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14603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52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建瓴新型大国关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索建瓴探索建瓴 “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 第第八八届中美届中美战略战略核核动态战略对话动态战略对话 会议报告会议报告 拉尔夫科萨, 大卫桑托罗 问题与分析 第 14 卷,第 9 期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3年 11 月 4 日-5 日 太平洋论坛太平洋论坛,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CSIS) 设在檀香山的太平洋论坛(www.pacforum.org)是总部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亚太地区研究中心。论坛的议题包括当前和新兴的政治,安全,经济,商业和海洋政策问题,致力于与该地区学术,政府和企业界的领袖人物进行对话。 太平洋论坛成立于 1975

2、 年,与环太平洋各地区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 借鉴亚洲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普及项目研究主要分析成果, 为该地区的决策者,政府和公众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1 探索建瓴一个“新型大国关系”探索建瓴一个“新型大国关系” 第八届中美战略核动态战略对话第八届中美战略核动态战略对话 20132013 年年 1111 月月 4 4 日日- -5 5 日日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议报告会议报告 拉尔夫科萨拉尔夫科萨, ,大卫桑托罗大卫桑托罗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于2013年6月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峰会时所承诺的在两国之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为中美双边关系奠定了一

3、个高度积极的基调。并提供了一个积极有效的框架,来推进中美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及更好地管理竞争),包括仍然没有举行官方双边对话的核战略领域,其中存在的关键分歧。 为加深中国和美国之间双边了解及互信,并为最终促成中美官方正式的核战略动态对话作准备/支持,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太平洋论坛(Pacific Forum, CSIS),和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CFISS),于2013年11月3-5日,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心之先进系统和概念项目(NPS-PASCC) 和美国国防部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 的支持下,共同主办了第八届中美战略核战略动态对话。 第八届中美战略核战略动态对

4、话汇聚了大约85名来自中方和美方的专家,政府官员,军队军官和观察员及太平洋论坛青年领袖以个人身份出席战略对话。中方派出了资深代表团,中方与会人员资历与去年的会议持平,包括几位现役的“二星”将领,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重要代表。与会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非公开讨论,重点讨论了核战略关系,当前的核扩散挑战,核政策和部队现代化、导弹防御、太空合作,危机管理和建立信任措施,并在以发展太空行为准则和军控核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小型工作组模式)的深入探讨对话。 2 在会议之余,美国代表团首次在中美战略核战略动态对话过程中,获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开展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讨论,期间副总参谋长

5、表达了对继续开展此类的中美军方对话活动给予高度政治支持。 战略环境战略环境 美方与会发言者以通过审视地缘政治与潜在战略因素来探讨核问题可能对中美双边关系造成的影响,由此展开了本阶段的会议。他解释说,中美战略环境自本世纪初以来已经改变了不少。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和中国洞悉其双边关系将会是占主导地位的地缘政治要素。双方都知道这一双边关系将包含合作与竞争的混合因素。双方也意识到新的大国的崛起通常导致冲突,并希望避免让竞争成为冷战之类的对抗。这就是为什么双方都强调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的原因,支持美国着重于“和平”和中国侧重于“崛起”。 然而中美双方各有顾虑。中方担心美国不接受其崛起并试图牵制中

6、国。美方则担心,视中国的崛起可以取代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上传统的角色和影响力。因此,中国着重于反介入和海军能力,美国以开发空海一体战指挥系统(ASB)概念作为回应。核武军备竞赛随中美战略环境变化若隐若现。中美两国相信双方之间没有足以冒互相核攻击风险的重大利益冲突,但仍对对方持有疑虑。中方顾虑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意在针对中国,美方则对中国的核现代化有所顾虑,担心谋求超越“最低限度核威慑能力”,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战略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美方与会发言者认为,改善战略环境应优先处理两项任务。在短期内,双方的任务是确保双方的相互猜疑和顾虑不会增加导致军事行动的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今天的海事领域,也许明天的网络

7、领域似乎是此类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合乎逻辑的地方。这使得我们必须讨论危机管理,增强互信和安全构建措施,美国及其联盟在太平洋地区的作用,美俄军备控制的前景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长期的任务是构建一个偏重于合作而非对抗的未来前景。这包括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来使双方建立以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习近平主席呼吁建立一个“新型大国关系”是充满希望的一步,因为它表明这一未来前景建立在合作3 的基础上,同时确认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理所当然地,短期和长期任务都提倡加强美国和中国官方之间的正式对话。 在阐明安纳伯格庄园峰会为加强中美双边关系包括核战略问题合作,提供了一个积极有效的框架后,中方与会发言者的发言着重于军备控制。

8、他解释说,赞同美俄核军控取得实质性进展,和肯定了奥巴马总统的柏林演讲(及他呼吁额外核武器削减)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并把俄方未对此呼吁给予反应归因于美国导弹防御部署及其常规的全球快速打击计划。中方与会发言者肯定其他取得进展的标志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P5)的外交协商进程和近来的审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筹备会议。中国一直积极参与这两个进程。中方倡导推动用四种不同语言编撰的核军控词汇表将会在201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介绍推出。最后,中方与会发言者提及尽管裁军谈判会议在开放裂变材料禁产条约谈判上陷入僵局,然而伴随着一些公民社会运动倡导人道主义干预核使用后果和推动核武器非法化的必要性

9、,新的促进核裁军的动力已经出现。 中方与会发言者也强调了防核扩散和核安全问题。他指出,朝鲜和伊朗的核扩散危机尚未解决。尽管伊朗问题上的僵局被打破,一个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仍然是难以形成落实的。朝鲜核扩散危机经历了起起伏伏,目前尚未有解决方案。尽管中国未接受朝鲜拥有核武核武器的地位并一直试图推动其进行谈判,但美国所设置的与平壤进行对话与谈判的门槛过高,导致无任何实质性进展或计划重启六方会谈。与此同时,面临着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重重核扩散威胁。这些威胁可能会随着一些东南亚国家核电投资项目日益剧增。因此,将在2014年春天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将会是实现确保放射性物质安全的一个关键进展。 本讨论集中在

10、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目标的意义和影响。全体与会者一致认为,这一承诺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并提供了一个积极有效的框架,来促进美中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合作(及更好地管理竞争),包括在核战略领域。中国奉行“核不扩散”和“相互尊重”原则作为关键来营造“新型”美中关系,并强调这些是必要的,以确保美中关系不同于美苏在冷战期间 的关系。中方与会者提醒美国同行,中国面临着一个比美国更不稳定的安全环境,并且中国致力巩固与邻国的关系,尤其是在与美国的盟友和战略合作伙伴出现纠纷的情况下,这一努力更凸显了“核不扩散”和“相互尊重”原则与美国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4 美方与会者理论上同意“核不扩散”和“相互尊重”原则,但强调

11、,这些原则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实践验证。换而言之,要使这些原则正常工作,正如冷战时期的例子一样,每个国家需要敏锐地意识到对方的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这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以建立善于合作的习惯,反之,也会帮助减少相互猜疑和恐惧。鉴于目前发生在中国东海和南海的纠纷,当前的合作侧重于海事领域,并且应该现在就开始加强在太空和网络领域的合作基础。美方与中方都同意,最严峻的挑战来自地缘和技术方面的纷扰,应该共同努力,以增强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尤为明显的是,双方普遍接受“战略稳定”这一术语作为一个积极的目标和基本要素。然而,尚未能阐明如何去“实施”此术语。 在中美互动的背景下核武军备竞赛呼之即出,美方认为华盛顿一直

12、呼吁的一轨官方正式双边核问题战略对话,应该是这两个国家之间“新型”关系的一个核心组件。与以往的讨论相比有一个明显的转变是,许多中方与会者接受了这一观点,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资深军官尝试努力去“推动”中国政府接受美方的呼吁。较之几位中方与会者提议的在已经建立了的框架内进行类似战略安全对话(SSD)和防务磋商会谈(DCT)的对话,一些大多数美方与会者支持的以美国战略司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为主要参与者的对话形式也被加以讨论。中方与会者仍然不愿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在这种对话中起关键核心作用,认为它不制定政策或作政策建议,而仅仅是执行由上级决定的政策。他们不反对第二炮兵部参与对话事实上,

13、 他们视这些会谈等同于帮助他们为活动参与作准备,但对第二炮兵起领导或核心作用持审慎态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只是一个政策执行单位,强调其在中国的核政策发展中不发挥作用。虽然未来并不应该排除二炮参与双边核对话,但有关的讨论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具体操作和程序层面的问题上。 防核扩散合作防核扩散合作 中方与会发言者侧重于朝鲜核问题。他解释说,平壤重新启动其5兆瓦核反应堆,并在建另一个核反应堆,这可能使得其铀项目取得进展。此外,朝鲜已经掌握了将裂变材料武器化的技术能力,也许很快就能配置小型化核设备于导弹。于中国而言,对朝鲜核进展有所顾虑缘其历史、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决定需要找到解决现状的方案。这正是为何,

14、在最近几个月,中国政府除施加压力之外,支持联合国安理会2094号决议,并对朝鲜加强出口管制. 5 中方与会发言者认为,中国和美国都希望结束当前的僵局。然而,没有相应的政策变化,此情况可能会恶化,如他所说,“变成一个棘手的问题横亘在中美之间。”显然,中国和美国需要达成一个新的框架来解决朝鲜核问题。这样一个框架应该基于共同利益,理解和尊重对方的关键问题和政策偏好,和一个明确的最终目标阐述来管理问题。这需要美国就朝鲜政策进行完整的评估。就美国和中国对朝鲜的政策作联合评估也可能是有所助益的。关键问题包括:核扩散问题还是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地区安全问题?朝鲜抑或整个朝鲜半岛是无核化目标?当解决核问题的时候,

15、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考虑朝鲜的顾虑? 美国的政策是否起到了实际效果? 与此同时,中方与会发言者指出,中国和美国应该帮助培养有利于改革,而不是颠覆朝鲜政权的环境。这可能是恰逢正当时的,因为朝鲜正在准备进行一系列重要改革。 (编者注:这次会议发生在张成泽遭清洗之前,在朝鲜,张被普遍认为中国式改革的主要支持者。)中国可以帮助指导朝鲜如何进行改革开放,并同时保持国内稳定,而美国可以帮助它从强调军事力量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当然,这样的接触不会阻止中美合作应对朝鲜的挑衅,如果这类挑衅发生的话。 美方与会发言者强调,美国和中国在核不扩散的诸多关键性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优先考虑的重点,但他们也有重要的共同利益。挑

16、战在于识别它们并建立核不扩散合作的习惯。关于朝鲜问题,美中合作应该注重于创造一个“南非时刻,”中国应致力于鼓励朝鲜政府制度演变,如果朝鲜可以去核化,美国应表示愿意改变它对朝鲜的政策。美国和中国也应该携手合作以避免并遏制朝鲜的挑衅,防止朝鲜获取核敏感材料和技术。关于伊朗问题,尤其在对伊朗制裁的作用及伊朗的意图上,尽管美国和中国的看法和优先考虑的重点有所分歧,但为避免伊朗发展核武器或“实质的”核武库造成更大的地区性动荡,美国和中国利益攸关。中美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参与的“P5+1”伊朗核问题六国协商会议上的合作对能实现提供充足的核不扩散再保障并确保将来的交易为“零欺骗”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更为概括地是,美方与会发言者认为,美国和中国在维持核不扩散的法律、政治和制度基础上有共同的利益。美国和中国有很多机会在一起合作,以确保201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6 约审议大会以成功实现2010年的行动计划,并且寻找能更好的方法以解决不遵从条约危机。在此方面,中国(自我定位)为“调解者”担当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