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6752395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 、指导与训练 2016.10.09(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天然气加工工程天然气加工工程习题、指导与训练习题、指导与训练要求:要求: 考核范围:系统掌握利用教材、讲义核心内容;考核范围:系统掌握利用教材、讲义核心内容; 注重训练:独立完成和理解本作业与训练注重训练:独立完成和理解本作业与训练-1,注重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平竞争:考核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公平竞争:考核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 教师关注:考核质量和及格率两大问题!教师关注:考核质量和及格率两大问题! F = A*30% + B*70% + C* 0%) 作业与训练作业与训练-1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1-1 天然

2、气中的烃类主要包括三种:烷烃烷烃、环烷环烷烃烃和芳烃芳烃,基本不含烯烃及炔烃烯烃及炔烃。 1-2 气田气气田气的重烃含量一般较低,多数不超过 10%,油田伴生气油田伴生气的重烃含量相对较高,凝析气田气凝析气田气 居中。 【排序】2【非烃气体】气田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含硫物质、含氧物质及其它气体。 A) 含硫物质:无机硫化合物(H2S)和有机硫化合物(硫醇(RSH)、硫醚(RSR)、二硫醚(RSSR)、 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噻吩(C4H4S)等。 B)含氧物质: 包括 CO2、CO(极少)、H2O(g)。 C) 其它气体: N2、H2、Hg 蒸气及 He 等惰性气体,其中 He

3、是宝贵的惰性气体资源。 3 天然气分类 (1)按照矿藏特点分类天然气按矿藏特点不同可分为(1)纯气田天然气纯气田天然气、 (2)凝析气田天然气凝析气田天然气和(3)油田伴生气油田伴生气。(2)按天然气烃类组成分类: 【干气】:基方井口流出物中 C5以上重烃液体含量低于10cm3。 【湿气】:基方井口流出物中 C5以上重烃液体含量高于10cm3。 【贫气】:基方井口流出物中 C3以上烃类液体含量低于100cm3。 【富气】:基方井口流出物中 C3以上烃类液体含量高于100cm3。 (3) 按酸气含量分类按酸气含量的多少,天然气可分为酸性气酸性气和洁气,其中 H2S 含量20mg/m3称为酸性气

4、4 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2)范德华气体状态方程: RTbVVapm m)(23)实际气体压缩因子: nRTpV RTpVZmZ = 1 理想气体;Z 1 可压缩性小;Z (液态水) (B) CH46 H2O 或 C2H67 H2O, (液态水) (D) M(6-7)H2O, M = CH4, C2H6等, (液烃) 醇胺法物理溶剂法; (B) 醇胺法砜胺法物理溶剂法; (C) 物理溶剂法 砜胺法 醇胺法; (D) 不确定 11. 天然气中仅有 CO2酸性组分时,天然气净化主要任务是脱碳,适合此工况的方法是( ) (A) 使用冷甲醇、碳酸丙烯酯等物理吸收法(脱碳

5、)(B) 热碱钾法(选择性脱硫)(C) 砜胺法 (同时脱硫脱碳) (D) 活化 MDEA 法或膜分离法 (天然气脱碳) 12. 工业上天然气脱水的常用吸收溶剂是 ( ) (A) 三甘醇(TEG) (B) 分子筛 (C)活性铝土矿或活性氧化铝 (D)硅胶 13. 适合于天然气深度脱水的吸收剂是 ( ) (A) 三甘醇(TEG) (B) 分子筛 (露点降最大) (C) 活性铝土矿或活性氧化铝 (D) 硅胶 14. 克劳斯法硫回收化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反应:(1) 2H2S + 3O2 2H2O + 2SO2 ,CH4 + O2 2H2O (2) 3H2S + 3/2SO2 3H2O + 3/xS

6、x x = 2-10,H0298 = 47.45 kJ/mol 其中对反应(2)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所有操作温度下,反应(2)H0(T) 0;(B) 在所有操作温度下,反应(2)H0(T) 627 时,H0(T) 0 ;(D) 在催化转化区,当反应温度高于硫露点 30 时,H2S 可近于 100%转化。 15. 一般要求灌输天然气 H2S 含量和 CO2体积分数分别低于 ( ) (A)H2S:10 g/m3、CO2:1 % (B) H2S:50 g /m3、CO2:78 % (C)H2S:20 mg/m3、CO2:3 % (D) H2S:1.0 mg/m3、CO2:3 % 16.

7、作为化工原料的天然气,一般要求 H2S 含量低于 ( ) (A)H2S:10 g/m3 (B) H2S:20 g /m3(C)H2S:1 mg/m3 (D) H2S:2 mg/m3 17. 在天然气脱酸气过程中,基本不为 COS 及 CS2所降解醇胺溶液为 ( ) (A)一乙醇胺 (MEA) (B) 二乙醇胺 (DEA) (C)二异丙醇胺 (DIPA) (D)甲基二乙醇胺(MDEA) 18. 在天然气脱酸气过程中,最容易与 COS 及 CS2发生不可逆降解的醇胺溶液为 ( ) (A)一乙醇胺 (MEA) (B) 二乙醇胺 (DEA) (C)二异丙醇胺 (DIPA) (D)二甘醇胺(DGA) 1

8、9 在天然气脱酸气过程中,基本不为 CO2所降解醇胺溶液为 ( ) (A)一乙醇胺 (MEA) (B) 二乙醇胺 (DEA) 5(C)二异丙醇胺 (DIPA) (D)甲基二乙醇胺(MDEA) 20. 在天然气脱酸气过程中,导致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变质的主要因素是 ( ) (A)COS、CS2发生水解反应; (B)CO2所致的醇胺降解反应;(C)甲基二乙醇胺氧化降解; (D)酸性杂质与甲基二乙醇胺形成热稳定盐 21.酸气吸收塔和再生塔是最容易发泡的部位,下列陈述不是导致吸收液发泡的因素为( ) (A)活性炭粉化; (B)设备腐蚀产生的固体颗粒 (C)氧进入系统引起吸收液降解; (D)溶液再生不合格

9、而雾漠夹带严重 22. 深冷分离温度为:( ) (A) 20 35; (B) 35 40; (C) 40 45; (C) 40 100 23. 加拿大 Delta 公司研发的温克劳斯(MCRC)工艺,其特点是: ( )。 (A) 吸附液态硫的催化剂在硫露点以下再生; (B) 最后一级或两级转化温度在硫露点与凝固点之间; (C) 最后一级转化器温度降至凝固点以下; (D) 硫回收率达到 99.5%以上; 24. 以下均是对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特征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空气和酸气比例控制范围增大; (B) 设有预加氢装置,提高了有机硫转化能力; (C) 在第三级选择性氧化转化

10、器中 H2S 直接生产 S 单质; (D) 硫回收率大于 99.5%,严格满足环保要求; 25.卡诺热机逆循环构成: (A) 理想的热机; (B) 热效率最高; (C) 理想的冷冻机; (D) 实际冷冻机 26. 热分离机工作过程包括:( ) (A) 系统获得热量,所以系统气体温度升高; (B) 从系统移除热量,所以系统气体温度降低; (C) 对外做功,所以系统气体温度降低; (D) 系统因节流膨胀和移除热量而降低温度。 27. 斯科特法尾气处理工艺包括还原、吸收两个工段, 错误操作描述为: ( ) (A) 用 H2+CO 气体还原 SO2,并使得 COS 和 CS2催化水解;(提示:残留的提

11、示:残留的 S 单子也被还原单子也被还原)(B) 以 H2S 形式回收克劳斯尾气中的硫物种,但并不直接生产硫磺; (C) 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液吸收(H2S); (D) 解吸 H2S 返回克劳斯工艺,而吸收塔顶气可灼烧排空。 28. 斯科特法尾气处理工艺包括还原、吸收两个工段, 错误操作描述为: ( ) (A) 用 H2+CO 气体还原 SO2和 S 单子; (B) 使得 COS 和 CS2催化水解; (C) 用甲基二乙醇胺(MDEA)液吸收(H2S); (D) 回收的 H2S 经选择性氧化直接生产硫磺。 (提示:回收提示:回收 H2S 只能返回克劳斯硫回收装置只能返回克劳斯硫回收装置)

12、 29. 斯科特法尾气处理工艺还原段催化剂:( ) (A) 天然气铝矾土或活性 Al2O3;(B) TiO2-SiO2 (C) ZnO2 ; (D) CoO-MoO3/Al2O3 (提示提示:对不同硫物种具有催化还原活性对不同硫物种具有催化还原活性) 30. 在超级克劳斯硫回收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老化 (B) 硫沉积和炭沉积 (C) 硫酸盐化 (D) COS、CS2中毒 (提示提示:CoO-MoO3/Al2O3催化 COS、CS2还原和水解) 31. 对于油吸收法 NGL 回收方工艺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6(A) 常温油吸收一般在 30操作,回收 C3为

13、主要目的; (B) 中温油吸收一般在20以上,回收 C3为目的; (C) 低温油吸收一般在40左右,回收 C2C3烃为目的。 (D) 富吸收油进入富油稳定塔,脱出 C2烃类。 32. 根据冷冻系数定义 Q1/AL= Q1/(Q2Q1),对真实冷冻机制冷量表达不正确的是:(A) Q1; (B) AL; (C) (Q1- Q2); (D) T1(Q2-Q1)/T2-T1 33. 根据冷冻系数定义 Q1/AL= Q1/( Q2Q1),对真实冷冻机制冷量的正确表达是:(A) Q2; (B) Q2T1/T2; (C) (Q1- Q2); (E) T1(Q2-Q1)/T2-T1 34. 天然气通过气嘴等节

14、流部件后,气体温度降 (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任何变化规律 35. 天然气的节流过程是一个 ( )过程(A) 可逆 (B) 不可逆 (C) 等温 (D) 近似绝热 36. 天然气的偏差系数又称压缩因子(Z) ,是指 ( ) (A) 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真实气体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值 (B) 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真实气体的体积与相同量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值 (C) 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相同量真实气体的体积之比值 (D) PVm/RT 1 37. 天然气的相对压力 pr0 时;压缩因子(Z)(A) Z 0 (B) Z 1.0 (C) Z 1;

15、 (D) Z 0.2 38. 采用 MEA 的醇胺脱硫过程,与酸气负荷有关的是 ( ) (A) 贫液中 MEA 与 H2S 摩尔数之比; (B) 富液中 MEA 与 H2S 摩尔数之比; (C) 贫液中 MEA 与酸气(H2S + CO2)摩尔数之比; (D) 富液中 MEA 与酸气(H2S + CO2)摩尔数之比 39. 吸收液酸气残余量是指 ( ) (A) 净化气中的酸气浓度; (B) 富液中的酸气浓度 (C) 贫液中的酸气浓度; (D) 再生塔出口气中的酸气浓度 40. 在 MEA 醇胺脱硫过程中与净酸气负荷有关的是 ( ) (A) 富液与贫液中的酸气浓度之差; (B) 贫液与富液中的酸气浓度之差; (C) 原料气与净化气的酸气浓度之差; (D) 富液与贫液中的 n (H2S + CO2)/ n (MEA) 之差 41. 对已知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