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71706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可研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可研报告南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可研报告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11.1 自然概况自然概况1.1.11.1.1 地理位置、区域面积地理位置、区域面积南票区地处辽宁西部丘陵山区, 居葫芦岛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3312052 ,北纬 40124112南与葫芦岛市连山区接壤,西北与朝阳市朝阳县为邻东北与凌海市为邻。地貌格局大体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连绵起伏纵贯全区,其山峦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西北多丘陵,东南有少量平地。全区总面积为 512 平方公里,东西长 36 公里,南北宽 24 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 11.2 万亩,平地、坡地、山地各

2、占 1/3。1.1.21.1.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南票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风速为 3.8 米/秒。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风向。历年最大平均风速5.8 米/秒。多年平均气温为 9.2。1 月气温最低,平均为8.4,平均最低气温为 13.8;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4.1,平均最高气温为 28.1。历史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26.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 41.5。结冻期为 11 月上旬,化通期为 3 月下旬。2多年无霜期为 186 天,初霜日期为 10 月 11 日,终霜日期为4 月 7 日。全年日照时数为 2681 小时,多年平均10以上积温为 3609。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0

3、%。年平均降水量为 600.6 毫米,年际和年内间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 70%集中在 6 月、7 月、8 月三个月。年际间最大降水量为916 毫米,发生在 1959 年。最小降水量为 382 毫米,发生在1999 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193.4 毫米,是降水量的近 2 倍。1.1.31.1.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南票区的地貌格局大体为: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地质构造属于华北陆台地燕山准地槽,山脉连绵起伏纵贯全区,其山峦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区内较大的山峰有四座,歪桃山、棋盘山、牛心山、香炉山,最高峰为歪桃山,海拨 547 米,座落在缸窑岭镇境内,最低的是黄土坎乡孤家子村,海拨 56 米,全区平均

4、海拨高度为 230 米。区政府所在地黄甲屯海拨高度为 100 米,西北多丘陵,东南有少量平地。1.1.41.1.4 土壤类型及肥力土壤类型及肥力根据南票区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区各类土壤总面积为76.7325 万亩,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土、草甸土、其中棕壤土是该区的主要土壤,总面积 74.2575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96.77%,草甸土总面积 0.8168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3.23%。全区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 1.2%,全氮 0.102%,速效磷326.9PPm,速效钾 146 PPm,PH 值 6.79,全区土壤呈中性偏酸,南票区耕型土壤总体上为:缺有机质少钾贫氮。1.1.51.1.5

5、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状况根据南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全区水资源总量为 8040.21 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6590 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 3268.05 万立方米,地表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817.84 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 2279.49 万立方米。根据专家估测,只要统筹规划,合理建设蓄水方塘、提水站等综合设施,充分利用地表水;通过打机电井等手段,合理开采地下水,完全能够满足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对水资源的需要。1.1.61.1.6 土地构成土地构成南票区土地总面积 76.7325 万亩,其中:耕地园地面积18.09 万亩,占总面积 23.58%,其中果树 6.8 万亩;林地

6、面积 20.5万亩,占总面积 26.7%,其中用材林 2.8 万亩,防护林 8.1 万亩,薪碳林 0.53 万亩,经济林大枣 3 万亩;水面面积 1.93 万亩,占总面积 2.52%;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 4.17 万亩,占总面积5.43%;交通用地面积 0.74 万亩,占总面积 0.96%;未利用地面积 31.3025 万亩,占总面积 40.79%。从全区看,总的状况是土地多,人均耕地少,土地利用程度不够。1.1.71.1.7 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经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4试中心(沈阳) ,对南票区的土壤、大气、水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符合

7、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1.2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1.2.11.2.1 人口及劳动力人口及劳动力南票区现有 4 个乡镇、7 个街道办事处,61 个行政村,总户数 4.8 万户,14.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7.9 万人,农村劳动力3.37 万人。1.2.21.2.2 农业生产现状农业生产现状近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进取、奋力开拓,农业生产、农事企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1 1、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在 9 万亩左右,以清种玉米为主,粮食单产亩

8、平均 350-400 公斤,常年稳定在 3 万吨。2 2、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建设2008 年省农委下发了20082010 年辽宁省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辽农发200845 号)和关于大力发展我省设施农业的意见 (辽农发200846 号)文件,在全省发展设施农业,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我区抓住此次机遇,掀起了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的高潮,设施小区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现已建设小区5113 个、占地面积 0.565 万亩。暖池塘镇北边的黄瓜已成为我区无公害蔬菜的特色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3 3、果业生产、果业生产以特色、品质、规模为中心,以果树管理为重点,加速老果树更新换代,实现规模化生产

9、。现有果树 3 万亩、240 万株,以梨、李子、葡萄为主。葡萄是我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在葫芦岛市暖池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葡萄产业发展迅速且发展态势良好,基本形成了以暖池塘镇为主的“暖池”无公害、绿色红提葡萄生产基地,现已发展 5000 亩。“暖池”牌晚红葡萄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色泽好、甜度高、果粒大、无污染等优良特性,深受市场青睐,葡萄销售供不应求。4 4、其他、其他农事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注册了“暖池”牌农产品商标, “暖池”牌葡萄获得辽宁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葫芦岛市东沟畜牧业有限公司、葫芦岛市南票区百信饲料厂、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双山饲料厂等 3 家企业

10、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2 个,其中在工商注册 36 个;葫芦岛市暖池葡萄专业合作社为国家级示范国家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 3 个;市级市级示范社示范社 4 4 个个。1.31.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61.3.11.3.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全区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增强,荒山绿化面积逐年扩大。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全区广大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在以农田基本建设和山区建设为重点的农建“大禹杯”竞赛中,连续 13 年获

11、省奖杯,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为“两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近年来的节水灌溉工程和退耕还林还果建设中,同样一如既往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全区农业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截止到2009 年末,全区共有机电井 198 眼(其中深井 16 眼、大口井182 眼) 。水利设施管护主体以拍卖、租赁、承包形式为主,由个人负责管护。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措施,建立管护队伍,明确管护职责。1.3.21.3.2 农业机械与农机服务农业机械与农机服务全区各级农机服务组织 7 个,其中:区级农机服务中心站 1 个,乡镇级农机管理服务站 5 个。全区现有农机总动力 6.4 万千瓦,其中拖拉机 4

12、04 台 0.8 万千瓦,农用汽车、三轮车 2437台 3.68 万千瓦,各种配套农机具 287 台。年机播面积 2.2 万亩。农业运输 102 万吨公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完成精少量播种面积1.38 万亩,深施化肥面积 2.2 万亩。71.3.31.3.3 交通交通南票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葫芦岛市东北,地处葫芦岛市、锦州市、朝阳市的三市市区的三角中心地带,南距葫芦岛市区 65公里,东距锦州市区 43 公里,北距朝阳市区 65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内有锦州至南票的列车,南票矿务局内的铁路呈人字形走向,从东至西横贯全区,锦朝高速公路在我区东北部设有出口。省二级公路朝阳锦州港的疏港公路贯穿我区全境

13、,区内有县区级公路 2 条,乡级公路 4 条,村村通油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 230.399 公里。1.3.41.3.4 电力通讯电力通讯电力供应充足,东北电网覆盖全区,农村一期、二期电网改造已于 2002 年底全部结束。全区信息通讯已接入国内、国际长途自动交换网,城乡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以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成倍增长。邮政业务迅速便捷,安全可靠。实现了固定、移动通信全区通话无死角。第二章第二章 葡萄产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葡萄产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南票区位于葫芦岛市东北远离市区,人多地少,全区人均耕地 1.26 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2.31 亩。虽然经

14、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旱灾频繁,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春季干旱少雨,伏旱秋吊现象常年发生,素有“十8年九旱”之称。尤其是 19992003 年连续五年的旱灾,农业大幅减产,大片树木被旱死,农业和财政收入下降,农村返贫人口增加。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造成全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的客观因素,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南票区处于资源枯竭、经济转型期,在未被利用的土地和耕地上进行葡萄产业开发,能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2.12.1 必要性必要性2.1.

15、12.1.1 实施葡萄产业开发是南票区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实施葡萄产业开发是南票区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迫切需要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到冲击最大之一的就是农业。成本高、效益低、品种差,是我国农产品的现状,为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必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作物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南票矿务局为省属国有煤炭企业,行政区划在葫芦岛市南票区,全局有职工 1 万多人。由于资源枯竭,2007年国家已批准破产改制,随着矿务局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加之南票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失地农民的增加,我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在未被利用的土地和耕地上进行葡萄产业开发,解决部分失

16、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显得十分重要。92.1.22.1.2 实行葡萄产业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实行葡萄产业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南票区作为城区,所属农村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但目前 4 个乡镇及九龙街道在山、水、林、田、路各个方面的治理力度还很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部分村民仍处于贫困状态,如果仅靠自身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通过实施葡萄产业综合开发,才能使农业生产得到推动,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2.1.32.1.3 实施葡萄产业综合开发,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实施葡萄产业综合开发,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收的有效途径南票区土地总面积 76.7325 万亩,有未利用地面积 31.3025万亩,占总面积 40.79%,发展潜力巨大,农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4620 元,如何使这部分人口尽快富裕起来,缩小城乡差别。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