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797870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中考分类总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09 年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年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重点解析1.观沧海观沧海诗的最后两句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第一层(开头两句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第二层(“水何澹澹水何澹澹”至至“洪波涌起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

2、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洪波” ,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第三层(最后四行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观感受,是从两个“若若”字看出来的。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基调是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的代表作。的代表

3、作。2.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开头两句点题。开头两句点题。 “青山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 “客客路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平平” “阔阔” “正正” “悬悬”四字炼得好:四字炼得好:“潮平潮平” ,

4、两岸才显得宽阔;,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江春”一语一语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

5、层层相因,浑然一体。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3.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诗中描写了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 “初平初平” ,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平。 “云脚低云脚低” ,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

6、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

7、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行不足” ,是,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5.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 28 字就生动地表现出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人们说起。人们说起“乡愁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

8、统一。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枯藤” “老树老树” “昏鸦昏鸦” “小桥小桥” “流水流水” “人家人家” ,是他眼中所见;,是他眼中所见;“古道古道”是他的经行地;是他的经行地;“瘦马瘦马”是他所骑;而是他所骑;而“西风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

9、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

10、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古人说: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凡景语,皆情语。 ”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情”来写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望望 岳岳 诗中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望”字写

11、的。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青” ,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未了未了” ,绵绵不尽,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

12、的形象。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阴阳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

13、到,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在晓犹昏。 “割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

14、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人生

15、顶峰的誓言。 春春 望望 这首诗,这首诗,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里曾写道:“山河在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明无

16、余物矣;草木深草木深 ,明无人矣,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余物” “无人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感” “恨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