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0708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科学7.3 (34): 225-241. (2008 五月) 从从“他的老师当得好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 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系 黄正德 提要: 汉语句法结构常呈现与语义对映失称的现象,造成了许多所谓“伪定语”的句式(伪领属 如“他静他的坐,我示我的威”,伪名量如“三次北京与两次上海都住得很舒服”与“上 了七年的访,示了三年的威”等),为形义对映理论造成困难,并引起其他附带的问题。 本文采用词义分解理论与动词核心移位的假定, 说明这些现象都是动名结构下的动词核心, 因为移入上面的无声轻动词位置所造成的结果。“伪定语”只是一个假象,并没有造成形 义对映的困难。依此分析,定语在语义上并不修饰紧跟其

2、后的名词短语所指称的个体,而 是修饰跟该个体有关的事件(event)。 针对以前的分析,我们指出四大优点与三项独立证 据来支持本文的理论,幷澄清若干疑点。最后本文指出,这种所谓“伪定语”的句式的产 生可以视为现代汉语高度解析性的一个副产品。 关键词:伪定语 形义失称 词义分解 核心移位 语法解析性 英文题目: On ta de laoshi dang-de hao he teaches well and Related Problems Abstract Modern Chinese exhibits a number of apparent syntax-semantics mismatch

3、es, giving rise to many examples with fake possessives and fake nominal quantifiers, which pose non-trivial problems for a theory of syntax-semantics mapping and lead to other peculiar phenomena. This article assumes a lexical decomposition approach and proposes a head-movement explanation of the ap

4、parent mismatches, according to which a verb moves out of a gerundive construction into a higher performative light verb position. The proposal not only solves the apparent problems discussed, but is supported by several independent motivations and theoretical bonuses. The paper also broaches the qu

5、estion of linguistic variation, showing that the observed phenomena are by-products of Modern Chinese as a highly analytic language. Key words: fake nominal modifiers, syntax-semantics mismatches, lexical decomposition, head movement, syntactic analyticity 2 从从“他的老师当得好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 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系 黄正德 1. 真定

6、语和伪定语真定语和伪定语 吕叔湘先生早年有篇短文,指出“他的老师”在例句(1)-(2)中有重要的语义差别,值 得我们注意。* (1) 他的老师教得好 (2) 他的老师当得好 例(1)的“他的老师”是一般的意义(表领属),但例(2)的“他的老师”不指他的老 师,而是说他当老师这件事。类似例(2)的句子还有(3a-d)等: (3) a. 他的蓝球打得好。 b. 你的象棋下得过他? c. 她的媒人没做成。 d. 你的牛吹得太过分了。 下面的句子有岐义: (4) a. 他的头发理得不错。 b. 她的鞋做得好看。 c. 他的马骑得很累。 本文初稿先于 2004 年夏在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为吕先生百岁诞辰所举

7、行的纪念会上做过口头 报告,经过修订后全文于 2005 年初定稿,随即提交纪念论文集出版小组。但时逾三年仍未闻 论文集动向,遂决定依本刊编辑部之议先行刊登。吕先生所提出的问题,笔者从开始学习语 言学之初,就极感兴趣,认为这是汉语句法最有意思的现象之一。屡次碰到相关的问题都难 免想起吕先生这篇文章。 本文第四至六节的部份讨论曾在 Huang (1994, 1997) 文中述及, 此次 就当时没想到的问题做了若干增补,在此就教于中文读者。完稿之前曾听取梅广、丁邦新、 冯胜利、吴福祥诸先生的意见,幷于上海师大东方语言学网路上与黄锦章、金立鑫、陆丙甫、 邢欣与张宁等学者做过有益的讨论。付印前又承编辑部

8、转来评审人的建议,谨在此一并致谢。 3 (4a)的“他”可以是头发的主人也可以是给别人理发的理发师,前者是“他的头发”的 一般意义,后者是与(2)-(3)相当的特殊意义。吕先生特别指出,NP的N单说时只 能有一般的领属意义,只有放在(2)-(4)这种句式时,才有这种特殊的意义。 (2)-(4) 这种句式对一般的语义诠释理论构成难题,因此关心的学者曾经主张这种句式应是 由“他当老师当得好、他理头发理得不错”等深层结构,经过若干变换手续而得来的表面 结构。梅广先生(1978)认为例(2)应源自(5a),先经过动词删略得到(5b),再施以 “的”字插入而得到(5c): (5) a. 他当老师当得好

9、(深层结构) b. 他老师当得好 (删除了第一个动词“当”) c. 他的老师当得好 (插入了“的”字) 笔者(1982)也以类似的方法来推衍(4a): (6) a. 他理头发得不错1 (深层结构) b. 他头发理得不错 (宾语“头发”提前) c. 他的头发理得不错 (“的”字插入) (5)-(6) 所代表的分析法都假设: 当主语 “他”紧接宾语“老师、 头发”之时,两个并排的 NP 在结构上引起了重新分析(或重新组合)而形成一个名词短语,从而导致“的”字的插入: (7) NP1 NP2 NP NP1 NP2 NP NP1 的 NP2 NP1原来是主语, NP2是宾语, 经过结构重组后NP1变成

10、了NP2的定语。 因为重新分析与 “的” 字插入都是表面的句法现象,不能改变句子的概念语义,所以“他的老师”虽在表面上有 领属短语的句法,却没有领属结构的语义。但是,如果“他的老师、我的头发、你的牛” 等不经过如此衍生,而是一开始就以名词短语置入句里,其意义便只限于一般的领属意义 了。换句话说,NP的NP单说或置入例(1)时,NP的是个一般的“真定语”。在 例(2)-(4)里,NP的则是一种“伪定语”(或“准定语”)。 2. 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 上述的分析把吕先生对两种定语语义的分别赋予句法上的解释。这样的分析可算是由描述 向理论踩出了第一步。 或许有人认为语法分析不

11、必如此大费周章,只要把定语分为真定语和伪定语,幷指 出(2)-(4)里的NP的都是伪定语不就行了?问题是,这种看法只不过是给两种语 义贴个标签,结果仍是在描述的境界里原地踏步。“伪定语”的内涵是甚么?NP1和NP2 之间为甚么是主宾关系, 而不是宾主、 更不是领属关系?在甚么语境下可以有 “伪定语” ?4 为何单说时就得不到“伪定语”?贴标签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但对梅广(1978)或笔者 (1982)的分析来说这些问题都有相当清楚的交代。 不过这种分析也引出了若干问题。首先,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无法解释为甚么 类似例(8c)与(9c)等句子不能成立。 (8) a. 他最喜欢数学 b. 他数学

12、最喜欢 c. *他的数学最喜欢 (9) a. 我送了一本书给李四 b. 我送了李四一本书 c. *我送了李四的一本书 例句(8a)可以经过宾语提前而得(8b),例(9a)也可以因间接宾语提前而形成双宾结 构(9b)。二者都包含一段NP1-NP2的格局,理应可以继之施以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 来衍生(8c)与(9c)。但这样的句子显然不能成立。 另一方面,汉语里还有一种常见的句式,也应视为“伪定语”结构的一种,但却无 法经由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来衍生:2 (10) a.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b. 他念他的书,我睡我的觉。 c. 你好好教你的英文吧。 d. 你静你的坐,他示他的威。

13、 e. 你批你的林,我尚我的孔。 f. 我们同意分道扬镳,他去他的北京,我回我的上海。 (11) a. 他哭他的,我笑我的 b. 快快走你的吧! c. 你们吃你们的,别等我。 d. 去你的! 例(10)里所有的NP1的NP2都不指领属。“你的阳关道”不指你的阳关道而是说你 走阳关道,“他的北京”不指他坐拥北京城而是说他到北京去,其余类推。“你的坐、他 的威、你的林、我的孔”单说时简直是不知所云。NP1和NP2之间的关系不是物主之于物 件,而是主语之于宾语的关系。3 这一点和(2)-(6)中“他的老师、他的头发”等是完 全一致的。例(11)里的“我的、他的、他们的”等也一样,所不同的是这里使用的

14、是单 元述词,所以只有主语NP1,没有宾语NP2。总之,(10)-(11)和(2)-(6)一样,都 牵涉到所谓的“伪定语”。 5 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的分析法或许能处理(2)-(6),但却与(10)-(11) 显然扯不上关系。换句话说,以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来衍生所谓的“伪定语”,其结 果是既有过之又有不及: 若干不该衍生的句子衍生了, 而一些该衍生的句子反而无法衍生。 这样的理论显然有待改善。 除了上面两项经验事实上的缺失之外,我们还可以想到两项理论上的不足。第一, 我们所观察到的“伪定语”现象似乎只见于汉语,却不见于他种语言。果真如此,这项语 类差异应该有所解释,但从结构重析与“的”字

15、插入的分析着眼却很难看出“伪定语”现 象和汉语的语言类型有甚么关系。第二,假设句子结构可以重新组合而不改变语义,在理 论上是一种负荷,除非有大量的独立证据与动机,否则不应轻易为之。在讲求理论精简的 科学方法下,缺乏独立证据的假设应尽量避免。4 3. 词义分解与核心词移位词义分解与核心词移位 基于上述各种理由,结构重析与“的”字插入的理论显然已站不住脚而应予放弃。 本文提议采用词义分解(lexical decomposition)和核心词移位(head movement)的理论来 分析上面各种“伪定语”结构。通过这种分析,上文所提到的几个经验与理论的问题都能 获得解决。 所谓词义分解,是说一般认

16、定为单词的词项,在理论上可以“因式分解”成为两个 或更多个基本词根的结合(就如数字12可以分解为2x2x3一样)。例如英文动词kill传统上 是一个单词素的词,但依词义分解理论,可以说它是由cause + die的结合,而die又可进一 步分解为become + dead的结合。提出这种看法的语言学者早年以McCawley (1969)、Dowty (1979)为代表。Larson (1988, 1991) 研究英语的三元述词,认为give, persuade, put等都应分 解为两个部份。依Larson的看法,John gave the student a book 的分析如下图所示: (12) VP1 DP V1 V1 VP2 NP V2 V2 NP John e the student give a b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