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国际话语权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11901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5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尴尬的国际话语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尴尬的国际话语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尴尬的国际话语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6月20日主办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日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星期四癸巳年五月十三CHINA SCIENCE DAILY 5826总第期本报讯 (记者陆琦) 6 月 19 日,“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第 二次搭载科学家下潜,这次是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副教授 邱建文。据 “蛟龙” 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总指挥、 国家深海基地 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 此次是 “蛟龙” 号首次连续第 3 天 下潜。这表明我国载人潜水器性能稳定, 初步具备了连续下 潜作业的能力。 当日 怨 时 圆苑 分左右,“蛟龙” 号被布放至水中, 大约 员缘 分

2、钟后,“蛟龙” 号注水完毕开始下潜。此次下潜的区域与前两日 的下潜区域相同, 均是南海冷泉区。 “蛟龙” 号在水下作业大约 源 小时, 于下午 员远 时左右被回收至母船甲板。 这个潜次是“蛟龙”号首次以科学应用为主要目的的下 潜, 主要任务是在冷泉区开展地质采样、 生物采样和进行高清 视频记录等活动。下潜人员除了邱建文, 还包括国家深海基地 管理中心潜航员付文韬和中船重工 苑园圆 研究所 “蛟龙” 号主任 设计师叶聪。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尴尬的国际话语权本报讯 (记者黄辛)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 书华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首次揭示了汉族人与日本人之间在 转录水平方面的差异,并估计了

3、遗传变异对人群基因表达谱差 异的贡献率。 有关专家认为, 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基因表达与遗传 变异之间的联系,并为阐明近缘人群之间表型差异的分子机制 提供线索。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 医学遗传学杂志 。 中国汉族人和日本人有共同的遗传起源, 在外表形态上也存 在很高的相似度。但是人们普遍的印象是, 汉族人和日本人在外 表上的差异似乎能被人眼识别出来。 那么, 从生物学的角度, 汉族 人与日本人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性状差异? 有多少差异是由于环 境差异导致的?有多少差异是由于遗传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徐书华表示, 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 一个主要的困难在 于对视觉可见的最终表型如何度量和量化,而这

4、一点在近缘人 群中尤其具有挑战性。 因此, 研究组决定从可以大规模量化的一种中间表型基因表达谱入手,对汉族人和日本人的全基因 组表达谱芯片数据进行系统、 细致的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人员鉴定出在两个人群之间存在高度 表达差异的基因,发现其中某些差异表达基因与人体血液和生 化特性有关, 还有一些基因与人体身高以及某些疾病相关。 此外,研究人员还进一步估计了遗传变异对基因表达差异 的贡献率, 结果显示, 对于在汉族人和日本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的基因表达, 单个遗传变异的贡献在 7%到 43%之间。这些研究 结果表明, 汉族人和日本人的差异, 不仅仅是地理、 语言和文化 等方面的区别, 更是在生

5、物学上存在的系统性差异, 这些差异有 可能通过自然科学研究手段精确量化并客观描述。 据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 学院、 上海市科委、 德国马普学会、 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机 构的资助。研究揭示汉族人和日本人基因表达谱差异姻本报记者 甘晓上海张江科技园区里, 张衡路、 祖冲之路、 蔡伦 路这些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街道营造出 了浓浓的科学氛围。 乘坐磁悬浮列车路过张江时, 一座类似巨大蜗 牛壳的建筑引起了过往乘客强烈的好奇心。 这便是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 穿过一条走廊, 前来探秘的 中国科学报 记者 走进了 “蜗牛” 的内部。 灰色是上海光源内部的

6、主色 调, 显得稳重而严肃。而螺旋形的加速器通道则是 整个光源内部的主要结构。 “在这个硕大的圆形装置中,注入器提供电子 束并使其加速到所需能量, 电子束以接近光速在闭 合环形的真空电子储存环中运行, 并在磁场作用下 放出同步辐射光。” 站在上海光源大厅里的沙盘模 型前, 负责接待记者的上海应物所研究员、 自由电 子激光部主任王东告诉记者。 记者很好奇:“加速器通道是全封闭的吗?” “由于加速器隧道中有辐射,外墙浇筑了 1 米多厚的混凝土, 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绝对安全。 ”上海应物所大装置部负责光源工作的闫山川介 绍说。 来到上海光源的中控室,灰色的墙上写着 “格物致知” 、“Light&Tru

7、th”(光即真相)几个字。 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监控着十几台同时运行的电 脑。姜伯承博士毕业后便留在这里工作, 负责保 障上海光源整个系统的运行。 “每年供光机时都 超过 5000 小时, 除了寒暑假之外, 每天 24 小时 几乎都排满了。” 他说。 “上海光源” 光源能量位居世界第四, 是世界 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上海光源” 具有建设 60 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 实验站的能力, 每天可容纳几百名科研人员。这 些实验站便是上海光源发挥作用的舞台。 “同步辐射光有什么用呢?” 王东介绍:“同步辐射光在实验站里照 射 到各种实验样品上, 科学仪器记录下实验 样品的反应信息或变化

8、, 经处理后变成一系列 图像。” 出自上海光源的 “光” 不仅照亮了自然界的 真相, 也照亮了中国科学的未来。“这些年上海光源帮助中国科学家取得过哪 些成果?” “上海光源从2009 年开始服务, 陆续在各个科 研领域发挥作用。 ” 一边走, 王东一边细数着这些年 来科学家利用上海光源取得的重大成果。 今年1月,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唐幸福 课题组在抗碱金属脱硝 (SCR) 催化剂研究方面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 该研究在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及 减少大气中颗粒物 (PM2.5) 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应 用价值。 2012 年,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颜宁、 施一 公研究组利用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光

9、束线站” , 揭示 了一类蛋白特异识别其靶标基因的分子基础, 该成 果还入选了 科学 杂志评选出的 “2012 年十大突 破” 。 更早一些的还有, 在 2011 年, 在 “X 射线小角 度衍射线站” 的配合下, 浙江大学教授高超研究组 发现了氧化石墨烯的手性液晶相行为, 这项工作为 提出新的结构模型打下了基础。 踏进实验站,十几名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工 作。 旁边, 一座新的实验站正在修建, 身穿灰色制服的工人正在仔细地安装仪器, 身旁的氮气罐正冒着 白气。在这个大型的光源里, 基建、 维护、 服务和科 研工作一样, 时刻都在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在高质量地运行上海光源的同时, 上海应物所 还

10、在大力开展下一代先进光源的研究。如今, 上海 应物所技术团队已经完成 “高增益谐波产生自由电 子激光放大饱和” 实验,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 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最新的实验结果被该 领域顶尖杂志自然光子学 (Nature Photonics) 选为封面文章发表, 项目负责人、 上海应物所所长 赵振堂也因此接受了该杂志专访。 今年, 总长为 300 米的第四代光源装置 “上海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有望在园区内动工, 标志着 我国大型先进光源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 “期待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能为更多 的科学家服务, 产生更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 ” 王东充满希望地说。照亮中国

11、科学的未来走进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主持: 张明伟邱锐邮箱: 近日,广东医学院 一位海归博士,因为实 验室研究成果归属 问 题,与负责人之间发生 纠纷, 自毁试样。 与此同时,东北某 高校的某领导发表一篇 致青年教师的一封公 开信宣称,“在团队内 的青年讲师晋升副 教 授,其论文可以有两篇 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是 团队负责人) 。 ” 对此, 有 网友直言:“团队精神就 是大老板压榨夺取下面 人员科研成果的借口而 已, 凭借这个借口, 他们 堂而皇之地夺取下面工 作人员的科研成果。” 这两条消息在一定 程度上表明,现在某些 大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出 现的急功近利行为已经 严重影响到了团队中青 年

12、学者的成长。 青 年 学 者 能 否 成 长,关乎今后若干年内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以及 持续的动力。有网友表 示:“在西方学术界, 尤 其是日本、欧洲都只认 独立工作。没有独立工 作,研究人员在学术界 一般达不到高位,顶多 在实验室内做高级 助 手。 ” 笔者在澳洲科研工 作的经历也为此提供了 佐证:这里的讲师可以 建设自己的团队,而这 些经过多年实践锻炼成 长起来的讲师,通过自 身努力,都有机会成为 学科的领导者。 在笔者看来,团队 建设与青年学者成长之间并不是一个 矛盾的关系。因为团队建设要求的是每 一个学者都要为团队负责的工作作出 贡献, 大家整合智慧, 一起攻破难题。 为了促进青年学者的

13、成长, 团队成员 之间应该只是合作关系,没有上下级之 分。团队内部的每一位学者, 在学术上是 相互独立的。每一个人负责不同的问题, 谁解决了问题,学术成果就应当归谁, 而 非团队领导。只有这样, 团队成员才可能 将精力百分之百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只 有这样, 才能够让团队建设与学者自身都 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个优秀的团队负责人, 不应只关注 个人的发展, 更应该培养并关注团队中青 年学者的成长。青年学者, 应是团队中长 期发展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不应是被剥削 的对象。 只有团队内部青年学者得到好的 发展, 团队才能有好的未来。 (作者系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研究员)团 队 建 设 不 应 成 为

14、 青 年 成 长 阻 碍姻 喻 海 良中 科 院 启 动 第 三 届人 才 节首 设 优 秀 女 科 学 家 奖 和 团 队 突 出 贡 献 奖本报北京 6 月 19 日讯(记者丁佳) 今 天, 中国科学院第三届人才发展主题日暨海 外人才走进科学院系列活动在北京拉开帷 幕。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 张亚平出席启动 仪式。 詹文龙表示, 今天是中科院各类优秀人 才和海外优秀人才一年一度的 “节日” 。“中科 院把人才作为立院之本、 强院之基、 发展之 源。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 进一步强化中 科院珍视人才的意识, 增进社会各界对中科 院人才工作的了解, 为中科院人才吸引和培 养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15、 詹文龙说。 在今天举行的活动中, 中科院一批优秀 人才受到了集中表彰。与往年不同的是, 今 年中科院首次设立了“优秀女科学家奖” 和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团队突出贡献奖” , 2 位 女科学家和 2 个团队获此殊荣。 接过荣誉证书, 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地 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颇有感触:“我们 国家现在有 2000 多万名女性科技工作者, 她 们已经占到了全部科技人才资源的 40%。我 一直认为, 女性和男性在科研方面没有什么 差别, 女性研究人员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一 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此外, 在本次表彰活动中, 还有 10 位 40 岁以下青年学者获得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 家奖”

16、, 50 位 35 岁以下青年学者获中国科学 院 “卢嘉锡” 青年人才奖, 10 位高级技能人才 获中国科学院 “技术能手” 荣誉称号, 另有 47 位来自世界各地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杰 出学者被聘为 “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 美国贝勒医科大学药理毒理学家邬楠 专程来中科院 “过节” 。 虽然刚刚经过了 24 小 时的漫长旅程,但邬楠仍难掩心中的兴奋: “我这次要到中科院 4 家研究所了解情况, 想 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合作与工作机会。” 邬楠是通过中国驻美使馆申请到此次 活动的名额的。 “报名的人不少, 选拔还挺严格的。 ” 她对 中国 科学报 记者说,“现在中国的科研正处于上升阶段, 越来越多 的海外学者想回来, 不仅仅是为了待遇, 更是为了谋求更广阔 的发展空间。” 和邬楠一样, 今年有来自美国、 英国、 法国、 澳大利亚和日本 等国家的 60 多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通过 “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 活动来到中科院。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 他们将与国内优秀青 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