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一户一宅树农居新标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50845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阳一户一宅树农居新标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阳一户一宅树农居新标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阳一户一宅树农居新标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报记者 傅静之 通讯员 李风 陈双兰富春江畔, 作为全国国土资源 节约集约模范县 (市) 的富阳, 如何 克服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 平衡农 民建房需求与捉襟见肘的用地指 标?这项费心费力的系统工程, 在 一定程度上考量着管理与执行等 多个部门的集体智慧。近年来, 一 套围绕农民建房、 以 “一户一宅” 为 目标的宅基地创新管理模式, 正在 八一村、 春江村等多个样板村如火 如荼地推进着。试点先行, 老村焕新颜八一村是富阳 “美丽庭院” 创 建的4个样板村之一。当你走进 八一村, 以24节气命名的村道两 旁, 绿化层次分明,“三线” 入地, 农 居错落有致, 健身场所、 文化长廊 一应俱全 现

2、代化的花园式村庄, 得益于 超前规划。早在1994年, 八一村 以独具前瞻性的慧眼, 出资10余 万元, 聘请高级规划师设计村镇建 设总体规划。一直来, 强化规划的 刚性作用, 严格执行 “一户一宅” 政 策, 对占地面积、 建筑限高等都作 出明确规定, 村里因此没有出现违 法用地和建房纠纷。 而距离八一村不远的春江村, 在做通了大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 后, 逐步拆除了村子里几乎所有的 围墙和附房, 让车辆可以畅通无阻 地直达村庄每个角落。村委会一楼的公告栏上, 清楚地张贴着申请 建房的农户资料哪些人家要 拿地盖楼, 或者是哪些人家 “一户 多宅” 上了违建黑名单, 都一清二 楚地公布出来, 接

3、受全体村民的监 督。据介绍, 2011年以来, 该村一 直把拆违保障群众建房需求作为 重中之重, 坚决制止一户多宅和违 章搭建附房现象; 同时, 结合 “三改一拆” 、“五水共治” 等整治工作, 累 计拆除违法建筑达5.5万平方米, 打通 “断头路” 28条。今年以来, 春江村通过盘活存量土地, 安排 39 户符合条件的农户在老区建 房, 这个数字占到了该村申请建房 总量的近7成。调查摸底, 制定新规划与很多地方相似, 这几年, 富 阳的土地资源也是捉襟见肘。据 当地国土部门介绍, 富阳每年专门 用于农民建房的新增建设用地计 划指标在180亩以上, 占上级下达 整个富阳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的

4、10%以上; 但光是辖内276个行 政村每年伸手向政府要地的面积, 就达好几百亩, 农民建房问题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 题之一。如何平衡、 处理好两者之 间的关系, 将农民建房问题卓有成 效地管理起来, 成为富阳党委、 政 府以及当地国土部门及早破解的 重要课题。 从 2012 年初开始, 富阳依照 “疏堵结合、 计划有序, 责任明确、 简政放权” 的总体思路, 打出了 “一 查二管三制度” 系列组合拳。 “一查” , 即全面调查、 摸清家 底。根据最新的城乡规划, 确定可 使用的土地空间量, 结合各地申请 建房户的数量、 人口基数等参数测 算未来5年计划期内需求情况, 为 农村村民

5、建房管理提供科学的依 据。 “二管” , 即实施横纵双向管 理。横向以乡镇 (街道) 为单位编 制各村切实可行的 建房行动计 划 ; 纵向为统筹全域建房管理, 建 立共同责任机制。 “三制度” , 即陆续出台了 关 于农村建房管理的若干意见 、农 村村民建房行动计划 (20132016 年) 、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的补充意 见 等政策, 首次承诺计划期内每年 保障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不少 于3500户, 4年全域户均宅基地面 积下降12平方米以上, 并进一步明 确了审批程序和审批政策, 形成长 效管理。 通过近3年的努力, 目前富阳农 民建房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 效缓解。截至目前, 已批准农民

6、建 房7537户, 基本做到应批尽批。富阳一户一宅树农居新标杆富阳一户一宅树农居新标杆ZHEJ I A NGD A I LY浙江国土2 0 14年12月30日星期二责任编辑: 傅静之统筹: 郏恬甜E-ma i l : z j g t 11 12 6. c o m版式: 沈瀑12今年以来, 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围绕 “解决农村无房户、 危房户建房用地问题, 建立高效、 便民、 务实的 宅基地规范管理新机制” , 积极推动农民建房用地保障服务工作, 破解农民建房用地难题, 取得了初步成 效。 台州、 富阳、 云和等地遵照 “一户一宅” 的原则, 充分发挥村级土地民主管理的优势, 试水全新的宅基 地管理

7、模式, 建起了一幢幢兼顾美观、 实用和质量的新农居, 成为浙江农村节地、 集聚建房进程中一道道 靓丽的风景线。千方百计 办好农民的大事通讯员 李风今年以来, 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围绕 “3 至5年, 解决全省农村无房户、 危房户建房 用地问题, 建立高效、 便民、 务实的宅基地 规范管理新机制” 的目标, 积极推动农民建 房用地保障服务工作, 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中前三季度, 全省共批准农民建房用地 8.03 万户, 其中无房户 2.12 万户、 危房户 2.86万户。 自去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部署开展 “规范宅基地管理, 破解农民建房难” 专项 行动以来, 各市、 县国土部门广泛收集基层 政府、

8、 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意见, 调查 摸底农民建房管理中无房户、 危房户和一 户多宅等突出问题, 研究有效破解难题的 对策措施。省厅还以 “四个一批” 方式优化 农民建房用地空间布局, 通过 “省管总量、 计划单列、 专项管理” 模式改进指标管理, 实行 “村级审查、 乡镇审批、 县管转用、 市批 核销、 省厅督查” 五级责任体系。这些举措 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 引导和鼓励各地推 行宅基地村级民主管理, 探索宅基地流转 退出机制,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前三季度批准 农民建房8 万户通讯员 郏恬甜 杨国球素以 “山水神秀” 闻名的天 台, 是一个 “八山半水分半田” 的 典型山区县, 许多村庄

9、依山、 顺 山、 沿山而建。自2009年起, 天台 县在农房改造中因地制宜, 依托 坡地资源, 采取拆旧建新、 易地新 建等方式, 破解农民建房难。 “这些地块多为荒草地、 废弃 园地或低效林地。把这些土地开 发成建设用地, 就可以不占或少占 耕地。截至目前, 天台已实施坡地 村庄32个, 基本建成24个, 解决住 房困难户1292户。 ” 天台县国土资 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石梁镇云峰村, 8幢白墙灰 瓦的江南古民居, 点缀在青山绿 水间。村便民中心代办员王金凑 说, 这里是他们村山势最高的地 方, 也是云峰村大兴坑岭头农家 乐集聚区, 周边还配套建设了停车场和加油站。然而, 两年前这

10、里还仅是一处村集体荒坡地, 零 星住有3户村民, 土地利用率低。 位处天台山核心景区的石梁 镇, 拥有石梁、 华顶等景区, 而云峰 村又位于景点的必经之路, 考虑到 村庄形象和致富问题, 村里结合自 身特色, 萌发了打造农家乐特色村 的念头。 “由于村里利用的都是山坡 地, 统一规划建设后, 按 拆老建 新、 一户一宅、 面积不超过规定标 准 原则进行村庄整治, 本就节约 集约用地, 所以新建时涉及的土 地规划指标和用地指标, 我们都 会优先解决, 还会减免一系列税 费。 ” 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美院专家的规划设计, 云 峰村有了如今的 “小清新” 。“首批 工程建成后, 包括我在内的

11、8户村 民, 都拆除了原来平地的老宅, 复 垦为耕地, 集聚到这里搞农家乐,每到夏天旺季的时候, 每晚都至少 有五六百人到这里来吃饭, 生意好 得很。接下来, 二期工程也要启动 了。 ” 王金凑笑着说。 据统计, 类似云峰村这样异 地新建的村庄, 天台共有11个。 环境清幽的坦头镇苍溪村, 则 是利用坡地资源中拆旧建新的典 型。该村原本就是依山而建, 傍坡 而筑。此前全村多为破旧不堪的 石屋, 房子面积小、 间数多, 不仅凌 乱, 还与周边风景格格不入。 2012年, 村里启动了拆旧建 新工程, 在坡地上为66户村民建 造了新房。目前, 整个村庄面貌焕 然一新, 2层半的村办公大楼崭新 矗立,

12、 多数新房已经结顶, 村庄道 路的修葺工作正井然有序地进 行。村支书曹正才表示, 为了美化 环境, 他还规划从村边的溪水引水 源进村。由于适合写生、 采风, 苍 溪村正竭力打造 “艺术村” 。天台依托坡地破解农民建房难本报记者 蒋敏华 通讯员 李风 郏恬甜谢家路村, 地处余姚市西北, 泗门镇北 面, 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642 户、 4585人。漫步在谢家路村, 以 “非” 字 造型铺陈的宽敞马路, 绿化层次分明, 两侧 单体排屋户户紧挨, 显得规划有致, 俨然一 个田野上的小镇。 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 村民自 建住房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 这个将近 5000人口的大村,

13、 不仅村民违章建房少, 而且基本实现 “一户一宅” 。谢家路村的建 房管理有何绝招? 村党委书记钱建康介绍说, 谢家路村 这些老房子虽然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 但由于进行提前规划, 并专门成立了一支 村容管理大队动态巡查, 要求村民按规定 来建房, 整个村庄并无杂乱感。 在村两委创办的 阳光 月刊上, 记者 看到有关村民住宅、 非农集体土地临时用 房管理的村规民约。村中大小事务, 都会 记录在 阳光 月刊上, 每月分发到每户村 民手中, 尽可能让所有村民都知道建房的 规章制度。 钱建康介绍说, 今年3月经村民代表 会议表决通过后, 这条村规民约成为村里 2007年农宅管理 “八步法” 的升级

14、版。所 谓 “八步法” , 就是农民建房从提出申请到 建成有八个步骤。 刚刚搬进原地拆建新房的村民阮水 土, 向记者回忆了他的建房过程: 第一步, 提前6个月向村委会提出申请; 第二步, 填 表, 签署四邻意见和承诺书; 第三步, 村民 代表表决通过; 第四步, 公开公示; 第五步, 村民小组、 村委会讨论通过, 办理报批手 续, 签署同意上报意见; 第六步, 报国土、 规 划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步, 村镇实地放样; 第八步, 动工兴建。 村严格按照村民住宅用房 “八步法” 管 理, 由村容管理大队每天进行巡逻检查, 接 受村民的监督。村规民约中还明确规定, 凡未经村里审批而乱搭、 乱建的村民

15、, 不能 参加各类先进评选, 暂停或取消年度村各 类惠民待遇。对强词夺理、 无理取闹、 不自 行拆除的农户, 由村组织强制拆除, 纠正后 可隔年享受政策补助。 各项工作的开展贵在坚持及做到公 开、 公平和公正, 谢家路村村民建房管理十 年如一日体现的就是这点, 如今,“要建房, 先审批” 的观念在谢家路村已深入人心。村民民主自治 管好农村建房余姚本报记者 傅静之 通讯员 方烨作为我省首个海岛统筹发展 试验区和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模范县创建单位, 玉环县 “地少人 多” 、“供少需多” 的矛盾日益突 出。有资料显示, 在探索村级土 地民主管理的新机制之前, 玉环 县的违法用地占用耕地比例居高

16、不下, 有时甚至高达 30%以上。 而近 3 年来, 这一数据彻底被改 写: 2011 年为 3.22%, 2012 年为 1.24%, 2013年降至0.99%。全县 50个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 没有 发生一起违法用地案件。 村级土地民主管理新机制, 为什么会给玉环县带来如此大的 变化?日前, 记者走进该县首批 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楚门镇 蒲田村, 寻找答案。 冬日正午, 暖意融融, 村头的 老年活动大楼正在紧张兴建中。 村主任吴雪峰介绍说, 创建示范 村活动之前, 村里经常有违章建 房现象。推行 “农户申请、 村级审 查、 乡镇审批、 县管转用” 的宅基地审批管理新模式后, 村委会与 街道签订了责任书, 村里专门成 立了管理机构, 由村支书任组长、 村干部为成员, 并配备了土地协 管员, 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土地执 法动态巡查, 负责宣传政策法规、 制止违法行为和调节土地纠纷 等。 “今年, 县里将村民建房用地 审批权下放到乡镇后, 村民建房 (包括拆迁安置) 都由村委会统一 规划、 分配和调整, 具体方案提交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决策和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