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退休管理组织 职工退休退职管理服务组织(下称退管组织) ,是退休退职职工(下称双退职工)老有所 养、安度晚年的组织保证它通过组织各项有益的活动,体现党和国家对双退职工的关怀 随着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双退职工人数的增加,各地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创建并逐步建 立健全的职工退管组织 50 年代,黑龙江省企业双退职工只有近千人,企业一般采取自管的方式各地企业按照 《保险条例》规定,大都设劳动保险委员会,这是企业中对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劳动保险委员会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家庭慰问,帮助退休职工解决生活困难60 年代起,由于 一些老企业退休职工数逐年增多,退管组织应运而生,成为退管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65 年,哈尔滨机械工业局、轻工局等单位,相继成立由退休职工组成的退管委员会,选出 其中身体好、有威信、责任心强的退休干部或工人担任正、副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 常工作,坚持为退休职工服务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哈尔滨秋林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一般 在人事劳资科(处)内指定专人负责退管工作 1976 年 10 月起,各级政府开始重视退管工作,充分发挥双退职工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同时对他们进行悉心照顾和周到服务。
12 月,牡丹江人民政府在全省率先成立退休职工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区、街道三级退管组织和 135 个企事业单位共配备专兼职干部 976 人,积极开展退管服务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社会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 动,进一步推动退管工作的开展黑龙江省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退 职的暂行规定》 ,双退职工人数大幅度增加由 1977 年的 13.46 万人增加到 1981 年的 38.1 万人,增加 24.64 万人,增长 1.83 倍,占全民企业职工总数 409.1 万人的 9.3%1978 年,哈尔滨市退休职工 2.1 万人,到 1981 年猛增到 13.7 万人,增加 11.6 万人,增长 5.5 倍各地各部门面对大量新老职工的自然更替、退休职工人数急剧增加的新形势,注重改进 和加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1981 年 10 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由市常务副市长任主任, 劳动局、人事局、总工会等单位的领导和退休职工代表为副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贯彻执 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审批退休职工重新参加工作,调查研究退休职工情况;指导区街 及企事业单位专管机构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 模范地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组织退休职工参加力所 能及的工作和社会劳动,关心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定期召开退休职工代表会议,总结交 流经验,宣传先进事迹。
全市分“两条线”建立退休职工管理组织即一条线是按照退休职 工居住的区、街和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建立机构哈尔滨市南岗、道里、太平等 7 个区、 91 个街道办事处都建立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道外区退休职工办公室,组织 48 个“包户组” ,对全区 200 名孤寡退休职工采取“四定” (服务对象、内容、时间、人员) 、 “一 包” (包到底)的原则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另一条线是按照市直各局及企业逐级建立机构其 中退休较多的哈尔滨电机厂、量具刃具厂等大中型企业,实行企业、车间两级管理各级机 构除配备少数专职干部外,大量工作由退休职工承担,主要依靠退休职工自己管理自己职 工退休后,在政治、生活、医疗等方面,以原所在单位为主,城镇街道等有关单位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对退休职工实行“九包” ,即包送生活费、子女就 业、调房换房、家庭走访、困难补助、治病就医、外地疗养、冬季生活和死亡善后处理哈 尔滨铁路局针对 1979 年退休职工骤增到 3 万多人以后仍在增长的情况, 于 1981 年 11 月制定 《哈尔滨铁路局职工退休管理办法》 , 全局上下共配专管干部 356 人, 平均近百名退休职工有 1 名专管干部。
这些专管干部大都选聘退休干部,对他们实行生活补贴哈尔滨市退管服务工作,基本做到“三满意” ,即工厂领导满意、退休职工满意、在职职工满意 1982 年 6 月,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各省(市、区)劳动、人事和工会组织推 广哈尔滨市的经验11 月,黑龙江省在牡丹江市召开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劳 动人事部和全国总工会派员参加并指导会议此后,各市地学习哈尔滨、牡丹江两市提高认 识、健全组织、开展活动、各方协作的经验,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种退管服务机 构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等市相继在辖区(县) 、街道建立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委员 会北安、海伦、五常等县(市)由劳动局、总工会负责建立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委员会全 省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专群结合的职工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网络 各种退休管理服务组织,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工作,为退休职工做了许多在职职工替代不 了的事情哈尔滨车辆工厂 1111 名退休职工中有 664 名参加区、街、委、组工作各地数以 万计的退休职工中,有些担任城镇街道居民委员会主任或居民组长,有些担任物价监督员、 法律宣传员、学习员,也有许多退休职工到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指导,带领待业青年另辟 就业门路,积极拓宽“老有所为”渠道,成为建设基层政权和区街企业生产的骨干,充分发 挥退休职工的业务专长和组织领导能力,解决了退休职工中存在的一些生活困难问题,进一 步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方针, 促进退休职工在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