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6743493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TOC课程教学大纲(定稿3ok)(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性质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通识必修课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编号课程编号07200101110720010111适用专业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先修课程先修课程总学时总学时6464学分数学分数4 4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各领域概念与知识,包括信息技术、进制和数据的表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知识;能熟练的应用Word、Excel、PPT 等软件工具。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计算思维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思维的能

2、力;通过小组调研完成微机模拟配置并填写配置清单,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通过小手册的设计、演示文稿制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技术能力。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切身体会信息的价值,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推行信息化建设树立正确的思想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前教师准备好 PPT、教学活动中的要求与内容、评分细则、教学活动中需要用的软硬件;学生则要按教师给定的章节进行预习,并根据选定主题,按教师提供的资料或相关网站进行课前知识的收集整理,为小组讨论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

3、各种课程活2动让学生构建该课程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和讨论,教师通过评分标准督促和鼓励学生完成每次的学习任务。每次活动结束后,要求各组学生分组进行发言与总结,并填写 BOL 评课表;教师需对每次活动进行评分与总结,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同时提供相应的参考网站和资料,以便学生课后拓展。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及进程安排1、课堂教学内容(共 32 学时)序号教学模块主要教学内容学时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概念与基础理论2进制的相关知识 2数据的表示21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数的表示与运算2硬件系统2微机性能指标22计算机系统软件基础与操作系统2WORD 应用2 3Office 办公应用

4、PPT 应用2计算机网络基础2计算机网络软硬件2互联网基础24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2算法基础2数据结构基础25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基础22、实验教学内容(共 32 学时)3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摘要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开出要求1实验环境介绍资源管理器与软件工具2综合性必做2高级语言程序的编辑与运行程序编写、编译、调试2验证性选做3Word 基础操作基本文档编辑、查找与替换、基本格式化2验证性必做4Word 版面排版图文混排与表格绘制应用2验证性必做5公文制作样式、邮件的合并2验证性必做6大型文档的排版论文或电子版报的编辑与排版2设计性必做7Excel 基础操作数据的录入与格式设置2验

5、证性必做8Excel 公式和函数利用公式和函数工资表数据进行计算2验证性必做9Excel 数据处理和图表数据处理与图表的建立 2验证性必做10Excel 综合应用用 Excel 设计和实现数据管理2设计性必做11PPT 的基础操作PPT 的设计与基本操作2验证性必做12PPT 的动画PPT 的动画制作2验证性必做13Office 综合练习Office 综合练习题2综合性必做14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网络配置、下载、邮件应用2综合性选做15数据库与表设计数据库介绍与建立,表的建立2综合性选做16综合复习考前综合练习2综合性选做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将教学班的学生分为 5 至 6 人

6、形成的讨论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竞赛和情景游戏组织教学;在实践课中通过分组教学、任务驱动方式来4完成实验课的教学。本课程需要配备一间多媒体教室,并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免费实验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配备学生助教(也可采用组长负责制)会有更好的效果。各教学单元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安排如下表。单元名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策略所需资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了解各种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理解编码与解码过程,掌握常用的数制转换;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情景游戏小组竞赛师生交流PPT 图片与动画展示教学讲义、教学 PPT、游戏的工具,竞赛活动说明计算机系统了解

7、计算机硬件逻辑系统,理解计算机工作过程,熟悉微机配置的性能指标;掌握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了解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课堂讲授角色扮演小组展示社会调查教学讲义、教学 PPT、小组展示的 PPT、评分标准说明OFFICE办公应用掌握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7 的使用;掌握电子表格软件 Excel2007 的使用;掌握演示文稿软件 PowerPoint2007 的使用; 实验室演示和练习课后实践练习任务驱动小组展示与答辩实验案例、上机操作题、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任务书、课后拓展资料计算机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理解 OSI 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的功能;熟悉网络中的硬件和软件,掌握网络的协议,IP

8、地址的划分;了解互联网的应用;了解信息安全的要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主要特征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课堂讲授师生交流情景设想(物流流程设计与 OSI 模型结合)学生讲课教学讲义教学 PPT二级公共基础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理解排序和查找算法;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树的特点,二叉树概念,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遍历算法;了解程序教师讲授视频教学舞蹈表演知识游戏教学讲义、教学 PPT、实验练习题、计算机公共基础知5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特点;掌握软件的定义,理解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掌握软件测试过程四个步骤及软件质量评价的标准;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概念,理解数据设计

9、的步骤以及 E-R 图和范式;实验练习识的练习题、排序算法影片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考核为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教学中四次活动计入评价之中。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 50%)和期末成绩(占 50%)两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核的形式为全校统一组织该课程无纸化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四次任务活动及考勤结果。四次活动的方案与评分细则详见附录。平时成绩(满分 100 分)=活动一 微机配置(占 20%)+活动二 设计小手册(占20%)+活动三 设计和实现数据清单管理(占 20%)+活动四 信息安全学生授课(占20%) +考勤(10%)+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浮动分数(10%)活动的分数在活动进行时

10、由全班同学打分(本组不参与评分) ,取平均分及教师所评分数为最后得分。六、选用教材陈振主编,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年 7 月。七、参考资料1)M.Bell 编著,孙俊峰、杨帆译, 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1 月。2)董卫军编著, 计算机导论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年 5 月。63)解文彬,逯燕玲主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年 6月。4)章晓英、王红主编, office 办公软件案例教程 ,科技术出版社,2011 年 12月。5)夏耘、黄小瑜主编, 计算思维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年 8

11、 月。6)陈国良,王志强编著, 计算思维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 10 月。7)教育考试中心编, 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八、相关网站与主页http:/:8088 http:/ 郭红宇、高海波参与讨论人:陈振、杨成群、徐红、杨顺系(教研室)审核人: 学院审核人: 日期: 2013 年 5 月 16 日7附录:活动一:微机配置(本次活动在第 4 教学周实施)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熟悉微机的各个组成部件;理解主要部件的(CPU、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的性能指标)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使小组增强团队凝聚力。二、活

12、动前期工作为完成本次活动,教师需要讲解硬件的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并在讲解完此次课后马上布置此任务。1、在讲解逻辑系统之后,展示一个微机配置的方案,并以一个主要部件(例如CPU)讲解其性能指标。2、教师布置活动一的任务(见活动一任务内容) ,并说明评分细则。3、组内进行协商,做具体分工。4、活动布置三至四天后,教师对各组进行分小组辅导,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活动的后续进行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活动任务内容第一步:每组调查一台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搜集资料,包括性能指标和调查过程的材料(配照片) 。第二步:将各个部件的性能指标不理解术语分工给每个组成员进行查阅,理解其意思;最后再进行汇总

13、和组内讨论。8第三步:制作 PPT,为活动一的讲解做准备。第四步:上交所有的资料,由课代表进行汇总。四、活动流程1、此次活动将安排在第 4 周进行。2、课代表组织小组抽签决定展示的顺序。3、讲解每组调查对象的各部件性能指标,讲解的具体要求如下:1)案例中要说明配置微机的用途,对于重点部件(例如 CPU、主板、内存、显示器等)的性能指标要说明清楚,对于技术术语要有自己的理解。2)在进行说明时,小组要有合作与角色的分工。3)时间不能超过 5 分钟。4、用两分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问题是关于硬件系统或微机配置性能指标相关知识。5、所有小组完成后,用 5 分钟进行发言总结。五、活动评分细则项目分值备注

14、PPT 文档15美观,清晰,图文并茂。资料完整分5调查研究的原始资料是否具体,过程是否真实微机部件组成以及性能指标的展示20微机部件是否完整,指标是否清晰。重点部件性能详细解说30相关术语是否能有自己的理解,理解是否正确。回答问题20本次展示时,随机抽查的问题是否回答正确,9答错一问不计分。小组协作10小组是否团结协作,人人参与。总计100六、后续活动第一步:将全部的活动资料发布到班级群共享空间;第二步: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分析各小组的微机性能和价格,并确定一份性价比排行榜。小组上交一份书面作业,要求用 A4 纸单面打印。署上小组名、日期及参与人的签名。10活动二 设计小手册(本次活动在第 8

15、教学周实施)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熟悉掌握 Word 的各项操作,包括文档的基本编排,对象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制作,目录自动生成,页眉与页脚的设置,页面的设置;全面了解整个任务的编排过程与顺序,为今后大四的论文编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活动前期工作本次必须在讲解 Word 的第二课之后,第三课之前布置本次活动任务。在活动演示的交付的前一周必须交付给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在活动演示的前一天将活动的成果发给课代表,用 U 盘存储,并于活动时间带来。1、教师通过一个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编书的过程。2、教师布置活动二的任务(见活动二任务内容) ,并说明评分细则。3、然后公布约五个选题,选题如下:

16、1) 信息安全2) 手机使用技巧3) 网络应用4) 常用工具软件介绍5) 与专业相关的网站介绍4、各组讨论后确定本组的选题,课代表登记各组选题。5、项目组初步分工。三、活动任务内容1、设计小手册(编书)任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封面、前言、目录、正文内容、封11底2、具体要求主要包括:1)封面与封底:封面必须要求原创(如 word 中对象的使用与组合),自己设计并用 Word 定稿;封底(即背面)须写上组名、组员扮演角色名称和日期。例如:总编,策划,美工,记者等(可自定角色名称但要求有具体分工说明)2)前言:说明此书的目的,制作过程,体会与感悟3)正文:至少三章(视组员而定) ,每章页数至少二页,且须在正文包含适当的表格或图片(图片编号在下,表格编号在上) 4)页眉和页脚的设置:同计算机教材类似;每章不同,但封面、封底、目录页均无页眉、页脚5)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须为自定义大小(宽 10.5 cm,高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