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6752546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_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 1 页 共 38 页浦自动化、浦工管专业适用浦自动化、浦工管专业适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2008 年秋符号意义符号意义:了解知道有关概念,虽然没有记住,但有印象,知道内容的范畴,若谈 论有关问题,不会偏离范围。 熟悉基本理解所述问题,能套用相关知识点解决类似问题,对大多数 常规问题的求解比较熟练。 掌握能较为深入、全面地理解内容,融会贯通,能举一反三,能将 有关要点互相联系、互相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能正确应对同一问题内容的着眼 点变化和描述变化。第一章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 关于信息与信息处理 “

2、信息”的含义、 “数据”的含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人的信息器官及其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功能 信息处理的含义 关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的基本类型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主要领域 关于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的含义 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信息处理系统的分类 判断题 烽火台是一种使用光来传递信息的系统,因此,它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系 统。 (F) 信息是一种资源。 (T)1.2 微电子技术简介微电子技术简介 关于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电子电路使用的基础元件的演变和微电子技术的含义 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小型化和微型化的技术,它以集成电 路为核心。 集成电路的含义 集成电

3、路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经过封装的、包含了大量有源元件和无源 元件的微型化的电子电路。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 2 页 共 38 页关于集成电路的制造 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 硅(Si)和砷化镓(GaAs) 。 集成度的含义和集成电路的分类 集成度的含义是指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中包含的电子元件的数目。 按规模分类 小规模(SSI) 中规模(MSI) 大规模(LSI) 超大规模(VLSI) 极大规模(ULSI) 按工艺分类 双极型(bipolar)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 双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bi-MOS) 按信号分类 数字:CPU、RAM 存储器、I/O 控制器 模拟: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4、数模混合 关于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速度与晶体管尺寸及线宽的关系 尺寸越小速度越快 Moore 定律 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 18-24 个月翻一番。 关于 IC 卡 IC 卡的功能与分类 存储器卡:用于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 疗卡等 CPU 卡:手机中使用的 SIM 卡 接触式 IC 卡和非接触式 IC 卡的特点 接触式 IC 卡(如电话 IC 卡):用于信息量大、读写操作比较复杂的场合,但易 磨损、怕脏、寿命短 非接触式 IC 卡(射频卡、感应卡):用于读写信息较简单的场合,如身份验证 等 真题 2005 年秋第 2 题:微电子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5、的电子技术。在下列有关集成 电路( I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大多数是( Si ) B. Pentium4 微处理器芯片是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集成度在 1000 万以上 C. 目前 PC 机中所用的的电子元器件均为大规模集成电路 D. Moore 定律指出(预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 1824 个月翻一番 分析分析 A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大多数是( Si ),也可以是化合物半导体 如砷化镓;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 3 页 共 38 页B Pentium4 微处理器芯片是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集成度在 1000 万以上 (现在已

6、经上亿); C 现在 PC 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和极大 规模集成电路; 2006 年春第 2 题:微电子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在下列关于集成 电路(I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B_。 A. 集成电路的发展导致了晶体管的发明 B. 现代计算机的 CPU 均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 小规模集成电路通常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 D. 所有的集成电路均为数字集成电路 分析分析 A 发展历史: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C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一般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 大规模集成电路则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 D 集成电路可按集成度、

7、工艺、信号分类2006 年秋第 1 题:在下列有关集成电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集成电路的规模是根据其所包含的电子元件数目进行划分的 B.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以功能部件和子系统为集成对象 C.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Si) D.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很快,至 2005 年初已达到线宽 0.001 m 的工艺水平 分析分析 D至 2005 年初,主流技术达到 12-14 英寸晶圆、0.09m(微米)的工艺水平, 并还在进一步提高。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推测,到 2010 年能达到 18 英寸晶圆和 0.070.05m 的工艺水平。在未来的 10 多年里,集成电路的技术还将得到进一 步

8、的发展。 问题问题:线宽进一步缩小后,晶体管线条小到纳米级时,其电流微弱 到仅有几十个甚至几个电子流动,晶体管将逼近其物理极限而无法正常工作。出出 路路:在纳米尺寸下,纳米结构会表现出一些新的量子现象和效应,人们正在利用 这些量子效应研制具有全新功能的量子器件,使能开发出新的纳米芯片和量子计 算机;同时,正在研究将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发展光子学,研制集成光路,或把 电子与光子并用,实现光电子集成。 2007 年春第 1 题: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它以集成电路(IC) 为核心。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目前 IC 芯片(如 CPU 芯片)的集成度可达数千万个电子元件 B

9、.Moore 定律指出,单块 IC 的集成度平均每半年翻一番 C.从原料熔炼到最终产品包装,IC 的制造工序繁多,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非常 高 D.非接触式 IC 卡采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传输数据,所以又称为射频卡或感应卡 分析分析 B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 18-24 个月翻一番。 D接触式接触式 IC 卡卡(如电话 IC 卡) 表面有方型镀金接口,共 8 个或 6 个镀金触点。 使用时必须将 IC 卡插入读卡机,通过金属触点传输数据。用于信息量大、读写操 作比较复杂的场合,但易磨损、怕脏、寿命短。 非接触式非接触式 IC 卡卡(射频卡、感应卡) 采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传输数据,解决了无源(卡中

10、无电源)和免接触问题,操 作方便,快捷,采用全密封胶固化,防水、防污,使用寿命长用于读写信息较简 单的场合,如身份验证等。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 4 页 共 38 页判断题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 (T) 制造集成电路的材料只能是硅。 (F)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密切相关。 (T)1.3 通信技术入门通信技术入门 关于通信 通信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概念 通信三要素:信源、信道、信宿 现代通信技术是指使用电波或光波通过特定传输媒体完成信息传递的技术。 通信的发展历史 通信系统模型 终端设备、传输介质、中继器、交换设备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含义 关于模拟传输技术

11、 模拟传输技术的含义与主要传输过程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基带信号频带信号基带信号 模拟信号调制的三种方法(调频、调幅、调相) 多路复用技术的含义 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码分多路复用(CDM) 波分多路复用(WDM) 频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模拟通信大都采用频分复用技术。 模拟传输技术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关于数字传输技术 数字传输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优点 基带传输的含义 频带传输技术的含义及数字调制的三种方法 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 数字传输技术在电话通信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电视转播、数字电视等应用频带传输技术的大致过程 信道的带宽、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及其计量单位 关于

12、传输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的种类、特性与应用 光纤的传输原理与特性 光纤的通信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波分多路复用的基本原理 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特点 微波通信的三种方式 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关于移动通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 5 页 共 38 页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 1 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模拟技术 第 2 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欧洲的 GSM 系统、美国的 IS-95、日本的 JDC 第 3 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TD-SCDMA(国产) 第 3 代个人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目标 (统一频段、统一标准,达到全球无缝隙覆盖,提供多媒体业务,传输速率最高

13、应达到 2Mb/s,其中车载为 144kb/s、步行为 384kb/s、室内为 2Mb/s;频谱利用率 高、服务质量优,保密性好;易于发展,终端价格低) 真题 2005 年秋第 3 题:多路复用技术和交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 率。在下列的一些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 数字传输技术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B. 目前有线电视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同一电缆上传输多套电视节目 C. 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D.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传递信息的速度比采用电路交换技术快 分析分析 2006 年春第 3 题: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在下列有关通信

14、与通信技 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_。 A. 通信系统必有“三要素”,即信源、信号与信宿 B. 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C. 数据通信指的是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之间的通信 D. 调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即调幅、调频和调相 分析分析 A通信三要素:信源、信道、信宿2006 年秋第 2 题:在下列有关通信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电视节目的传输目前采用的还都是模拟传输技术 B.模拟调制的方法有 3 种,即调频、调幅和调相 C.数字信号不经过调制就在信道上直接进行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D.用户使用 MODEM 通过电话线上网时,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 分析分析 A 数字有线电

15、视采用数字频带传输技术。 如果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作的声音节目和电视节目本身就是数字形式的,它们使 用数字传输技术进行传播后,由数字收音机和数字电视机直接接收进行收听和收 看,这种全面采用数字技术的系统就分别称为“数字广播”和“数字电视” ,这是 最近几年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2007 年春第 2 题:在下列有关通信中使用的传输介质的叙述中,错误的 C 。 A.计算机局域网中大多使用无屏蔽双绞线,其无中继有效传输距离大约 100m B.同轴电缆可用于传输电视信号 C.光纤价格高,一般不在校园网和企业网中使用 D.微波的波长很短,适合于长距离、大容量无线通信 分析分析A双绞线分类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 6 页 共 38 页3 类线(10 Mb/s);5 类线(100Mb/s);6 类线(200Mb/s) 无屏蔽双绞线 (UTP);屏蔽双绞线 (STP) 有屏蔽双绞线可用于较远距离传输,但价格稍高 双绞线的特点:成本低,易受外部高频电磁波干扰,误码率较高;传输距离 有限。同轴电缆分类 基带同轴电缆(50):传输数字信号,用在局域网中,距离大约 200- 500m,传输速率可达 50Mb/s; 宽带同轴电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