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795342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版语文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 学年度老隆中学九年级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语文版)语文试卷(语文版)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说明:1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一、基础一、基础(28(28 分分) ) 1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岁寒,_。 (2)_,青春作伴好还乡。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现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 会发展的规律的两句诗是: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

2、之”的句子是:_?_。 (5)把王维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 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4 分)A策之不以其道鸣之不能通其意 B始旋其面目惧其不已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桓候又不说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故不为苟得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3 3 至至 5 5 题。题。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chn chn,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白云朵朵,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

3、的色彩缤纷的图画; ,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和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lng lu大自然的情趣的。3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 分)chn chn( ) lnglu( ) 4 4在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2 分)错别字:( )改正:( ) 病句改正: 5 5仿写。(3 分)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白云朵朵,在他看 来是大自然铺就的色彩缤纷的图画;, 。按要求完成第按要求完成第 6 6 至至 8 8 题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

4、,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6、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 分)7、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8、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3 分)二、阅读(二、阅读(4242 分分) ) 阅读下面文

5、段,完成第 9 至 23 题。 ( (一一)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8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

6、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向为身死而不受。 (向:_)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 11、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_论 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

7、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 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 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4 分)( (二二)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11 分)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向上,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就是发现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昂扬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自由奔放、激情四射,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仰望,能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敏锐,由此获得感动,从而与崇高无限契合。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突

8、然体会到一种无以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言表的壮丽和博大,他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光涛般汹涌而来”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引领着崇高和庄严,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仰望,就是在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重返失落的精

9、神家园。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淹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披着金色的大衣从万顷碧波上踏着朝露而来,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示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饱满,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了我的眼睛!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远方的木船己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又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

10、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仰望吧,仰望高高在上的一切光辉,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12、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联系全文回答

11、。(3 分) 1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 分)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14、阅读文章段,分别指出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空时 的感受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词语回答。(3 分) 15、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抛开世俗的烦忧,打开心灵的窗户,用心去欣 赏我们这人世间吧!你一定会生发出对生活独特的感悟!亲爱的同学,你有这 样的用心“仰望”的经历吗?请表达出来,让人倾听。(3 分)( (三三) )老海棠树老海棠树 (15 分)史铁生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

12、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 (A) )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 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

13、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 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 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 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 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 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 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 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

14、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 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 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 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 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 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 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 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 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 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