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795311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庐江四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 学年度春季学年度春季庐江四中八年级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6 分) (1),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2)浊 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 (3),水波不兴。 (苏轼赤壁赋 ) (4)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 (5)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2.请按下面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古诗文句子。 (4 分) (1)交友的准则关乎人格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 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

2、述陋室生活的 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 ” (2)青少年要敢于向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 “,。 ”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 3.下面是一则选文片段,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7 分)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以及成 长的周遭环境。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中,我们的确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 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我们决定生活中哪些事情至关重要, 哪些事情微不足道。不论世界对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有多么漠不关心,但是这些选 择和决定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当我们选择和决定时,我们的生活便得以形成。总而 言之

3、,最终构筑我们命运的就是我们的报负所在。 (1)文中加着重号的汉字的读音是:(1 分) (2)文中还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应改为。 (2 分) (3)根据文中的语境请解释划线的词。周遭:(2 分)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过来。(2 分) 4.我国名著中的人物和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歇后语被人们 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歇后语,按要求答题。 (5 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唐僧取经好事多磨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根据上面的歇后语填写表格的内容。 (3 分)歇后语序号出自作品作者罗贯中西游记水浒传请从以上歇后语中选择一个人物,用简略的语

4、言介绍一则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2 分) 5.综合性实践(13 分) 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2006 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 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 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 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 许者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责。 相关言论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她以白话

5、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文化普及工作。 父亲、师大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促使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办校刊 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 ,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 (4 分) 卷首语: 冲破藩篱,;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辩论赛 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 ,拟一道辩论题。 (4 分)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一方观点不超过 15 字。正方: 反方: 座谈会 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 ,请任选一句谈谈心得体会。30 字以内。 (5 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阅读与理解(55 分) 阅读下面文字

6、,分别回答问题。 一 木棉花开(21 分)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 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 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 对此,我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 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 他当作是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 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

7、夜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 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 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 ,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 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这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一树橙红;夏天 绿叶成阴;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 满树的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 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如六月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

8、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 、 “英雄花” 。有记载 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 壮气高冠何落落” 。正当我陷入沉思, “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 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 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 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的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 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

9、显了它的内力。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 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 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家卫国 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 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同 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 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

10、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 地,生活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 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 生命也同样精彩。 (选自闽南日报2008 年 4 月,有删节) 6.阅读第段,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惊呆”?(请用原文回答) (4 分) 7.请根据第-段内容,概括出木棉花的特点。 (4 分) 8.阅读-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4 分) 9.本文在写法上与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4 分) 10.文章如行文流水,语言优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加以赏析。 (5 分)二读书

11、人是幸福人(19 分)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瀚海也 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拥有。由此我又 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 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 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 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 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

12、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 们从读书中学会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 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 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 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 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连系的人。说“极 大的可能” ,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

13、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 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欢 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热多半因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 和对弱者的同情,使心灵纯洁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 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年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 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 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这就是读书使人避

14、恶。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 选自时文阅读 ,有删节) 1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3 分) 12.文章第一段“另一个更为瀚海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具体指什么?(4 分) 13.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4 分) 14.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那些 方面?(4 分) 15.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怎样对待 “读书”这个问题。 (4 分)三文言文阅读(15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韩愈马 说【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 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 无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