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770849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阅读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题阅读练习一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必经的小河。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匆匆忙忙赶往学校时,河上的冰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 “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

2、在暴涨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 ”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的。 ”“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 “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

3、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 “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12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_13第三段中“我”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什么?_14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_15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6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_记叙文阅读二走出地平线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

4、,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岁数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橘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

5、正常人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随着视野的延展,

6、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是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

7、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人之所以感受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作者贾宝泉,有改动)12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_13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B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

8、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C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 “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D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14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两次写儿时追赶地平线有什么用意。_15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记叙文阅读三一碗馄饨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位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9、。“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 “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

10、上立刻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_15文中加黑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_16文中第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 “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_17第段为什么独句成段?_18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的理解。_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题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题的延伸阅读八年级优秀主题班会我想飞得更高教案班会目标:1、明确目标是成功的保证,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11、要心存高远,立志超越,从思想上战胜自己。 2、人人奋勇,奋起直追,满怀信心迎接期中目标检测。班会重点:从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为期中目标检测做好准备。班会准备:有关的名人名言,典型的人物事例。活动过程:一、 谈话导入,进入情境。航船破浪前进,是因为有辨识方向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引导它前行的铁轨;航行中,风雨也许会把帆撕碎,但是永远撕不碎的是人的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航船的罗盘,就是人生列车的铁轨。鹰可能有时比鸡飞得低,但是鸡却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同学们,我们正是风华正茂,我们正在人生的里程上飞奔,你想飞得更高吗?(板书:我想飞得更高)二、 思想教育,鼓舞斗志。1、出示相关的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雄鹰。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险。山鹰绝不会把巢穴构筑在屋檐下。2、经典小故事。 (请3名同学演讲) 朱元璋当皇帝后,多次微服出巡。有一次,他出巡回来,到金陵郊外一个渡口等船渡江,正遇上一群来金陵参加进士考试的举子也在候船。这里的风景十分壮丽,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苍茫的钟山似虎踞龙盘,偌大的采石矶屹立于江岸。一个年轻举子凝视着眼前的景色,脱口吟道:采石矶兮一秤砣举子们听了都一致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