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分) (3)上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 分) 句 中的 应改为 。 句 中的 应改为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 B.高考前夕,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交车上被歹徒砍伤,见歹徒仍在行凶, 他们义愤填膺,奋力夺刀,制止了歹徒,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考生” 。 C.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勇夺多枚金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 体育馆内总会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虽然他们是萍水相逢,但在后

3、来的参展交流 中,他们很多人都成了朋友。http:/ww w.xkb1 .com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 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 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2014 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 ,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 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

4、、河 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4.古诗文默写。 (6 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 ”写出了仁人志 士舍生取义的高尚人格与积极的人生观。 (2)用典是古诗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杜牧泊秦淮中用典的诗句是:“ ,。 ” (3)诗人陆游在垂暮之年仍不忘收复失地,即使在梦中,也念念不忘。 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中的 “ , ”正体现了这一点。 5.张丹想用对联的形式来表现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爱国情怀。请你根据她拟写的上联,选 择下面提供的任意一篇文章的内容对出下联。 (2 分) 始终眷恋着祖国 过零丁洋 枣核 春望 上联:韩麦尔饱含悲痛别课堂 下联: 6.综

5、合性学习。 (8 分)http:/ww w.xkb1 .com请你参加与“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有关的综合性学习。 (1)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 ,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2 分) 歌唱祖国歌唱祖国(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 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理由: (2)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提供的词语。 (50 字左右) (4 分) 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3)请写出连续两句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的古诗(词)

6、 ,表达我们对台湾同胞 的思念之情。 (2 分)第二部分(共 35 分)(一)阅读晏子使楚 ,回答问题。 (9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 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 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

7、人反 取病焉。 ” 7.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所以然者何 B.然则何为使子 C.怡然自得 D.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9.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回击的?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10.楚王想侮辱晏子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却“反取病焉”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13 分)X K b1. Co m 中华之歌 中华之歌,民族的象征! 远古中华,勤劳耕耘的祖先,独特的儒家思想让我们的华夏

8、文明深刻而隽永!义勇军 的无畏果敢,吹响了迎接新中国诞生的号角!执着的探索,让我们最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 林!海峡两岸,南亚丛林,北美唐人街,极地冰环,珠峰探险。黄色皮肤,龙的传人!哪 里有人群,哪里就有民族魂!团结的力量,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华儿女跳动的脉搏和火热 的激情,难道不是胸膛里跳动着的一颗火热的中华心吗? 中华之歌,东方明珠的奇葩! 广袤秀美的山川,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生命之源;涓涓河流,流动着人脉和延伸的发展!滇池、漓江、石林,三山五岳是细腻的工笔画。绿岱妖娆妩媚红黄,民族的色彩,吸 引着无数爱美的眼睛! 黄河、长江、大海是豪放的中国油画。浓淡相宜,色彩独特。几笔勾抹,跃然而上的 大气磅

9、礴,让国人热血沸腾,激昂向上! 中华之歌,像一粒希望的种子,根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镌刻在五十六个民族儿女 的心里! 中华之歌,华夏的丰收成果! 几千年的积淀,多少代人的铺路,成就了今天耀眼的辉煌! 盘古开天地,夸父追太阳!不断追求和奋斗,打造国富民强的盛世景象。高屋建瓴的 运筹帷幄,一代伟人的英明决断,唱响了新时代的凯歌!我们唱着东方红,走进新时代, 五星红旗伴随着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华之歌,古老与现代文明炽热的太阳!X| k | B| 1 . c|O |m 民族魂啊!令国人振奋,令世界瞩目!苍天厚土的生命源泉,承载着厚重,延伸着辉 煌绚丽!今天,现代文明激发了古老民族蓄积已久的活力,高

10、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使一代代 人的灵魂得以升华!一个又一个奇迹,赢来世界的叹服,从此点燃了淳朴厚道、心系祖国 的圣焰!在世界狂卷不和谐音符的旋涡里,正翻涌着一股势不可当的时代潮! 今天的灿烂,是我们奋力拼搏和国力昌盛的标志!未来的远景,是我们回报祖国母亲 真挚的心愿!母亲温暖的乳汁,滋润着中华儿女干涸的心田,鼓舞着理想和未来必胜的信 念! (选自美文精粹 ,有删改) 1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讴歌我们伟大的民族的?(3 分)12.作者引用“盘古开天地” “夸父追太阳”有何用意?(3 分) 13.你认为文中画线句中的“不和谐音符”指的是什么?(3 分)14.请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对

11、其进行批注。 (4 分) 【示例】句子:黄河、长江、大海是豪放的中国油画。 批注: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长江、大海”比为“中国油画” ,形象 地展现了祖国的山河之美。 句子: 批注: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13 分)新- 课 -标- 第-一-网生命中的贵人林芳菲许多年前的一个夜里,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个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去卖锅的湖南人, 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想找一户人家投宿。 他从村头开始敲门。第一户,门没开。这刮风下雨的黑夜里,人家听不到敲门声。第 二户,门开了,主人一看是个陌生人,就关了门。第三户,门没开,却蹿出一条大黑狗。 大黑狗龇牙咧嘴地冲他吠,他吓得挑起担子就逃,

12、脚被石头绊了一下,摔了跤。腿摔伤了, 他挑不了担子,便只好把担子放在路上,又去了另一户人家敲门。 这个村子总共才八户人家,这已是他敲到的最后一户。门开了,开门的是个女人。他 说:“行行好,让我在你家住一夜吧。”女人为难了,因为她是寡妇,而且对方又是个陌 生人。寡妇犹豫着说:“你到别家去吧,我”这个湖南人刚一转身,就昏倒在门前。 寡妇迟疑了一会儿,就喊她的儿子把湖南人扶进屋,熬了碗姜汤,让他喝下去驱寒。 湖南人醒后,寡妇又找来她丈夫生前穿的衣服,让他穿上。那时候米少,她自己一家两口 晚上还吃粥,可是寡妇却去煮了两大碗白米饭给他吃。晚上没地方睡,寡妇和 8 岁的儿子 一起坐着过夜,把床让给他。夜里

13、,他还是病了,发了高烧。 第二天,寡妇到处寻医问药,为他治病。湖南人体质好,调养了几日就好了。上路前, 湖南人知道了寡妇的儿子叫刘凯,读小学一年级。 寡妇家比较穷,刘凯上完初中后,没钱继续读下去了。好像有人注视着她和儿子似的, 就在刘凯辍学的时候,有人给他寄来了 500 元钱,汇款单上写明是让他读书用的。刘凯和 他母亲看见汇款单是从湖南寄来的,就想到了那个湖南人。 此后三年高中,湖南人总是按时寄来钱,刘凯很懂事,也很用功。三年后,他考上了 大学。刘凯拿到入学通知书四五天后,一张 3 000 元的汇款单寄到了刘凯手上,村里人对 刘凯说:“你这孩子,是哪辈子积的德,总有贵人相助。”刘凯和他母亲望着

14、远方,刘凯 喊了一声:“湖南叔叔。”X| k | B| 1 . c|O |m 以后,每个月总有生活费寄到刘凯读书的大学。每个学期结束前,一笔 3 000 元的学 费早早地又寄来了。汇款单上,汇款人姓名、地址这一栏从没细写过。 大学毕业后,刘凯照着汇款单邮局的粗略地址去找湖南叔叔。找了半个月,在一家私 营的铸锅厂找到湖南叔叔的妻子,时任厂长的中年女人。 一提起自己的丈夫,中年女人的眼圈立刻红了。 原来,湖南人告别寡妇母子回乡次年,便开起了自己的铸锅铺。由于经营有方,没过 几年,竟发展成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为人和善、细心的湖南人致富不忘恩人,决 定暗地里资助刘凯完成全部学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前的夏天,湖南人久病不愈。 弥留之际,湖南人特意嘱咐妻子完成自己未竟的事。妻子流着泪答应了。此后两年,妻子 总是按时为刘凯汇去每学期的学费,从不间断。 刘凯在中年女人的引领下,来到湖南叔叔的墓前,他双膝跪地,抚坟痛哭道:“ ” 一旁的中年女人哽咽着说:“他生前对我说起过,你和你母亲是他生命中的贵人,没 有你们,他可能早就病死在那个小山村了。” 15.“生命中的贵人”既指 ,因为她们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