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798137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九年级语文中考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荆州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州市荆州市 2009 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26 分)积累运用书写 1.将下面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工整。 信心 比 黄 金 更 重 要 2(2 分)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人震憾( hn) 沁(qn)人心脾 B 如火如茶(t)广袤(mo)无垠 C 惟妙惟肖(xio) 莫衷(zhng)一是 D 鳞次栉(zh)比 吹毛求疵(c ) 3. (2 分)水处于天地之间,可谓千姿百态,它可以是江河湖海,可以是溪潭瀑泉,有时 是雨露冰霜,有时是云霞霓虹。请你任选水的一种状态,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例句 溪水:因为

2、你没见到过大海,所以才那么自鸣得意。 4(2 分)阅读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片段,回答问题。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 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 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 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 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 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1)请用文中知识来解说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的原因。(2)文中划线句子是举例子,请你简要说说它试图说明什么道理? 5(4 分)赏读王维使至塞上并答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 候骑,都护在燕然。 说说“征蓬”和“归雁”的含义。 _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激励赞叹的是哪一联?请就其画面美作赏析。 _ 6班上决定以“寻觅春天的足迹”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8 分)走进经典:我们发现古典诗词中有春天的足迹,请你填写诗句。 有写春花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 有写春草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 有写春鸟的:池上碧苔三四点, ; 有写春蚕的: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写春雨的:春

4、潮带雨晚来急, ; 有写春愁的:闻说双溪春尚好, ; 有写叹春的:感时花溅泪; ; 有写惜春的:若到江南赶上春, 。 (2 分)走进创造:请你将下面两幅春联补充完整。 春风吹绿千枝柳 时雨 万树花 (4 分)走进生活:请任选一个春季的节日(或节气)写一段话,要求扣住节日(或节 气)特点,表现春的气息。(30 字左右) 二、(8 分) 文言文阅读 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

5、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2 分)选出对下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以千里称也(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 B安求其能千里也(变现无限愤怒谴责的感情)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者也”句,表分析判断) D其真不知马也 (表示对“食马者”的嘲讽) 8(2 分)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尽: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D或: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9(2 分)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2 分

6、)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请你说说“千里马”和“伯乐”各有怎样的寓 意? 三、 (12 分) 散文阅读象 征 一座城市,需要一件象征之物。如果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无法折叠包裹起来的历史, 那象征之物可以打包,装运,送达世界的各个地方;如果这座城市的历史与一种源远流长 的文化呼吸相通、血脉相融,那象征之物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在无声中倾吐,在静默中传 达;如果这一脉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异、灵动、飞扬,那象征之物在它有限的外质之中,须 当得起这瑰异、灵动、飞扬。城市无法移动,象征之物会带上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 气息与特有乡音,在世间游转。无论身处何地,它朝向的、归结的是一个恒定的中心 以它为象征的那

7、座城市。 那年春天,我想选一份礼物送给一位从荆州走出去多年的长者,斟酌再三,最终选择了 它虎座鸟架鼓。 它,盛装在花纹古朴的礼品盒里。尽管只是一尊用现代工艺仿制的艺术品,漆色簇新, 丝毫看不出年代久远的痕迹,可我知道,它的形态、它的色彩、它精美的纹饰以及它所蕴 涵的,都出自千年前遥远的时空。 它,是从这座城市纷繁的历史挂饰中摘下的一件,和很多的漆木器、丝绸、铁器、陶器 一样,经过风历过雨,土淹过水渍过,记载过辉煌、荣耀、尊宠,也见证过兴亡、荣辱、 欣悲。在它的身上,潜隐了传自久远年代的密码。那密码,可能隐伏在黑、黄、红的简单 又绚丽的漆色中,隐伏在一道道凤羽花纹、虎身斑纹的细节弯转处,也可能融

8、化在凤鸟高 昂的喙与卧虎圆睁的眼中,融化在轻轻击响、悠悠荡开的鼓声中。 一年后,我去北京,坐在长者家中,看见橱柜里那尊熟悉的虎座鸟架鼓。它端坐在十分 醒目的位置,隔着玻璃窗,越过明亮的灯光,与我默默对视。那一刻我恍惚遇到了熟悉的 乡人,绷得紧紧的神经蓦然放松下来。长者与我聊起家乡,家乡的变化他一直十分关注。 他说,这是无论时间如何流转也割舍不断的牵系话语就此找到对接的通道,变得畅达。那时,我还不知道,几年后的秋天,虎座鸟架鼓会从我国 5 万余件古文物中脱颖而出,经由一张方寸之票插上“翅膀”,飞向世界各地。在它的羽翼上,将带着人们的消息、问 候,带着人们的心意、祝福,也带着伴我成长的这座城市的气

9、息,从一双手飞向另一双手, 从一个地方飞向另一个地方,从一种肤色飞向另一种肤色,从一颗勃勃跳动的心飞向另一 颗勃勃跳动的心在那些地方,会不会有人一眼认出它来,心里泛起温暖的涟漪,引动 思乡的情愫? 不用说,他(她)的脚步出发的地方,一定是我脚下这片土地,承载千年楚文化瑰丽与 神奇的这片土地。 (作者: 王 芸,有删改) 11(2 分)读第段思考: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之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2(2 分)读第段,从“它端坐在十分醒目的位置”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哪写信息? 13(2 分)读第段,请你从修辞、内容、情感等方面赏析划线句子。 14(3 分)读第段,文中“不用说”、“一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 15(3 分)也许你没有见过“虎座鸟架鼓”,通过阅读和想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它的形态。(20 字左右) 四、 (12 分) 小说阅读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 一分钟就要上课。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 唯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 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 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

11、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 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 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 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 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 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 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

12、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 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 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 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一 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 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

13、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 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 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作者:毕淑敏) 16(2 分)第段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17(2 分)小说中有多处表现“我”的自以为是,你能找出一处吗? 18(2 分)第段中写“周围人的嬉笑”对表现孙师傅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19(3 分)第段运用了三种描写方式,你能说出来吗? 20(3 分)小说的结尾有什么巧妙之处? 五、(12 分)议论文阅读 有感于读书声已经消逝 诵读优秀文章和诗词,品陶涵泳,潜移默化,是中华民族教书育人的一个悠久传统。 然而,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前不久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 说:“过去,我们经常用书声琅琅来形容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