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788932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的改变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能的改变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动能,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4巩固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的即时速度,利用图象探究物理量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 究方法。 2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

2、准”的科学观;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内容与任务及教学流程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学习动能这一概念和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动能定理。通过本节 的学习,应使学生感受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清楚动 能定理的适用条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较牛顿运动定律与运 动学公式解题的不同点 学习重点:动能定理利用实验和理论两种方法得出的过程; 动能定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有关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 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学习任务驱动,实验探究与问题讨论为方式,以动能概念的 引入及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3、的探究为核心,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创设情景,引导学 生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和实验探究,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了解学习基本的物理学研 究方法。充分利用教具、教师个人主页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和交流讨论区,在着重学习 内容的基础上,内延外拓,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和协作交流的能 力。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就知道了动能的初步概念,动能定理是第二章能的转化和守恒第 1 节的内容, 学生在前面第一章学习过做功和能的概念。 动能定理常用于解决运动学问题,学习好动 能定理非常重要,并为后一节的能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打下基础。在学习“必修 1”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知道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科学研究

4、方法,在这里再次采用这种方法, 使学生更加熟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打)(1)Web 教室( )(2)多媒体教室( )(3)室外活动( )(4)校园网( )(5)Internet( )(6)其它2、学习资源类型(打)(1)课件(网络课件) ( )(2)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个人主页( )(8)其它(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司南版物理 2 教科书与配套学习手册 教师个人主页下学习资源:包含知识归纳、课堂练习、课后交流、拓展研究及 Flash 交互 性网络课件等课程学习材

5、料。 四、学习情境创设1、真实性情境()2、问题性情境()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用 flash 制作的一系列教学软件。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是什么关系时,需要测量 的物理量有哪些?用什么方法和什么器材进行实验?五、学习活动的组织类型相应 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自主协作 学习设计动能的 改变课 后练习物理教材、演示实验、 课后练习题教师个人 主页下的多媒体教学 资源。 相关的物理学习网站。分析、操作、小 组协作讨论、总 结、提交结论。 独立思考分析得 出结论问题情景的创设,问 题的提出。 学习资源获取路径的 指导。 问题解答和咨询。六、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堂 准备1演

6、示实验及探究实验的准备。 2制作教学辅助 ppt、flash 课件。 3指导学生登陆教师主页。 4多媒体教室的准备。1作好课前准备。 2熟悉教师主页的 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网 络来辅助学习, 拓展学习空间, 有利于实现教学 目标。情境导入通过视频课件展示:运动的物体可以 做功,提出问题:什么是物体的动能?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并回忆初中所学,回 答:物体由于运动具 有的能叫动能。了解物理概念的 形成源于生活。操 作 讨 论问题 1: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 有关呢? 演示实验影响小球动能大小的因素 有哪些 ,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结合学生讨论指出: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

7、运动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量来表示物体的2 21mv动能。同时指出动能是标量,它的单位同功一样,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焦耳。动能是状态量。课件展示保龄球撞击球瓶做功,动能 减少,请学生分析保龄球动能减少的 原因。 问题 2:若外力对物体做功,该物体 的动能总会增加吗?如果物体对外做 功,该物体的动能总会减少吗?做功 与动能的改变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方法引导: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通过实验来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23“实验与探究” 部分。 问题 3:这个实验需测量哪些物理量? 应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测量? 引导学

8、生回答:需要测量速度、恒力的功(砝码重力和下落的距离) ;测速度可用打点计时器。同时指出: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半定量的方法,不需要测出具体值。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恒力的功。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质量大、速度快的物 体对其他物体做的功 就多,所具有的能量 就大。 学生思考分析,保龄 球撞击球瓶对外做了 功,动能减少。学生通过讨论,还不 能马上得出做功与动 能的改变之间的关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 文,通过思考讨论交 流,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 实验现象中思考 分析,最终总结 归纳出结论。同 时注意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从功能 关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验 探究前要养成思 考

9、的习惯。有了 正确的探究思路, 才会避免探究的 盲目性。操 作 讨 论问题 4: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几个力? 为使细线的拉力充当合力,其他力应 怎样处理?归纳总结: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细线的拉力;为使细线的拉力充当合力,必须将其他力平衡掉。问题 5:如何平衡摩擦力,平衡到什 么程度,如何验证?引导学生思考平衡摩擦力的方法:让木板有一个微小的倾角,使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阻力;轻推小车使之匀速运动。问题 6:实验中,是什么力对小车做 功?小车做什么性质的运动?初速度、 末速度如何求?引导学生回答:细线的拉力做功;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和末速度可通过处理纸带求得。问题 7

10、: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合 力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回答: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可以直观的看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 W,用横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平方 v ,描2点、连线,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完毕后,指导学生进行数据 记录和处理,并得出结论。 问题 8:为什么会有误差,怎样才能 减小误差?本实验是否还有其他的设 计方案,请你于课后思考,并将你的 实验方案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选择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思考并回答:重力、 支持力、摩擦力、细 线的拉力。思考回顾力的平衡问 题,讨论平衡方法。进行实验,采集数据: 分工合作,共

11、同完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误差范围内,恒力 做功与动能的改变相 等。记下问题,留作课后 作业。通过学生预习和 初步设计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积极性。发展学生设计实 验、收集数据、 分析论证、交流 评估等技能,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与他 人合作的能力及 尊重实验事实的 态度。操 作 讨 论问题 9: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已经知 道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那么 能不能从理论上来进行推导得出其关 系呢? 通过投影展示问题情景: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为 m,初速度为 v ,在与运动1方向相同的合外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速度增加到 v 。2学生得出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后,教师做出

12、必要的补充,归纳: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公式:W=EE2k1k让学生正确理解式子中各物理量的含义。问题 10:(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 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 W 表示什么意 义?(2)动能定理,我们是从物体 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 出的。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 做功或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呢?归纳指出:(1)总功 W 指的是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W=W +W +12(2)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动能定理既适合于恒力做功,也适合于变力做功,既适用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本例题,让部分学 生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并组织交流 用动能定理和用牛顿第二

13、定律解题的 体会,讨论哪些问题用动能定理解更 方便。教师帮助学生学生总结用动能定理解题的要点、步骤,体会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积极思考中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 问题情景,运用牛顿 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独立推导出外力做 工与物体动能变化的 关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列举实例,发表见解。学生解答,并相 互讨论。通过知识的推移, 找到探究规律的 思想方法,形成 良好的思维习惯。加深学生对功能 关系的认识,提 高学生的推导能 力。通过阅读,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通过学生 讨论,明确动能 定理的适用范围。通过例题让学生 了解应用动能定 理的解题过程和 基本步骤;同时 知道在没有涉及 加速度和时

14、间的 问题中,利用动 能定理解题会更 加简捷,方便。课 堂 小 结1理解动能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动能。 (2)国际单位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 (J);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3)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能公式分析、 解答有关问题。 2学习动能定理: (1) 动能定理利用实验和理论两种 方法得出的过程; (2)动能定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3通过动能定理,明确功和动能两 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两个概 念的理解。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归纳的 能力,帮助学生 理清知识脉络, 清晰思路。课 外 创 新1书面作业 P21 作业 2,3,4,5。 2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 在线学习和交流。 3课后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在生产、 生活及自然中动能和动能定理的应用。4考虑在知识应用中的配置不同层 次的例题和练习:如)、创新作业(课外完成)、网上练习题(较难题)、书面作业题(普通题)、随堂练习题(较易题、例题(教师讲解)543211进一步理解动能 和动能定理。 2学生独立思考完 成练习。 3学生进入教师个 人主页的讨论区,进 行探讨研究。 4通过查阅图书、 上网收集资料,寻找 相关材料并整理归纳, 进行交流讨论。1让学生实现知 识的自我反馈。 2教学要求具有 层次性,才能适 合不同层次的学 生的学习需要。 3充分利用网络 可以保证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更具 有自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