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核泄漏飓风接踵而至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70259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8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震核泄漏飓风接踵而至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震核泄漏飓风接踵而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震核泄漏飓风接踵而至(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月 16 日, 日本政府宣布, 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已经达到稳 定的 “冷停堆” 状态, 这意味着在 日本 “3?11” 强震导致的核泄漏 在历经9个月后的抢修和处理后 得到了控制。 今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 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 高达 10 米的海啸。福岛第一核 电站设施损坏、 核辐射泄漏, 日 本甚至整个世界都因核污染可 能带来的威胁而焦灼不安。强震海啸吞噬近两万人身处地震多发国度的日本人 虽然习惯于不时来袭的 “震动 感” , 然而, 这次却大不相同。 3 月 11 日 13 点 46 分, 日本东 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 成 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的最强 烈地震, 也

2、是全球1900年以来第 四大地震。地震致仙台市大规 模停电、 网络通信中断、 炼铁厂 出现爆炸、 甚至连日本著名地标性建筑东京塔也出现歪斜。 福岛县南相马市约1800户人 家遭受毁灭性打击, 灾区众多房 屋在地震中倒塌烧毁, 还有一些 被海啸冲走, 损失惨重。据日本 媒体报道, 截至今年8月28日, 此 次 日 本 大 地 震 及 余 震 共 造 成 15741人死亡, 4467人下落不明。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最终定性为最高级 7 级, 与人类 核能和平利用历史上最严重灾 难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等级相同。核泄漏致核电站周 边20公里成为禁区, 核电站周边 区域转移民众人数超过

3、10万。政治 “地震” 菅直人下台地震发生数小时以后,日本 首相菅直人发表电视讲话,就救 灾工作做出部署。对地震救援 及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等一连串 问题的处理给时任日本首相菅 直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6月3日, 在野的自民党、 公明党和日本奋起党联合向国会 众议院提交了针对菅直人内阁 的不信任决议案, 但未能通过。 8 月 26 日, 菅直人在其作为辞职 条件的 “公债发行特例法案” 和 “再 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 获得参院全 体会议通过后正式宣布辞去日本 首相职务, 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当 选日本民主党新党首。 菅直人未能把地震、 海啸和 核电站事故三重危机化为转机, 民众对菅直人最不满的地方在

4、于他缺乏 “领导力” , 最终在党内 斗争和在野党倾轧下辞职, 成为 日本5年来第五位 “短命首相” 。数万人几十年后才能回家福 岛 核 电 站 核 物 质 泄 漏 后, 一支 50 人组成的抢险救援 队始终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工 作, 成为阻止核泄漏继续恶化的 最后一道防线, 被褒扬为 “福岛 50死士” 。 日本 “3 ? 11” 地震、 海啸尤其是核事故, 给日本长期打造的安全、 安心形象造成很大损失。 为改善这一局面, 日本政府 努力驱散 “核阴影” 。外国领导 人访日或在日本举行国际会议 期间, 日本政府都邀请外国政要 前往日本东北灾区访问。 有统计显示, 大地震后, 岩 手、 宫城、

5、 福岛、 茨城和千叶五个 县的农业设施和农作物损失超 过8500亿日元, 各国采取措施限 制进口日本农水产品, 到目前为 止, 完全解除禁令的国家只有智 利和加拿大。 日本的旅游观光业同样遭受 重创。日本国家观光局发布的 数据显示, 今年 3 月至 5 月, 访 日外国人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 以上。 日本政府专家小组认为, 安全 关闭福岛核电站至少需30年, 仅 取出核燃料棒预计耗时超过 10 年, 禁区内数以万计居民几十年 后才可回家。泰国50年不遇的洪水自7月以来 造成 600 多人死亡。这场特大洪灾不 仅给泰国人的生命、 财产造成重大损 失, 让上任只有几个月的泰国总理英拉 也遭到了洪水

6、“袭击” , 其执政能力受到 民众质疑。 有调查显示, 逾八成泰国民众认为 政府救灾不力。尽管英拉眼含泪水地 说:“能够做的, 我都做了。 ” 但这场 洪水显然冲走了英拉 “执政蜜月期” 的 光环, 将她毫无施政经验的弱点暴露无 遗。泰国当地媒体甚至把英拉称为 “菜 鸟” , 认为她难以担当力抗天灾、 安抚民 心的领袖。 11 月底, 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 展局表示, 由于特大洪水影响, 泰国今 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先前预计的 3.5%4%下降至1.5%。5月22日, 一场破坏力巨大的龙卷 风横穿密苏里州, 这股旋风到达地面 后, 以大约超过 6 公里的宽度向前推 进, 分别在密苏里州的乔普

7、林市和明尼 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造成 100 多 人死亡, 导致大量财产损失。 这次龙卷风灾害也被认为是美国 国家气象局有记录以来单次致死人数 最多的龙卷风袭击。就在5月21日夜 间, 堪萨斯州东北部也遭到龙卷风袭 击, 造成 1 人死亡, 约 200 栋建筑物损 毁。该州16个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而在 4 月份的风灾中, 美国 14 个州遭 到241场龙卷风袭击。 在过去 20 年间, 龙卷风在美国造 成近十次重大灾难, 死亡人数超过千 人, 经济损失超过1000多亿美元, 美国 每年约有70人在龙卷风中丧生。12月11日凌晨, 南非德班气候大 会艰难落幕。命运多舛的 京都议定 书 以及

8、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 力算是又躲过了一劫。 科学研究表明, 工业化带来的大 量的碳排放加剧全球变暖, 导致海平 面上升, 部分岛国和冰川消失, 极端天 气事件频发, 30%-70%物种可能灭绝, 对人类影响巨大,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京都议定书 是专门规定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 “区别责任” 的减排协 议, 发达国家对此一直颇有微词, 而随 着中国、 印度、 巴西、 南非 “基础四国” 的 整体崛起, 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实质 性减排责任的声音越来越大, 这注定 会让2013年在卡塔尔召开的全球减排 谈判更加艰难。泰国洪灾美国飓风德班气候大会1 0月1 5日,泰国曼谷

9、郊区暖武里府, 一名在洪水中游泳的泰国男孩高举钞票, 将其晾干3 月1 1 日, 日本东北部海域当天发生的里氏9 .0 级地震, 日本宫城县名取市内房屋燃起熊熊大火新闻链接2 0 1 1年, 地球走过“伤痕累累”的一年。这一年,太多灾难让我们痛心疾首: 日本地震和海啸卷走近2万人的生命; 美国1 1个州遭受史上最大规模的龙卷风袭击; 泰国5 0年不遇的洪水致6 0 0多人死亡; 德班气候大会各方矛盾重重, 草案难产。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也暴露出人类在应对灾难背后的重大隐忧。自然灾难发生时, 现实中不会有美国大片中的超人来帮助我们, 拯救地球, 只有靠人类自己。T062 0 1 1 /1 2 /3 0星期五责编 何舒静 美编 谢亚娟 责校 梁玉婷强震核泄漏飓风接踵而至 拯救家园还得靠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