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71412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泗阳县桃源路南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实践报告XX 县生态科技产业园桃源南路工程(规划滨水环路意杨大道)项项目目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第一章 总述一、项目概要工程名称泗阳县生态科技产业园桃源路工程建设区位位于上海路西侧,呈南北走向北起滨水环路,南至意杨大道用地面积平方米建设规模长 2600 米、宽 40 米建设单位宿迁绿生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建设理由为了推进泗阳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道路网络的建设,方便市民出行,完善县城规划建设,繁荣泗阳城区经济,为城区居民提供交通便利的环境做出贡献。三、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1、泗阳县生态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2、城区规划红线图;3、县领导的拟建批

2、示。四、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1、道路现状及评价目前道路所属区域部分为农田,部分为居民居住区,西侧已规划待开发地段,东侧为已开发建设的办公区及安置小区。该道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的道路网络,方便市民出行。2、工程地质情况(1)地质构造及地震场地位于华北地台鲁苏隆起。基底地层为太古界、元古界的变质岩,浅层岩性以 Q3 的含钙亚粘土或中细砂为主,地表分布有 Q4的亚砂土。本区构造主要为郯庐断裂带。该断裂带北起山东郯城,经新沂、宿迁、泗洪,南达安徽庐江。郯庐断裂带属深大断裂,形成时代久远,在太古代时已有活动,至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时,活动强烈,直至目前仍在活动中,郯庐断裂为中新生代以来活动的深大断裂,该断

3、裂北起山东郯城,经宿迁、泗洪至安徽庐江,长约 450公里,宽约 40 公里,但由于其距桥址处相对较远,该断裂对本区的地震影响烈度一般不会超过 7 度。综合分析认为,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2)地质概况该道路区域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 4 层。1 层素填土:棕红色,湿,松散,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2.10m,平均 1.00m;层顶标高:19.20-21.80m,平均 20.48m;层顶埋深:0.00-0.00m,平均 0.00m。2 层粉土:灰黄色,湿,稍密,无光泽反应,夹粘土薄层,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碎屑。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20-

4、4.80m,平均 2.79m;层顶标高:17.70-21.20m,平均 19.48m;层顶埋深:0.60-2.10m,平均 1.00m。推荐基本容许承载力fao=100kPa。 3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稍有光泽,夹粉土薄层,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锰质浸染。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3.20m,平均 2.30m;层顶标高:17.21-17.38m,平均 17.30m;层顶埋深:3.30-3.60m,平均 3.45m。推荐基本容许承载力fao=105kPa。 4 层粉土:灰色夹灰黄色,湿,中密,无光泽反应,夹粘土薄层,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含云母碎屑。

5、该层未穿透。厚度:3.50-7.50m,平均 5.66m;层顶标高:14.01-16.64m,平均 15.96m;层顶埋深:2.70-6.50m,平均 4.22m。推荐基本容许承载力fao=140kPa。(3)气候气象本区地处半湿润亚热带鲁淮气候区,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干旱少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22502350 小时,年平均气温 14.4,最高气温 40.8,最低气温-18.6,年平均霜期 162 天。年平均风速 3.23.4m/s,多为偏南风和偏北风,最大风速为 19.4m/s,瞬时最大风速为 30m/s。由于频临黄海,季风气候典型,自

6、然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980mm,历年最大降雨量 1684mm,历年最小降雨量 460.6mm,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69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易涝易旱。(4)水文地质勘探深度内地下水属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粉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少量人工开采。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水位年变幅约 2.00m。据绕城段资料,属 HCO3-Cl-Na+型水,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06498)判别,地下水对砼无结晶类、分解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 1.003.20

7、m(平均 2.07m)。施工应避开丰水期3、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8)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9)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10) 05 系列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 ;(11) 国标给水排水标准图 ;(12)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4) 给排水工程工程管道设计规范.施工时如有新的规范、规程,按新的执

8、行。五、总体设计方案1、路线设计(1)本工程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设计年限为 20 年。(2)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平面线形根据泗阳生态科技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2、纵断面设计(1)设计高程为行车道中心线路面顶高程。(2)以搭接迎宾大道路面中心高程、意杨大道路面边缘高程及生态科技园控制详细规划道路竖向设计高程为控制高程。(3)根据沿线地质、水文情况及今后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的建设,本工程纵断面设计时尽量降低路基填土高度。3、路基设计(1)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填土含水率较大,路基土方采用石灰处理;(2)为了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保证路基路面的综合

9、服务水平,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控制;(3)路基填筑土质应符合填筑路基的技术要求,路基填筑土方可根据土源含水量、施工季节、天气等因素调整掺灰量。3.1 快车道路基处理(1)当 H112cm(L 为建成后的路面边缘与清表后原地面高差,以下同)时,将原地面下挖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下 50cm,槽底翻松20cm 掺 6%石灰,压实度不小于 90%;回填 20cm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3%;路面结构层下 30cm 填筑 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5%。(2)当 L112cm 时,将清表后原地面向下翻松 20cm 掺 6%石灰压实,压实度不小于 9

10、0%;6%石灰土回填至路面结构层下 30cm,压实度见路基压实度表;路面结构层下 30cm 填筑 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5%。3.2、慢车道路基处理(1)当 H93cm(L 为建成后的路面边缘与清表后原地面高差,以下同)时,将原地面下挖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下 50cm,槽底翻松20cm 掺 6%石灰,压实度不小于 85%;回填 20cm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0%;路面结构层下 30cm 填筑 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3%。(2)当 L93cm 时,将清表后原地面向下翻松 20cm 掺 6%石灰压实,压实度不小于 85%;6%石灰土回填至路面结构层下 30cm,压实度见路基压实度表;

11、路面结构层下 30cm 填筑 6%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3%。3.3 人行道处理清表压实后素土回填至人行道结构层底,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3.4 沟塘处理沟塘清淤后回填 60cm 碎石土压实,之后回填 40cm8%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85%,以上部分按边沟路段路基各层处理。碎石土中碎石与土的质量比为 70:30。4、路面设计(1)技术标准: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采用后轴轴力为 100KN 的双轮组单轴轴载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计算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为基础,以路表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本项目建成后行车道路面的设计弯沉值为 28.8(

12、1/100mm) 。(2)快车道路面结构:20cm12%石灰土底基层,32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推荐水泥:碎石=4.5:100(重量比) ,具体配比根据试验确定,沥青下封闭,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 ;慢车道路面结构:20cm12%石灰土底基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推荐水泥:碎石=4.5:100(重量比) ,具体配比根据试验确定,沥青下封闭,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F) 。人行道结构: 15cm12%石灰土(压实度不小于 90%) ,6cmC20 混凝土垫层,3cm 中粗砂,6cm 人行道道板砖。5、排水设计(1)根据

13、划分汇水区域及雨水量的计算及结合本工程现有实际情况,本工程雨水管管径采用 D1000,雨水管设置于两侧边缘分隔带下,距道路中心线 13.25m 处;起点雨水直接排入废黄河堤外侧边沟中,通过植物园中的排涝站排入废黄河中,终点雨水就近排入现有沟渠中。雨水管每隔一定距离从检查井接出一 D600 排水管道以供沿线小区排水管道接入。(2)根据生态科技园控制详细规划,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两侧人行到下,距离道路中心线 19.5 米,管道接入规划中的迎宾大道及意杨大道污水主管网中,在交叉道路处预留管道由规划道路管道接入。(3)雨水口结构参见05 系列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苏 S01-2004)

14、乙型单、双篦雨水口。(4)雨水检查井参见05 系列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苏 S01-2004-144、152、156),检查井井盖采用钢纤维井盖。(5)污水检查井参见05 系列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苏 S-01-2004-94、95、96),检查井井盖采用井盖采用钢纤维井盖(6)预留雨水支管与主管道交叉时,支管采用倒虹式穿过主管道,检查井采用落底式。(7)本工程雨、污水管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级管,接口为柔性接口。(8)雨、污水管基础采用砼管 120砂石基础,参见05 系列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 (苏 S01-2004-54、56) 。

15、管道经过行车道下基础采用 360混凝土基础,参见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 (苏 S01-2004-64) 。(9)雨水出水口采用一字式出水口,参见参见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给水排水图集 (苏 S01-2004-263、264、265) 。(10)为了道路整体景观效果,在人行道处的检查井井座井盖位置处增加套不锈钢检查井井座井盖。6、交叉口设计与本工程相交现有主要道路有朝阳路(规划) 、迎宾大道、支路(规划) 、思敏路(规划)及意杨大道,在交叉口设计中,与迎宾大道交叉采用渠化交叉设计,其他交叉口采用一般交叉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右侧缘石转弯半径不小于10m

16、, 交叉口设计采用竖向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施工时规划道路施工至右转弯圆弧终点处,迎宾大道与本工程交叉部分按竖向设计高程重新铺筑。第二章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一、项目位置本工程位于上海路西侧,呈南北走向,北起滨水环路,南至意杨大道。二、建设规模该道路占地面积约平方米,道路总长 2600 米、道路红线宽 40米,工程造价约 4200 万元。两侧各设雨污水管道。三、居民生活工作需要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建设,这些都要求城区道路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建设的桃源路工程将满足上述需要。四、创造文明城市的需要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所具备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城市的市政道路网络的覆盖是先行条件,我们要增创省级文明城市,道路建设必须是先行军。五、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需要最近几年,我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总体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需要。为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