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803136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外外交学考研必备参考书复习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官方网址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少干、强军 7、中美恢复会谈 1958 年 9 月 15 日,中美大使级谈判在炮击金门的背景下于华沙复会。周恩来指示中方代表:“应该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 ,为配合华沙谈判,福建前线指挥部对金门白天黑夜打零炮。 美蒋矛盾: “我们没有保卫沿海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我们也不想承担任何这种义务。今后我要说, 如果美国认为放弃这些岛屿不会对可能的保卫福摩萨和条约地区的工作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会考虑在那里使用部队。 ” 1958 年 9 月

2、30 日,杜勒斯声明标志着美国对金马的政策从协防转为脱身。 蒋介石:杜勒斯的谈话“只是单方面的声明” ,台湾当局“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它” 。 8、中国领导人改变策略 10 月 6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以国防部长名义发布的文告, 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炮击金门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斗争的意义, 进入了包含政治、 外交斗争的新阶段。一星期的停火期满后,10 月 13 日,我国防部再次发布给“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同志们”文告“开始我们想打金马,后来一看形势,金马收回就执行了杜勒斯的政治路线,还是留在蒋介石手上好。要解决,台、澎、金、马一起解决,中国之大,何必急于搞金马?” 毛泽东绞索论: “所有

3、美国在世界上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胶索,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反侵略的人民,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地越久, 套在它的脖子上的绞索就越紧”毛泽东,1958 年 9 月 8 日 官方网址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少干、强军 “八二三”炮击中中国策略的改变:1.利用美蒋矛盾,将先解放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再解决台澎两步走的战略改为长远考虑,一并解决的战略;2.在金、马问题上,中国政采取了“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3.“炮击金门就是要帮助蒋介石守好

4、金门” 三、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初设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初设想 1、炮击后两岸关系的变化 2、毛泽东立即抓住时机,对台湾回归祖国提出许多重要原则 3、 “一纲四目” :一纲: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四目: (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定; (2) 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 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四、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四、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中国遣责美国破坏越南普选 1954 年 9 月,越、老、柬被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列为东南亚军事联盟的保护区域。195

5、5年 2 月法国开始从越南撤出。南越实际成为美国的新殖民地。1955 年 5 月,越南南北双方武装力量在越南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集结完毕。南越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破坏普选。 中国: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对于好战分子的战争准备,包括他们在印度支那制造紧张局势,破坏日内瓦协议的种种阴谋活动在内,不能不予以高度警惕。 ”周恩来,1955 年6 月 26 日 2、反对美国挑起老挝内战 日内瓦协议规定:法国军队和越南志愿人员撤出老挝,老挝在 1955 年内进行普选。1954 年 11月,老挝发生政变,亲美的卡代内阁成立。1956 年 3 月,富马亲王重新组阁。与苏发努冯亲王会谈,奉行和平中立政策。1

6、957 年 11 月,老挝联合政府成立。1958 年 7 月,亲美的萨纳尼空组阁,宣布不受日内瓦协议的束缚,并于 1959 年挑起老挝的内战。美军和美国军事设备大官方网址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少干、强军 量进入老挝。 中国:1959 年 2 月 18 日,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声明;1959 年 2 月 19 日,致函日内瓦会议两主席苏英两国的外交部长;1959 年 5 月 18 日,中国外交部声明;1958 年 12 月,极端亲美的富米诺萨万军人集团夺取政权。1960 年

7、8 月,贡勒大尉政变,富马亲王组成新政府。在美国支持下,富米诺萨万文翁纳占巴塞集团成立“革命委员会” ,不承认富马新政府,进攻万象,挑起大规模内战。富马政府同中国友好,接受中国和越南的援助。 3、中国代表团为会议达成协议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1961 年 1 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建议召开扩大的日内瓦会议,以维护日内瓦协议和恢复老挝和平。1961 年 5 月 16 日1962 年 7 月 23 日,关于老挝问题的扩大的日内瓦会议。通过两个文件: 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和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的议定书 。 中国:必须严格区分老挝问题的国内和国际方面;必须尊重日内瓦协议;必须尊重老挝的独立和主权。 196

8、3 年 5 月 31 日,老挝内战再起,富马亲王被软禁。 第三节第三节 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华侨问题及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华侨问题及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一、一、 睦邻政策睦邻政策 1、以和平建设为中心的国内政策 (1)全党、全国人民的总任务: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 (2) “边打、边建、边稳”的方针 (3) “三年恢复,十年建设”的决策胡绳主编: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党史出版社1991 年版,第 289 页 (4)中国外交的目标: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首先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2、中国当时面临的严峻的周边环境 官方网址官方网址 北大

9、、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少干、强军 (1)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 (2)反华势力力图利用中国和周遍国家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破坏和阻挠中国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 3、睦邻友好政策的内容 (1)中国领导人对周边国家的地位表明态度: “我们认为开罗会议关于朝鲜独立的决定是正确的, 中国人民应当帮助朝鲜人民获得解放。我们希望印度独立。因为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印度,不但是印度人民的 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对于南洋各国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我们希望这些国家的人民在日本侵略者被打败后,

10、 能够得到建立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制度的权利。 ”( 毛泽东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版,45 页) (2)睦邻友好外交政策 7 点:1、互相尊重领土与主权完整;2、互不采取侵略行动和威胁;3、互不干涉或干预内政;4、承认种族的平等;5、承认一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6、尊重一切国家的人民有自由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权利;7、互不损害。周恩来外交文选 ,第 130-2 页 (3) “一条政策和三个方针”和平的基本政策准备力量做后盾,减少美国冒险尝试的可能性;发展和平统一战线,增进和平力量;避免主动挑起战争,谨慎地贯彻和平政策。 ( 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

11、践 ,第 86 页) 二、边界问题的二、边界问题的基本情况和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基本情况和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1、边界问题的基本情况 (1)中国的边界总长 4 万公里,陆上 2 万 2,海上 1 万 8;陆地上与 12 个国家相邻。 (2)边界问题的几种情况:由条约划定传统习惯线实际控制线 2、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官方网址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少干、强军 “中国同 12 个国家接壤,同有些国家的一部分边界尚未定。我们准备同邻邦确定这些边

12、界,在此之前我们同意维持现状,对于未确定的边界承认它尚未确定。我们约束我们的政府和人民不超过边界一步,如果发生这类事情,我们愿意指出我们的错误并立即退回国境。至于我们如何同邻国来确定边界, 那只能用和平方法, 不容许有别的方法, 我们如果一次谈不好, 就再谈。 ”1955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声明。 “我们要解决边界问题,其目的是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缓和和便于进行建设,而不是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我们的国策是和平外交政策。 ” “就边界问题说,重要的在于我们应该做到使双方真正在平等、 互利、 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而不在于我们必须多占一点地方。 ”“除守住原来应该达

13、到的地方以外,便是根据历史上可以为凭的法理论点,并考虑到我们和有关国家的新的关系和我们的政策。这种谈判应当是和平谈判,绝不能采取另一种办法。不能用武力改变现状,因为这是与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的。 ”1957 年 7 月,周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目的: 安定四邻, 争取国际形势的缓和, 便于进行建设, 而不是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 原则: (1)和平谈判,友好协商,不诉诸武力,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问题。 (2)不必多占原来就不属于我们的土地。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承认客观历史事实。 (4)解决以前,不以武力改变现状 官方网址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少干、强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