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796024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 20082009 学年桂林十八中 06 级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命题人:秦勇明 审题人:赵红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作。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本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第 I 卷(共 30 分)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l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

2、完全正确、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挚爱 投掷 独树一帜 奇闻轶事B萦绕 羸弱 盈余 嬴粮景从 蝇营狗苟C菁华 茎叶 兢兢 不径而走 泾渭分明D酿酒 踉跄 粮饷 秋月朗朗 锒铛入狱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上了财贸学院,读会计专业;我当了空中乘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B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C 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D矿藏,水流,国有森林,荒

3、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姑娘的碟子不够用,哈姆威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圆锥形,要姑娘把“锥子”倒过来装冰淇淋卖给顾客,顾客们觉得这样吃起来更有风味,纷纷称赞他们的天作之合。B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极力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和协作互助才是我们的需要,才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C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D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目光太过短浅,以海禁为国策,几百年间,使曾经号称“世界最大港口”达 2

4、00 多年之久的国际商埠泉州形同虚设,坐失了民族复兴的良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 年,抗震救灾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B建设新农村,无论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到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但这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把原来的推倒重来。 C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D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 ,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

5、的美好世界。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同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

6、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文化的根本性功能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

7、俗的“自觉” 。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是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5.下列对

8、“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6下列对“(礼)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观念、意识和哲学。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

9、标准。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文化和俗文化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B当社会上层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社会底层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已经对立。C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D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

10、0 题。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因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

11、:“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

12、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9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 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陛下明其忠节,

13、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 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 ,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 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 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提出恳切建议,深受人主的器重。 第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请把上面文言

14、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5 分) 译文: (2)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1)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 分) _(2)李商隐写诗常通过时空之“隔” ,表达情意的“难隔”或“不隔” 。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3 分)_(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3 分)_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一题) (5 分)(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 。 , ;州司临门, 。 (李密陈情表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 , , ,固一世之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