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的法律意识(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50727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7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三百首》中的法律意识(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三百首》中的法律意识(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三百首》中的法律意识(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 月 日星期三专刊主编: 蒋安杰编辑: 刘秀宇美编: 李晓军责校: 孔令玲电子信箱: 中华物质文明正在与世界合体世说新语真实的武林存活在武侠小说中 杨焯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 心研究员)1861 年 8 月, 咸丰帝去世, 载淳即位。 小皇帝六岁, 生活常识也还不懂。 大 臣们只能用最通俗的语言, 教他治国理 政之法。 他们把一些古代帝王故事收集 起来, 编成一本 治平宝鉴 作为教科 书。 可是小皇帝不肯用心学习, 倒是在 一边旁听的母亲慈禧太后收获甚多, 后 来成了清末半个世纪的实际统治者。 这 部 治平宝鉴 中, 收录了唐代李朝隐因 严惩太监而受到睿宗嘉奖的故事。 三十 多年后,

2、 类似的案件出现在慈禧太后和 刑部尚书薛允升(1820 1901)面前。太监杀人 民怨沸腾光绪二十二年(1896), 第一届奥运 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了 X 射线。 大清帝国的新政和改良, 即 将迎来 “甲午海战” 的考验。 洞察时局者 眼见帝国日薄西山, 或星离雨散, 或枕 戈待旦。 依附在帝国身躯上的太监们, 则丝毫不会理睬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一 天, 李苌材、 张受山、 阎葆维等太监休假 看戏, 见西楼雅座位置最好就去抢占, 与雅座的预订者发生口角。 戏园老板黑永闻声前来, 劝解太监 们到柜房观戏。 太监们觉得折了威风, 又遭观众斥责, 决意寻殴泄忿。 他们肆意打砸柜房

3、, 又分头回去取来刀棍, 再 次进入戏园寻衅。 黑永狼狈逃出戏园, 连滚带爬地跑去报案。 中城副指挥衙门 赵云起队长闻报, 立率兵勇前往处置。 太监们仍不肯善罢甘休, 为首的李苌材 砍伤兵勇刘文生等, 最为嚣张的张受山 更是刀刺队长赵云起, 致其次日殒命。 事情闹大, 民怨沸腾。 依清制, 太监 犯罪, 轻者交内务府慎刑司查处, 重者由 刑部审理判刑。 此案涉及人命, 先由指挥 衙门将罪犯羁押, 随后移交刑部。 此时的 光绪皇帝, 正苦于政治腐败, 意欲变法图 强, 见到奏折后大怒, 立即下旨要求 “从严惩办” , 将捕获的凶徒 “交刑部严行审 讯, 按律定拟” , 还特别要求刑部 “遵照康

4、熙年间谕旨, 从严定议具奏” 。法内与法外唐睿宗时, 太监阎兴贵托长安令李 朝隐办事, 李朝隐当即将其收监。 唐睿 宗知道后不但没有批评, 反而召见慰劳 李朝隐, 并特御承天门集百官宣示, 称 赞李朝隐制止太监玩弄权力, 称其 “能 副朕意, 实在斯人” 。 慈禧太后肯定读过 这则故事。“李苌材案” 比 “阎兴贵案” 情节严重得多, 但时局却完全不同: 光绪 帝不是唐玄宗, 慈禧更不是唐睿宗, 绝 非 “依样画葫芦” 那么简单。 刑部尚书薛允升(1820 1901)审理 在押各犯后, 又与大理寺、 都察院官员 会审后, 由三法司联衔具奏, 拟按 “光棍 例” , 对李苌材、 张受山等分别处以斩

5、首 和流放边疆。 太监总管李莲英通过慈禧 太后干预, 力主从轻处理李苌材等, 又 游说朝中权要支持轻判。 这使得朝堂之 上, 支持光绪帝的意见, 与支持慈禧的 意见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此时光绪帝虽已亲政, 实际上并没 有权力。 支持他的官员主张 “律例定自 祖宗, 岂可意为轻重? 严旨出自皇上, 何 至率有变更? ” 支持慈禧和李莲英的官 员则以 “若加重拟, 恐有伤圣主仁厚之 心” 为辞, 暗示光绪帝不可逾越 “大中至 正之道” 。 见风使舵者也发表意见, 要求 从轻处置李苌材等。 光绪帝只得屈从慈 禧意见, 改诏刑部按轻例重议。 此时的薜允升, 已经七十七岁了。 他并没有想到会成为刑部史

6、上最年长 的尚书, 但他清楚地知道, 眼前的每一 起案件, 都可能是自己收笔之案、 盖棺 之作。 他亲笔拟稿, 以个人名义上疏, 坚 持 “李苌材案” 应依律重判, 如果迁就定 谳, 置初奉谕旨于不顾, 则刑部 “非敢定 拟也! ” 他巧妙而老辣地把两派争议意 见, 概括为 “立法惩恶” 和 “法外施仁” ,提醒慈禧太后别既想 “法外施仁” , 还要 假借法律的权威。正义与良知慈禧确实非常聪明, 深知朝野对 “变法维新” 满怀期待, 不值得为了李苌 材等太监, 落下 “法外” 的恶名。 她只好 同意处斩刺死赵云起的张受山, 伤人未 死的李苌材被减为斩监候。 处死太监张 受山, 对于慈禧的至尊地

7、位虽有微损, 但找个机会报复薛允升, 对她来说更是 轻而易举的事。 不久, 有人弹劾薛允升, 诬其 “贪赃 枉法, 消弭巨案” , 光绪帝指派大学士徐 桐专案调查, 证明为子虚乌有。 慈禧太后 并不甘心, 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以 薛允升对其侄薛济的不法行为 “不知避 嫌” 为由, 将其连降三级, 调用为宗人府 府丞。 其子内阁侍读薛浚也遭株连, 被罚 俸九个月。 包括满尚书松溎在内的一大 批刑部官员, 也遭贬谪并著不准抵销。 慈禧没有想到的是, 继任刑部汉尚 书的赵舒翘, 与薛允升同为陕西人, 同 为律例专家, 却因为与死硬的保守派刚 毅走得太近而失去主心骨, 后来竟被八 国联军列为

8、 “祸首” 之一而被处死。 薛允 升坚持司法正义和良知, 短期内虽遭贬 降, 终究为这位老人换来了身后美名甚 至好运。司法的良知与坚持1896 年薛允升斩太监案新周刊 第 500 期封面文章 中华物典 中写到: 窥 一斑, 已深似海。 没有人洞悉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内涵, 没有人见证过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实物, 没有人能历数 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成果。 在日常生活、 文化礼制、 艺术 人文、 建筑营造、 潮流风尚的五个面向中, 到底哪个朝代 的中国人最会生活? 谁是中国古代的海淘族? 中国人是在 何时丢失仪式感的? 中国人的艺术修为到底是进化了还 是退化了? 又是谁护住了中国文脉? 中国古建和当代奇

9、幻 建筑谁更具 “空间精神” ? 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全球卖卖卖(贸易) 第一大国和全球买买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二大 国, 当代的中华物质文明正在超越民族性, 与世界合体。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有自信走进西方文明的现场, 鉴赏学 习交流; 今天的中国人也有了合适的时刻面对过往, 读取 中华物质文明的内存。 作为历史, 它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 造物史, 承载了中国人的生活秩序、 审美情趣、 礼仪制度 和人文思想。 作为遗产, 它丰盛但支离破碎, 被时光掩埋, 被烧被毁被抢被盗, 被人我之手所伤, 至今未复合归整。 作为营养, 它能为今天的中国人提供情感归属和身份认 同, 开启记忆和灵感

10、, 并在全球化时代不迷失于 “我是 谁” 。 一丝一绣, 一茶一瓷, 一碗一箸, 一爵一鼎, 一雕一 饰, 一冠一袍, 一阁一瓦, 一檐一榫, 一卷一碑, 一笔一画, 带着文明基因, 至今活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如果有谁说过中国文明是一种精神上的文明, 那么 这个人就是一个谎言制造者。 在中国, 精神的价值非 但从未与物质的价值相分离, 反而帮助人们尽情地享受 自己命里注定的生活。 ” (林语堂)南方人物周刊 第 516 期封面文章 失落的武林 中 写到: 从明朝戚继光 纪效新书 对拳术最早的记载、 中国 武术体系的形成, 到民国中华武术界的黄金三十年, 真实 的武林一直存活在古人典籍、 武侠

11、小说和口述历史当中, 传奇无数令人神往。 以 “武林” 一词指代武术界源自民国。 行走江湖, 学点 真功夫难, 开镖局的, 往往靠的是经营社会关系才能做好 买卖 宫白羽的 偷拳十二金钱镖 , 在某种意义上 成为现世的隐喻。 所谓高手多是业余爱好者。 武人阶层湮灭, 习拳者难 以营生。 职业化的过程伴随着门派内外的争斗, 也是利益 再分配的过程。 门派之间的利益纷争、 自说自话, 束缚了 武术融入现代市场的脚步。 从 “强国强种” 到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 再 到反真功夫运动、 群众性武术, 传统武术在西方坚船利炮 的刺激下复兴, 昙花一现, 进入大浪淘沙的百年现代化历 程。 如

12、今的武术被肢解成体操、 竞技体育、 健身修为之道 和空泛的文化符号, 真功夫失传, 师徒制变味, 尚武精神 没落, 又被席卷入利益交错的现代商业化浪潮。 有人哀叹贵族精神的没落。 也有人认为这种没落是 一种波浪式渐进的必然历程, 宛若京剧或是唐诗宋词应 时顺势而生。 风水轮流转, 传统文化的沧海桑田不必过度 夸大, 衰颓之下自有虔诚的信徒自得其乐, 走向小众化。法律文明巡礼之五十八(林晨 供稿)网剧内容改变与用户息息相关三联生活周刊 第 960 期封面文章 这些年, 我们正 在追的网剧 中写到: 过去几十年, 中国观众看剧不花一 分钱, 电视剧和网剧的盈利模式仅有广告一条渠道, 这种 将作品卖

13、给广告主的模式早已催生了影视行业诸多弊 端。 当观众开始为内容付费, 他们就取代了广告主, 成为 网剧制作者和视频网站平台争相讨好的对象。 至此, 我似乎理解了网剧的本质。 表面看, 网剧、 电视 剧是以播出平台为区分的剧种, 事实上, 二者最本质的区 别在于付费, 网剧并非为互联网而生, 它是为付费而生。 当观众开始付费, 开始用鼠标或手指投票, 网剧的内 容就完全不同了。 创作者考虑的不再是什么样的内容能 讨广告主欢心, 请哪个明星电视剧才最好卖。 他们要真正 开始研究观众的喜好, 中国影视剧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 距离从未如此贴近过。 在这里, 我们不想过多探讨所谓的商业逻辑、 行业前 景,

14、 相较于那一串串动辄过亿的数据, 我们更愿意探究, 在这场变革之下, 电视剧、 网剧的内容是如何被改变的。 毕竟, 这才是与每个为内容买单的用户息息相关的事。 专为同治帝、 慈禧太后编订的通俗读物 治平宝鉴 中, 恰好收录了唐代李朝隐严惩太监受到睿宗嘉奖的故事。 ( 故宫珍本 丛刊 第 341 册第 291 页)专家解析唐诗三百首 中的法律意识(下) 郝铁川(上海文史馆馆长)唐诗中蔑视礼教的诗篇主要有: 对孔子冷嘲热讽。 孔子自汉代就 不断受到褒封, 公元元年, 汉平帝刘衍 追封孔子为公爵, 称 “褒成宣尼公” 。 北 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公元 492 年) 改称孔子为 “文圣尼公” 。 北

15、周静帝于 大象二年(公元 580 年)恢复公爵之封, 号 “邹国公” 。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 元 581 年)尊孔子为 “先师尼父” 。 唐太 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尊 孔子为 “先圣” , 十一年又改成 “宣父” 。 乾封元年(公元 666 年), 唐高宗李治尊 孔子为 “太师” 。 天授元年(公元 690 年), 武则天执政时恢复公爵, 改号 “隆 道公” 。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 739 年), 唐 玄宗李隆基升孔子为王爵, 谥号 “文 宣” , 称 “文宣王” 。 但诗仙李白却借典 故说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 庐 山谣 寄卢侍御虚舟 )。 蔑视权贵。唐律

16、中的 “议、 减、 赎” 和 “官当” 的规定, 体现了礼教尊崇 权贵的精神。 而李白不以为然, 他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 颜?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批评一些皇帝不能爱惜人才。 赞 许背弃无道之君、 辞官而去的行为。 孟 浩然因写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被唐明皇贬谪。 后来有人打算再向朝 廷引荐孟浩然, 孟则拒绝。唐书孟浩然传 中记载:“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 偕至京师, 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 剧饮 欢甚。 或曰: 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曰: 业 已饮, 何恤他! 卒不赴。 朝宗怒, 辞行, 浩然不悔也。 ” 李白对孟浩然的这一行 为大加赞扬:“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 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 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 揖清芬。 ” 李白应诏造清平调三章, 后 为高力士所谮, 贵妃深恨之, 从中抑 止。 杜甫的 天末怀李白 就此事写道: “凉风起天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