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男孩在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52394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5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男孩在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男孩在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男孩在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观察18编辑/唐枚秀组版/王峰 E-mail: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神庙现 “到此一游”空游无依: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 刻。无地自容。我对埃及导游 “亚瑟 王” 说: 实在对不起!没想到嘴里叨 叨 “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 的亚瑟 王, 返过头来安慰我说:“这不是你们 的错, 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 导游 应该阻止。 ” 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 羞耻, 但很难擦干净, 又不能用水, 这 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这不是 刻的, 像是用粉状石块之类东西随手 写上去的。 空游无依: 公元前 1500 年左 右, 距今3500年左右之前建造的神 庙, 里面有图坦卡蒙和王后座像。 据发此微博的网

2、友沈先生回忆, 5月3日, 他随自驾旅游团共14人前 往埃及旅游, 5月6日在卢克索神庙 游玩时, 拍下了这张照片。 沈先生说, 他当时从缺了一尊方 尖碑的大门进入卢克索神庙, 走到最 里面的一个圣殿厅里, 右侧通道左手 边的石壁浮雕上看到了 “丁锦昊到此 一游” 几个字。“当时我们14个人看 到这个也没多说话, 觉得很羞愧。 ” 沈 先生表示, 导游看到此景为免尴尬, 很快就带他们离开。 “刻字” 微博转发、 评论 近10万次 沈先生提供的图片显示, 这行字 被划在浮雕上一名男性人物的上半 身,“到此一游” 四字较小、 较模糊, “丁锦昊” 三个字比较大,“昊” 字占了 该男性一个腰身。 沈

3、先生说, 离开前, 他试图去擦 拭掉那行字, 但未成功, 他判断那些 字并非刻上去, 而是用石块之类的东 西随手写上去的, 认真擦拭是可以擦 掉的, 但他怕用水会毁坏文物, 无奈 离开。 沈先生把此事发上微博, 截至记 者发稿, 这篇微博被转发、 评论近10 万次。沈先生希望此事能引起大家 警醒, 出国旅游, 自己的行为代表中 国的形象。网友人肉 “题名者”微博发出后, 评论可见, 网友一 边倒地声讨刻字人。出现最多的字 眼是 “耻辱” 、“丢人” 、“没素质” 、“道 歉” 。 不少网友要求, 人肉出 “题名 者” , 让他道歉。5月25日下午, 网友 “蜡笔小球” 称已经人肉到 “丁锦昊”

4、 。 对于网友人肉并批判乱涂乱画 的游客, 旅游社会学者、 中国社会科 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 敏并不赞同。“大家有羞耻感是对的, 但咒骂的反应是以暴易暴, 不能解决 问题。 ” 他说。 “乱涂乱画的游客并非有意犯 罪, 网友们应以此为镜, 校正自己。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 让违法 者(不管是故意还是客观)付出代 价” 。刘思敏说, 这些并非个案, 折 射出我们民族文明素质的欠缺。“文 明不能只是口号, 要想改观, 也非一 朝一夕之功, 对照那位游客的行为, 我们自我检视, 约束自己, 可能更有 意义。 ”南京男孩在埃及神庙涂鸦 “到此一游” 当事人道歉5月24日晚, 网 友 “空

5、游无依” 发微 博, 称在埃及卢克索 神庙的浮雕上, 看到 了 “到此一游” 几个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 耻, 但很难擦干净, 这是三千五百年 前的文物呀。 ” 有网友根据种种信息, 将涂鸦风 波的当事人指向南京一个孩子。5 月25日, 这名孩子及其父母主动给 记者打来电话,“我们向埃及方面道 歉, 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 ” 孩子父母表示, 孩子也意识到了错 误, 恳请大家给个机会。游客不文明行为陋习其实, 类似南京男孩在埃及神庙 涂鸦的行为在国内比比皆是, 随便到 哪个景点去走走看看, 都能见到类似 的情景。 这起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再次 激起了人们的反思。在十多年前, 中 国游

6、客还很少走出亚洲。如今, 中国 却成了全球旅游业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游客在 2012 年超过美国和德 国, 成为海外消费最多的游客, 消费 额高达1020亿美元。但日益增长的 游客却没有体现出日益增长的文明 素质。有媒体称, 外国人对中国人也 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中国人有钱乱 花, 恨的是中国人素质实在给当地造 成困扰。 帕劳潜水扔烟盒 今年2月, 影星黄渤发布微博: 那 日帕劳潜水, 正为上帝的奇作美景唏 嘘不已, 突看见水面漂浮一烟盒, 心中 暗骂哪来的无德之人。突然看见烟盒 上两个大字!臊得我上去一把捏在手 里, 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别人看见。朋 友啊, 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 到马尔代夫偷珊

7、瑚 今年5月1日, 1名中国女游客在 展示刚刚从海里捞出来的珊瑚时, 被 马尔代夫当地的潜水教练谴责。 赵根大在台湾刻字 2009年3月27日, 江苏常州一名 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 在岛内北海岸 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 “中国常州赵根大” 字样。 台湾媒体将此事报道后, 消息不 胫而走。最后, 赵根大通过媒体公开 道歉才为此事画上句号。 故宫大铜缸上刻字 今年2月, 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 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 被人 偷偷刻上了一行字。他将此事发到微 博上,“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 在故宫 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 逮到你得 剁你的手” 。延伸游客素质不高 有损国人形象 “部分游客的

8、素质和修养还不高, 常常遭到媒体的非议, 有损国人形 象。 ” 前段时间, 国务院召开的贯彻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电视电话 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 新颁 布的 旅游法 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 出了明确要求, 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 禁止规定。 这部 旅游法 将于今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 其中明确规定: 旅游者在 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 社会公德,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文化 传统和宗教信仰, 爱护旅游资源, 遵守 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要记住, 出去, 你就是中国! ” 针 对中国游客的陋习, 不少网友慨叹。 而陋习的改变, 要从平时点滴做起。链接埃及卢克索神庙有

9、3500年历史 说到埃及, 人们就想起金字塔。 其实金字塔只是公元前26世纪左右 古王朝的遗迹, 而之后中王朝与新王 朝时期的遗迹则集中在卢克索。卢克 索神庙, 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它坐 落在开罗以南670多公里处的上埃及 尼罗河畔。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 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 索神庙, 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 各地慕名而来。 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 就不算到过埃及” 。卢克索, 埃及中南 部城市, 以大范围的神庙古建群著 称。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 的第十九个法老(公元前13981361 年在位)艾米诺菲斯三世修建。到第 十八王朝后期, 又经埃及著名 “皇帝

10、” 拉美西斯二世扩建, 古迹留存至今。 (据人民网、新京报 现代快报 北京晚报 )埃及导游:“对刻字行为表示遗憾” 在埃及, 接触中国游客最多的, 莫过于当地导 游, 5月25日晚, 记者连线埃及导游艾曼。 “我对这种行为感到遗憾。 ” 听了记者对此事的 介绍, 艾曼用汉语说, 她从未见过有中国游客在古 迹上刻字的行为。 从事多年导游, 主要接待中国旅游团, 在艾曼 的印象中, 中国游客大多素质不错,“他们挺好说 话, 也比较注意景区卫生, 很少见他们乱丢东西, 也 不吵闹。 ” 艾曼记得, 她有一次阻止过中国游客, 那是两 三年前, 一名中国游客的小孩, 拿着东西在卢克索 神庙的石碑上敲打,

11、 上面留下了一些印迹, 艾曼告 诉小孩家长:“请不要这样。 ” 仅此而已。 埃及多处古迹安保不佳 艾曼透露, 卢克索神庙内并没有多少工作人 员, 安保人员也不多, 神庙外偶尔会有警察, 但都是为保护游客的安全,“他们不会过问游客的任何行 为。 ” 另一位埃及导游阿里证实此说法, 阿里介绍, 埃及前段时间处于动乱和大选状态, 对很多文物古 迹的保护, 也并不得力。安保状况不佳, 在埃及很 多景点都是如此。 “重要景点政府才管得严” 艾曼说, 每个来埃及的中国旅游团, 基本都会 去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埃及的文物估计 非常多, 只有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地方, 埃及政府才 会管理得比较严。 ” 艾

12、曼说, 比如帝王谷、 埃及国家 博物馆、 金字塔内部等等, 这些景点禁止吸烟、 游客 拍照, 如发现游客有拍照行为, 相机就要被没收, 还 要罚款100埃及镑(现约92元人民币)。 艾曼说, 每次接待中国团, 她不会提醒游客不要 乱涂乱画、 刻字,“在部分古迹上刻字的行为, 在我们 这里没见到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也不会被罚款。 ”5月25日下午, 南京一位中年男子打电话称, 要为 “到此一游” 事件道歉。在约定的地点, 记者见 到了孩子的父母。 孩子的母亲流泪不止, 他们对孩子去埃及旅 游, 以及当时在浮雕上涂鸦的具体时间和情景, 并 不愿意多说, 只是称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 的。当时那个

13、旅行团人比较多, 大家都各自欣赏风 景, 家人也没注意到孩子在浮雕上刻画了。后来听 孩子说了这事, 当时就批评了他, 孩子也认识到了 错误。 “孩子犯错误, 主要责任在大人, 是我们监护不 到位, 平时教育得不好, 我们和孩子向关注此事的 人道歉, 也向埃及方面道歉。 ” 孩子的父亲称, 这事 在网络上传开后, 他们心里很内疚, 希望通过媒体为此事道歉。 “从小带他到外面玩, 常常看到类似的情况, 但 我们没有想到告诉他,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孩子的 模仿能力太强, 家人带他去埃及玩时, 也没有管好 他。 ” 说到这, 孩子的母亲已泣不成声。 “我们应该向大家道歉, 但我请求大家原谅孩 子,

14、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 ” 孩子的父母称, 孩子成 绩一直都很好, 平时也很听话, 但性格有些内向。 目前, 他还不知道这事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要 是知道了, 得承受多大的压力?也许对他未来的成 长都会受到影响。 孩子的父亲表示, 希望大家宽容孩子, 不要打 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和 成长环境。父母主动认错道歉律师观点游客回国一般不会被追责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表示, 游客 乱涂乱画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要根据文物损坏的 程度及能否恢复等因素来最终判定。 尹富强说, 乱涂乱画的行为在国内也时有发 生,“按照中国的法律, 只要毁坏程度不大, 一般不 会受到惩罚。

15、 ” 尹富强介绍, 如果游客的行为触犯了 埃及当地的相关法律, 同时也触及了国内的法律,若在当地已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 回到国内一般不 会再追究法律责任。 随意公布个人信息侵权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严国亚律师称, 通 过各种网络搜索和信息收集后, 发布孩子的个人身 份信息, 明显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别人犯了错误 或是违法违纪, 我们不能采取侵权或是违法的方 式, 来指出别人的不当行为。 ”连线刘思敏博士认为, 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留名的 行为带有炫耀心理。“刻下 到此一游 , 首先向世 界表明了自我的存在, 其次是想告知后来者, 我 先于你。 ” 刘思敏是旅游社会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 游

16、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他说, 现阶段, 旅游消费 是比较高的需求, 特别是出国旅游, 炫耀感在无形 中会被加强。在年轻人群体中, 攀比心理都比较 强。“外出旅游会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很大程度 上, 因为攀比, 才需要炫耀。 ” 刘思敏说, 游客涂写 “到此一游” , 是模仿 西游记 中 “孙悟空在佛祖的手指上写下 到此一游 ” 的 内容。“ 西游记 的这个细节也是对人类心理的一 种总结。 ” 刘思敏说, 好的文学作品会折射出人性, 剧中孙悟空的行为也代表了部分国人的心理, 而小 说和电视剧又将价值观传播给受众。 “炫耀的心理是人类共有的, 但国家的文明程 度越高, 克制得越好, 隐蔽得也越好” 。刘思敏说, 在一些发达国家, 法制环境较好, 国民对公有财产 不可侵犯的观念会更强烈, 乱写乱画行为也相对较 少。“他们会认为, 文物是公有财产, 不能侵犯, 在文 物上乱写乱画理应受到处罚。 ”专家说法:刻 “到此一游” 有炫耀心理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 出现汉字 “丁锦昊到此一游”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