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00920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word版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测验试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 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 分) 他拥有万 gun( )家私,平时出手很阔 chu( ) ,经常 tin( )着肚子出入酒店, 唯一苦恼的是儿子的 du( )落。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 忽而愁眉双锁。 B.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 ,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 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

2、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人文的核心是“人” ,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 “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D .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4.完成下列默写(1-6 题每题 1 分,7、8 两题每题 2 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岂他人之过哉

3、?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巴山夜雨涨秋池。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 。 ,目见不如足践 读书破万卷, 。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 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李商隐无题通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 。 5. 名著阅读(7 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倒:“倒也!倒也!”只见这十 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 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 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 (1)这段话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古典

4、名著之一 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情节: ;故事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至少 3 个) (一、二两空 1 分,第三空 2 分写两个给全分,共 4 分)(2)这一事件的“计较”者(谋划者)是: ;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写出一个有关他的其它故事情节: (3 分) 6.专题“叶” (5 分) 请写出叶子的功能(写出两个即可) (2 分) 我校开展了题为“绿色 生命叶”的专题系列活动,今天进行成果展示。请你以主 持人的身份,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3 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60 分) 7.古诗赏析(6 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写作背景

5、: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 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 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1).诗歌第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请写出能点明时间、地点的词。 (2 分)(2) “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中“柳”含义丰富,请试作分析。 (2 分)(3).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 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

6、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 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注释】任末:人名。笈(j):书籍。庵:茅草小屋。麻蒿(ho):植物名称, 点燃后可照明。 8.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词(4 分) (1)负笈从师( ) (2)或依林木之下( ) (3)刻树汁为墨( ) (4)虽死犹存( ) 9.选出与“以记其事”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一项(2 分) ( )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以丛草为林幼时记趣 以手拂之活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0.请用“/”画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 分) 夜 则 映 星 月 而 读,暗 则 缚

7、 麻 蒿 自 照。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12.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3 分)(三)说明文阅读(10 分) 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 “神舟号”载人飞 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 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 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 回预定的着陆场。 “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

8、功地进行 9 次分离操作。 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 TM”飞船相比, “神舟号”比“联盟 TM”尺寸大、重量重, 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 “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 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 “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 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3. “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 舱、 舱和 舱。 (3 分)14.第段画线句子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分)15第段首句中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4 分)(四)议论文阅读(10 分) 美的断想 线,有曲线和直线之分。曲线很复杂,而直线

9、却是最简明、最理想化的。因此,我曾一 度向往直线,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一直前行” 。渐渐地,我发现生活中的直线几乎是没 有的,而曲线却是无所不在。后来,我终于明白:曲线比直线更富有魅力。那一条条的曲 线,有弯曲,有转折,能引导你的视线作变化无穷的追逐,能引起你无限的遐思 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由曲线构成的。 曲线的美,在于自然。 那皎洁的明月,是由曲线构成的;雄伟的山峰,是由曲线构成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 由曲线构成的。大自然一切的一切,几乎都是由曲线构成的。大自然是美丽的,曲线是美 丽的。 曲线的美,在于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

10、于这崎 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 当一个人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蓦然回首时,他定会为自己留下的曲折坚实的脚印而欣 慰。人生的曲线,给人希望,催人奋进,它展示了人类奋斗的力量和奋斗的美。 古往今来,有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人生路都是铺满荆棘的。司马迁受宫刑,在痛苦的 煎熬中,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 。失聪,预示着一个音乐家音乐生命 的结束,而贝多芬却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这部不朽的乐章。张海迪,高 位截瘫,但她却靠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成了著名作家。他们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但这 种曲折又恰恰显示出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强大生命力!这生命力的本身也是一种美。 美,是生

11、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时的意志,是逆境中的抗争,是山重水复中的求索,是柳 暗花明时的欣喜! 谁能说曲线不美呢?16写出本文的论点。 (3 分) _ _ _ 17第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18读了此文,你一定对“美”有了新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4 分)(五)散文阅读(19 分) 美 哉 陶 公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 斯。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 ,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 就仿佛置身先于他 100 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 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

12、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 叫随从带一铁锹,说: “死便埋我。 ”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 “渊明 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 可去。 ”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 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 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 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做个

13、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 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 ,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 隐逸传 ,跟 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大隐” 。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 ,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 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14、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 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 文。 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 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家给人足、和平安乐的社会图景, 通常称世外桃源) 。19. 阅读第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4 分)20. (1)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2)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5)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3 分)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21. “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 ,这一设计表达了陶渊明怎 样的理想与情怀?(4 分)22. 有人说“隐逸”是消极遁世,是对人生的逃避。联系本文,说说你对陶渊明隐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