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中的普遍性、差异性与融通性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18855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7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研究中的普遍性、差异性与融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研究中的普遍性、差异性与融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研究中的普遍性、差异性与融通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责任编辑: 周玉宁王 昉电话:(010) 65914510电子信箱: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理论与争鸣文学研究中的普遍性、 差异性与融通性对话文艺理论家黄维樑教授张昊臣李嘉璐20世纪后半叶以来,差异性日益成为文学 研究的重要诉求。在文学批评领域,阐释学、 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的汇流,加强了读者的自 由阐释空间;在比较文学领域,后殖民主义和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彰显了不同文化的异质性 和独特性;在哲学形而上维度,文学的本质、 通律、共性,遭到了“反本质主义”一轮又一 轮的批判和拆解。可以说,普遍性与差异性这 两种诉求的张力,是现代性危机在文学研究领 域的集中体现。回顾大陆学术界近年来就“比

2、 较文学中国学派” 、 “失语症” 、 “古代文论的现 代转换” 、 “文学批评的科学化”等命题的几场 重要讨论,几乎都无法避开这一问题域。黄维 樑教授不仅有着丰富的跨文化学术背景,还有 着深厚的古典学术功底,在面对文学研究领域 的各种争论各种问题时,始终秉持着理性的立 场和独到的视角。文学批评应在主观中力求客观张昊臣:黄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 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您在 四川省比较文学协会第十届年会上做了题为 锦上添花:刘勰、钱锺书 20 世纪西方文论 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当前文学批评的两 个不健康现象:一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艰涩 化和概念化;二是在恶性西化的潮流中,这

3、种 艰涩化也成为汉语批评界的一个隐忧。我想,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之 一就是文学批评有一种“成为科学的冲动” 。加 拿大学者弗莱在其批评的剖析中就提到过 两点:文学批评不能成为文学作品的附庸,它 自己要成为独立的学科;这门独立学科必须是 一门严格的科学。我觉得,20 世纪“语言转 向”后,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等批 评模式的这种科学化倾向,是西方人文研究固 有传统的一个承续:古希腊哲人将“知识”和 “意见”相对,认为“意见”是个别性的、囿于 洞穴之中的,也是不可靠的;而对理念有所洞 见的“知识”则必须从“意见”中超拔出来。 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一直致力于成为一门严格

4、 的科学,与哲学相关联的诗学、文论都深受影 响。其实,科学化倾向背后存在这样一种预 设: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稳定的、客观的,也是 可以分享和传达的。与这种科学化的批评模式 相对的,是您曾在从文心雕龙到人间 词话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中专文探 讨过西方印象式批评和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传 统。这种感悟式的批评模式比较容易贴着文学 文本的脉络纹理展开,但却不免流于主观甚至 随意。您对这两种批评模式之间的张力关系怎 么看? 黄维樑:先说科学化。将文学批评建立成 一门科学是可以的,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理解 “科学”的内涵。如果说这个“科学”是指证据 的充分性,推论的严密性,体系的完备性和分 析的精准化,那么这本身是人

5、文社会科学所应 有的精神,也是文学批评应有的态度。可是, 假如“科学”是指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 那么将文学批评建立成一门这样的科学则根本 不可能。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和预见性,有 基于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的一整套客观标准。 但文学批评的主观因素确实太多。比如你研究 一位作家,涉及到作家的地位、影响、评价, 等等,有褒有贬,研究者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 资料,以不断地接近客观。但即使如此,文学 批评家在下判断的时候,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 主观因素。所以,文学批评的客观之中渗透着 主观,文学批评只能在主观中力求客观,却无 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到绝对客观。我认为弗莱 所说的文学批评要成为“科学” ,应是就

6、第一种 意义而言的。 再说两种批评模式的关系。我们知道, “新 批评”就带有刚才我们说的“科学化”精神。 比如它的“细读法” ,乃通过细密的阅读和精细 的分析,来探讨作品的结构、反讽、象征等诸 多方面。但问题是:这种批评方法可以分析短 篇小说、诗歌,却怎样去分析莫言那样的 10 部、8部长篇小说!光是一部 生死疲劳 就 令你“阅读疲劳”了。因此,在分析长篇的大 部头作品时,总免不了粗的、略的、印象式 的、感悟式的评论。有一些片段可以细读,可 以“科学化”地分析,但在对作品的总体把握 上,不同的读者还是会带入不同的感觉、印 象也就是主观性。这种张力的存在是持续 的,很难消解。张昊臣:结构主义落潮

7、之后,有一种新的 批评倾向:特别强调不同解释者的主体性。在 这个意义上,阐释学、接受理论和解构主义的 解读策略几乎形成一个汇流,共同消解着文本 的“原初之意” 。甚至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中,不 同文学文本之间、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之间的 边界业已消解,文本被分割和重组,以印证各 种理论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批评 的目的不是为了解读文本,而是通过咬碎、吃 掉文本后得到一种自我确证。甚至这种思路发 展到极端,竟表现为“一切理解都是误解” 、 “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批评观。我觉得这种批 评模式虽然有利于彰显出不同批评者的差异 性,但是它无论在理论建构还是批评实践上, 都是“破”有余而“立”不足。这种批

8、评倾向 的背后,是一种哲学和美学上的“反本质主 义” 。 “反本质主义”本身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但在一些国内外的“后学”新锐那里, “反本质 主义”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成为一切思考的当 然前提。您怎么看? 黄维樑:你对现在的批评状况很有认识, 的确如此。我想,如果一个理论家、批评家从 事批评的目的,是找一些作品来印证自己的理论,这是他的自由。我也一直强调:我从没有 否定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这些理论、这些 不同的解读方法,确实让我们看到文学的一些 问题,一些新的方面。这是难能可贵之处。 “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我记得艾布拉姆斯 在批判解构主义的这种“误读”理论时说:如 果我们相信并践行“一切阅读都

9、是误读”这种 夸张之说,那么,这种批评无疑是一种自杀性 行为。不少作品确实具有多义性、意义的不确 定性。比如李商隐的锦瑟 ,历史上有很多种 不同说法:有说是悼念亡妻的,有说是写诗人 与几个女子的恋爱的,有说是抒发诗人怀才不 遇之慨的,有说三四五六句是描写适、怨、 清和几种音乐的风调,也有说是李商隐诗集的 序诗人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 ,这是夸张之语。对Hamlet、对锦瑟解 释纵然很多,但不可能有一千种吧。 “所有的解 释都是误解” ?说李白的静夜思 、余光中的 乡愁 写的是乡愁,而这样的解释是误解? 红楼梦 书名就提示“人生如梦” ,不是吗? 有些解释还是大家所公认的。如果“所

10、有的解 释都是误解” , 学生在考卷上回答对 静夜 思 红楼梦的看法,老师批阅卷子时不是给 他100分就是给他0分。所有解释都是错误解释 不是100分就是0分。我不认同“所有的解释都 是误解”这个说法。文学作品成为经典 自有其内在品质李嘉璐:黄教授,您在报告中提到:文学 批评理论旨在回答三个问题:作品写的是什 么?怎样写的?成就如何?您认为:19世纪及 以前的中西文学批评理论已经可以充分地回答 上述三个问题。但是,如果在20世纪西方文学 理论的语境下,这三个问题的问题意识似乎都 有所转换。我们就以作品的成就高低为例。传 统文学批评中,成就高低作为一个既定事实, 批评者更多从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等

11、方面,认 证其成就,剖析出作品所彰显的人性品质和美 学风格;但如果我们以米歇尔 福柯的知识考古 学和权力系谱学视角来看,一部经典之所以为 “经典” ,有一个复杂的“经典化”过程,其背 后有各种权力、习惯和制度的运作。您认为, 前述三个问题在现代文学研究中还足够吗? 黄维樑:一部作品成为经典背后确实有很 多因素,有政治因素。比如在上个世纪四五十 年代,鲁迅的地位很高,他的作品被解读为对 封建制度的反抗,为受压迫人民请命。这和毛 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其他言论有 关。除了政治因素,还有商业因素、学院批评 的因素、媒体宣传的因素等。一部经典的形成 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这个过程背后确实有 福

12、柯所说的知识权力在运作。所以,20世纪西 方批评理论对传统的文学批评有一些补充,这 个我前面已说过。经典的形成需要历史的淘 洗,至少要一百几十年。鲁迅的作品在其发表 初期,到毛泽东时代,再到今天,都受到不同 程度的赞赏。其成为经典的背后虽然有各种权 力的操作,但是其作品内部深刻的思想性和持 久的艺术性却历久弥新。张昊臣:就是说,两部都很优秀的作品, 哪一部受到认可的程度高一些,确实受到各种 权力的影响,也受到历史因素、时代因素的制 约;但是如果这部作品本身就很单薄,很平 庸,即使有权力之手将之推上去,随着时间的 发展,它迟早也会落下来。经典作品外部的权 力运作,无法遮蔽其内部的思想艺术品质。

13、黄维樑:而评价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 也就是前面说的成就高低,19世纪及以前的中 西文学批评理论已经可以胜任。我以前就结合 对文心雕龙和西方文论的比较研究,提出 过说:一观体位,即作品的主题、体裁、形 式、结构和整体风格;二观事义,即题材、内 容、用事、用典;三观置辞,即修辞手法;四 观宫商 (宫商一观可纳入置辞) ,即作品的声 调、押韵、节奏;五观奇正,即在与同时代作 品中比较,以察其是正统还是新奇;六观通 变,即与前代作品比较,以察其继承与创新。 “六观”作为实际批评的架构,有其普遍的应用 价值。20世纪种种理论思潮此消彼长,自有其 可观之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转换前述三个问 题 (作品写的

14、是什么?怎样写的?成就如 何? ) , 或对三个问题作革命性的补充。我常 说,中国四大奇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什么时候被评定的?是用20世纪的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文化研究才评定出来的吗?古代经 典作品的地位,不是在这些现代理论出现以前 就已有公论了吗?还有,一个多世纪以来,诺 贝尔文学奖的赞词,哪一篇用到了后现代主 义、解构主义、诠释学的理论呢!文学的核心价值是存在的李嘉璐:您谈到用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 代文论进行比较,我想就此切入到比较文学领 域。在谈到中西文化是否可以相互通约、是大 同小异还是小同大异问题上,比较文学界有两 种声音。一种是以钱锺书为代表的“东海西 海,心理攸同”说,

15、主张求同;另一种是以法 国汉学家弗朗索瓦 于连为代表,他对钱锺书有 很尖锐的批评,旨在立异。我拜读您的文章, 感觉您是主张可通约的。那么,这个“可通 约”是在什么层面上?又如何可能? 黄维樑:对,我是赞同钱锺书的。但这确 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无法说清, 我也只能简单说几点。人类有很多核心价值, 比如说仁、义、礼、智、信;比如自由、民 主。这些核心价值并不是一下子摆在那里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会变化,但 是在一个稳定的历史时段,它是普遍有效的, 是整体人类所认同的。具体到文学,我们也可 以 找 到 一 些 核 心 价 值 。 比 如 说 “ 炳 耀 仁 孝” (文心雕龙语)

16、 ,丰富的想象,精妙的 修辞,严谨的结构文化、文学的核心价值 是存在的。 基于此,我认为中西文化有其“大 同” ,也就是钱锺书所谓的“东海西海,心理攸 同。 ”当然也有不同,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 究视角,譬如曹顺庆教授近年提出的变异学。 苏东坡说: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 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 。从“变”的角度切入,是一个变异学的视 角;从“不变”的角度切入,则是心同理同的 视角。我认为苏东坡的这个说法很有智慧。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文论李嘉璐:变异学的提出我觉得还有两点值 得考虑:一是针对早期“求同”思维下“X+ Y”的机械比附研究, “求异”确实带来刚才您 说的那种新的视野;二是从理论质态上看,变 异学不仅是一种学理陈说,更是一种策略,一 种姿态,一种立场对这个策略、姿态和立 场,如果我们不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政治语 境中去观看的话,就很难读出它深层的意味来。 张昊臣:我觉得这个跟比较文学这门学科 产生的背景也有关。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