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673398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 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 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 1 - 20142014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莆田教招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思路探讨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一是从文体特征进行确定。文言文包含众多文体,如序、游记、策论、小品、专辑、散文等,文体特征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存在一定的影响。二是从文章内容确定。不同的文言文材料,其用词、祖居、思想、主旨等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确定受其影响巨大。三是从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进行确定。根据学生的具体

2、情况,考虑“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依据文言文的特殊性以及新课标有关教学要求,文言文教学基本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古代汉语字典、辞典;(2)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或判定某个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3)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或辨别某个实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4)更根据上下文语境区分或辨别出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5)能根据原文的基本意思,将指定的文言语段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6)能根据要求在文中划出(标示)符合要求的字词、句段;(7)能归纳出所阅读的文言文材料的内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该文言文材料的中心意思。(8)能用自己的话分析、概括出在

3、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观点或态度;2014 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 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 2 - (9)能用自己的话评析阅读材料中的形象、语言风格、特色和表达技巧;(10)能有条理的恰当的用自己的话清晰的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11)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之与教科书中对该篇课文的教学要求相结合,确定较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下面中公讲师程鑫附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4、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思路。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发出的人生感慨,逐渐形成豁达宽广的胸襟。二、教学重难点品物文字的精妙、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三、教学过程(一)贴近生活,导入话题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可是否有过夜游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跟着苏轼夜游一番,相信在赏景之余,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快速进入文本。)(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2014 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 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

5、3 - 1.初读文本,注意语音(正确、流畅),整体感知。思考: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2.听读文本,进入情境,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初步感受夜游之美,学生自由交流听读体验。思考:这次夜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交流感悟的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体味情感。对关键词句则出示比较阅读的材料或用“去字法“比读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屏幕展示:(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素食记承天寺夜游)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怀民未寝,相与

6、步于中庭。通过比较发现,苏轼与怀民相知相怜相通的友情给这次夜游带来了信息,学生也由此感受到了夜游的情美。(设计说明: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体特点和字词积累。通过听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仅品味了“言“美,而且为下面探究“文“美奠定了基础。同时,以读促思,既注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又能穿插解决“言“的理解,使“言“与“文“得到统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苏轼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人推见清朗空明的月色。学生不仅由此感受到了景美,而且也体会到了语言的精炼传神之美。)(三)补白文本,品悟情感1.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思考:这次夜游给苏轼留下了怎样特别的感受?屏幕展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7、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仆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时家在南都,独与儿子迈来郡中,无一人旧识者。(赠别王文甫)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满庭芳归去来兮)2014 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 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 4 - 谪居黄州五年,今日离泗州北行元丰八年正月四日书。(泗岸喜题)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文本细读和对补充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短短的84个字中,对时间的交代就花了10个字。而类似

8、的情形在同时期的作品中也有,但往往是苏轼离开或达到人生又一驿站的特殊日子。由此可见,这次夜游在苏轼看来,同样具有不寻常的意义。2.那么,这次夜游对于贬居黄州的苏轼来说,究竟以为着什么呢?屏幕展示: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宿望湖楼再和 ,熙宁五年即1072年,苏轼37岁,任杭州通判。)花堪不语人堪哑,是恐卿空塌?流水覆流觞,既是相知,何剪巴山话?(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宋神宗元丰元年即1078年,苏轼43岁,知徐州。)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欲来修竹鸣。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

9、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事,故作一绝 ,元丰三年即1080年,苏轼45岁,初谪居黄州时作。)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通过对补充资料的比较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首先,苏轼有强烈的“夜游“情结,这有他的作品为证,既有早年写下的夜行观星 ,又有万年作的天庆观乳泉赋 ,虽然篇目所占比例不多,但几乎都是传世名篇,如中秋见月和子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等。其次,“夜游“的背景不同,情感夜游差异,如宿望湖楼再和表现的是一位耽于玩乐的年轻诗人,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感叹的是岁月之飘忽,而初谪

10、黄州的苏轼抒发的又是他对遭遇的宿命之感。那么承天寺的这次夜游是一次单纯的消遣,还是一次积郁情感的逃离呢?从文本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夜游的动因(月色入户)、夜游的心境(欣然起行),还是夜游的方式(相与步于中庭)、夜游的赏景(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宁静欣悦的氛围,这源于作者宁静欣悦的心境。此时夜游已然成为苏轼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在大约作于同时的一些作品中都能得到印证。屏幕展示: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1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2014 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莆田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备考 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 5 -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吾兄弟俱老矣,当一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与子明兄书)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句抒情文字,说说此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进行互文对读

12、,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能够获得相对一致的理解,这应该是学习经典文本的基本收获。)(四)拓展延读,扩写积累1.课后阅读苏东坡转(林语堂著)、 文化苦旅东坡突围(余秋雨著)2.扩写积累:以第一人称扩写这篇小品文。(设计说明: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最基本的理解后,做适当的延读拓写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实现语文知识向语文素养的转化。)想要设计合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案,需要准确的把握文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当然,更需要一定篇目教案的书写练习。2014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资料:福建莆田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